摔寶兒是孩童的健身活動,手中拿著紙疊的寶兒,掄圓了胳膊,用力的將寶兒摔下去,只聽吧唧壹聲,寶兒摔到了對方小朋友的寶兒上,彈起,翻轉,落地,對方的寶兒被打翻,贏得了壹個寶兒,那肯定會聽到那個贏得寶兒的日人肆無忌憚的笑聲,仿佛此刻他有無上的榮光。
摔的寶兒,是每個人自己尋找紙張做的,壹般都是用報紙,紙箱,煙盒紙折成,有些奢侈點的,會把教科書撕下壹部分,或是舊的書,不用上課考試的書,還在學的書。用教科書折出來的寶兒,是珍品,能看到壹個真是垂涎欲滴。若是哪天看到誰的手中有壹堆教科書的寶兒,那壹定是大家覬覦的對象。摔寶兒是壹種挑戰的方式,通常壹群人,兩兩壹次派來,拉開對戰的帷幕。先手通常由猜拳決定,拿到了先手,會認為賺了天大的便宜,若運氣好了點說不定用壹個寶兒就能贏得對方所有的寶兒。在摔寶兒中,寶兒的出場順序也是頗有講究的,先手用好點的寶兒容易贏得對方的寶兒,壹般被尊為“寶神”的,都是拿著容易贏寶,被打卻紋絲不動類型的,當然這種寶兒,壹旦被贏了,也相當於送了對方壹個屠戮機器。
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寶兒,在押寶兒的時候,用力的按壹按寶兒,好像這麽壹按,那寶兒就能夠粘在地上壹樣。寶兒被兒童視為其所有的家當,拿到戰場去戰鬥時,仿佛押註了整個世界,贏了寶兒,會開心的笑,輸了也會馬上露出蘊色,就像剛在賭場輸光了所有的錢財,影響暫時的心情。
摔寶兒,陪伴壹代人走過了童真的兒時,那也是競技的開始!
類似遊戲還有:溜溜蛋、378Q
爆米花是兒時的美食,拿壹碗玉米,給走街串巷的爆米人,他將玉米放些糖精,放在壹個大塑料桶裏,用力的來回搖晃,取出壹個看起來像極了炸彈的大鐵殼只見用力壹掰,鐵殼攔腰而裂,中間底部有鐵銷鉸接著。爆米人將攪拌好的料放進鐵殼,關閉好,然後把鐵殼放到專配得支架上,支架下面是燒紅的炭火,然後開始用鐵殼側面的手柄旋轉烤火。憑著經驗,燒烤過壹段時間後,是爆鍋,此時是小孩子們都在期待的那壹刻,爆鍋前都會提前扯著嗓子喊道,爆了啊爆了啊,此時已圍聚了壹群小孩子,兩手緊緊的捂著耳朵,眼睛壹動不動地盯著那個鐵殼。只見爆米人將鐵殼扣上長長的桶袋,用力壹壓搖桿,鐵殼瞬間爆破,白氣騰飛,桶袋瞬間充滿鼓鼓的爆米花,此刻,小孩子也歡呼雀躍,仿佛炸爆米花並不在於她多好吃,而是炸開的那壹瞬間給人的期待。
類似還有:玉米換蘋果,釘頭玻璃廢鐵換汽水
這壹世要品嘗多少味道,舌尖的味蕾才能知足。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可選擇範圍越來越廣,但再也找不到難以忘記的味道,那是壹種源自心底的銘記顫動,在不經意間會令人回味。
麥當勞,肯德基,連鎖餐飲,粵菜,川菜,湘菜,官府菜,港菜,西餐等等林林總總,嘗壹口或感覺辣的過癮,香的離奇,酸的刺激,口感也或酥軟,或幹脆,或滑膩,但是再也沒有壹種味道能壹生銘記。
兒時的味道,是家的味道。燉壹個豬肉粉條,那菜色香味,都能給以內心深深的震顫,在不經意間還會想起那個場景,那個時刻,背著書包遠遠的看到熱騰騰的白霧,冬天的壹頓豬肉粉條,能管壹季的滿足。
兒時的味道,是情的味道,壹個壹毛錢小小包的幹脆面,鄰座的女同學倒在妳手上給妳吃,吃到嘴裏是味蕾的初次綻放,那壹刻心中填滿了幸福,壹撮幹脆面,壹世的情誼。
兒時的味道,是義的味道,夥伴給買的那不摻雜任何雜質的雪糕,吃到嘴裏爽徹心底,至今每當看到雪糕,總能想起那年夏天,還是校門口的小賣部,五毛錢的巨款妳買了壹個熊貓雪糕給我,黑黑的耳朵黑黑的眼,拿在手裏不舍的下口。壹支雪糕,永遠埋在心底的情義。
兒時的味道,是在那個初來乍到時刻驚喜留下的縮影,是對純粹感情的銘記,壹碗手搟面,壹塊東坡肉,壹碗撒湯,壹根油條,壹個包子,都能讓人壹生回味。每次總有場景能觸發心底的回味,思念,感動,卻再也無法重現。
兒時的味道,是溫馨,是感動,是驚喜,是期待,埋在心底,早已發芽成長,支撐著對未來的渴望。
夏日的太陽,在北方顯得格外大方,高高的掛在空中向大地播撒著溫暖,著溫暖讓人忍不住的找個地方躲避。壹群剛下了學的準備回家吃午飯的小夥伴,正用手拎著書包甩啊甩啊地沿河走著,他們還沒有吃飯的打算,而是找壹處池塘,最好是有高地可以往水裏跳的那種,他們不需要找,其實已經對那裏熟悉無比了。
在雜草叢生的岸邊把書包隨手壹扔,另壹只手已把背心拽掉,只見兩條腿來回的蜷縮幾下,褲子早已脫掉在地上,接著就是助跑,跳躍,展翅飛翔,蛟龍入海,只見池塘濺起了大大的水花。他們在池塘裏胡亂的遊著,或狗刨地從這頭遊到那頭,或故意潛在水底下用手去拽其它小夥伴的腳脖子,又或者直接來個鯉魚打挺壹頭紮到水裏,出來的時候,頭上壹般都會頂著壹塊淤泥。
玩盡興了就開始準備回家了,但是有壹件事情是壹定要做的,就是吐點唾沫在胳膊和腿上面來回的戳壹戳,這樣的話再用指甲去劃壹劃,是看不到白色的痕跡的,這樣回到家也不會被發現又偷偷地跑去合理撒野了。
類似的運動還有:爬樹、爬墻
摸鳥蛋或許是最能夠在小夥伴面前顯擺壹下的壯舉了,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摸個“小光腚”,舞動著光溜溜的翅膀,嘰嘰喳喳的伸著脖子張大了嘴要食物,第壹顆麥粒,只見頭壹揚,脖子上壹個突出的部位從嘴巴滑到了肚子裏,周圍肯定會想起嘖嘖的贊嘆,感覺自己好像見證了壹次奇跡。摸鳥蛋是個技術活,在這個行當裏面也存在段位,最基礎的就是摸麻雀蛋了,高端壹點的可以摸壹下烏鴉、斑鳩,甚至是把老鷹的窩給捅了。
摸鳥蛋首先要選址,在壹座座瓦房的屋檐下徘徊等待,看下哪個覓食歸來的麻雀鉆進了在屋檐下的窩,然後仔細聽壹下裏面的動靜,最好迅速把早已經準備好的梯子搭載屋檐的墻下,三步做兩步的爬上去伸手到瓦片下的鳥窩去抓,幸運的話有可能把大麻雀也抓到,這時候當時是很開心的。但是壹般如果掀動了誰家的瓦片而驚動了主人,那肯定會少不了斥責訓罵,此刻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抓來的麻雀當然不是吃掉,孩童會在籠子裏面給它做個鳥窩,然後放上食物和水,這樣野生的麻雀在孩童的心裏才算有了個家,才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過麻雀壹般在籠子裏面生存不了太久,大壹點的麻雀撐個幾天,或許在某天醒來發現它已經硬邦邦地躺在籠子裏面,小壹點的光腚,則壹般熬不了幾天就歸去了。麻雀雖然沒了,但是儀式感是少不了的,孩童會哭著把它拿出來,然後找壹個沙丘或者土堆,挖壹個坑,然後鄭重的把麻雀放到裏面,把土堆成壹個錐形,在前面擺上兩塊磚頭,磕頭,低聲哭泣,然後抹了抹眼淚又去抓其它麻雀了。
類似的活動還有:抓蠍子、刺猬、兔子、黃鼠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