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
海豐 馬思聰簡介課件教案.ppt馬思聰—我要把每壹個音符獻給祖國。目錄:1,生平簡介2,往事略集3,代表作品1,創作作品《祖國》、《春天》和《歡喜》2馬思聰簡介,改變播放曲目《思鄉曲》改為《東方紅》3,漂泊四方等。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文革期間遷居美國,1987年5月病逝於費城。馬思聰(1912-1978),廣東海豐人。是中國第壹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返回生平簡介:往事略集:創作作品《祖國》、《春天》和《歡喜》1939年10月,馬思聰經過長途跋涉,壹家三口來到重慶。在這裏,馬思聰結識了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朋友李淩。兩人是廣東老鄉,又都是音樂文化人,彼此親密無間。李淩從***來,肩負***交付的任務:要做音樂界上層的統戰工作,許多音樂家是主張抗日的,要關心團結他們,人越多越好,要有壹些知名的音樂家來關心支持音樂事業才好。開始頻繁接觸馬思聰,關註馬思聰的思想和情緒,從音樂藝術直至談到民族命運。
1940年5月,在重慶嘉陵賓館的晚宴上,馬思聰見到***。這是他們的第壹次相見。“***大步流星地走到馬思聰面前,緊緊握住了他的手。”1945年,馬思聰和徐遲同在重慶。8月,***為國***談判事飛抵此地。9月16日,喬木告訴徐遲:“今天下午3點鐘,妳和馬思聰兩人,壹起到紅巖村去馬思聰簡介,到時候會有車子來接妳的。”***和***這次對文藝界的接見,談話主要在***和馬思聰之間進行。馬思聰向***提出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回應說:既要有普及工作者,也要有寫提高作品的作者,魯迅先生是壹個寫提高作品的作者,但如果大家都來當魯迅先生,那也就不好辦了。後來徐遲解釋,***希望馬思聰這樣的大音樂家寫壹些提高作品,但同時也做壹些普及工作。1946年11月,馬思聰到上海,與喬冠華、龔澎會面,出席由***主持的上海各界人士座談會。1947年,馬思聰任香港中華音樂學院院長,完成《祖國大合唱》。馬思聰使用陜北眉戶的民歌曲調,鋪就開篇的歌曲,象征著光明從***來。1948年夏天,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來到馬思聰的住所,用流利的普通話“順道”拜訪馬思聰先生。大使直言不諱地說:中國要落在 *** 之手了, *** 只要扭秧歌、打腰鼓,不要貝多芬、莫紮特;美國 *** 盛情邀請馬思聰先生到美國大學任教;五線譜是世界語言,希望能在美國聽到馬先生的琴聲。
馬思聰當場謝絕。數日後,壹位西裝革履的美國人來到馬家,遞上名片,他的名字“Newton”(紐頓)。紐頓說,他受司徒雷登大使的委托,已為馬思聰先生聯系好了在美國工作的大學,聘請他當音樂教授,此次來訪是請馬思聰定下時間,以便他去預訂馬思聰和全家人飛往美國的機票。紐頓的結局和司徒雷登壹樣,在被馬思聰堅決拒絕後悻悻離去。當年,馬思聰完成《春天大合唱》。不久,***約見馬思聰,問道:如何在壹片廢墟上發展新中國的音樂事業?馬思聰提出“人才第壹”的觀點,培養新中國的音樂人才,首先要辦學校。***應聲說道:正在考慮建立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擬請馬思聰先生出任院長。12月18日,馬思聰隨***出訪蘇聯歸來,即被政務院任命為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時年37歲。新中國成立後,馬思聰是 *** 常客。國家領導人宴請國賓,常請馬思聰即席演奏。壹次,***把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拉到馬思聰身邊,打趣道:陳老總,我們三個人都是法國留學生,人家馬思聰就學到了東西,而我們倆就沒學到。意氣風發的年代,意氣風發的馬思聰,為中央音樂學院校報題詞:誠心誠意做壹條孺子的好牛。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4月,在香港地下黨的精心安排下,馬思聰和壹百多位知名愛國人士,從香港經煙臺抵達北平。
7月,馬思聰被選為全國音協副主席。9月,作為全國文聯代表,馬思聰出席第壹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出席天安門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大典。馬思聰譜就《歡喜組曲》。返回改變播放曲目《思鄉曲》改為《東方紅》1950年,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的兒童歌曲傳唱全國,經團中央確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團結起來繼承我們的父兄,不怕艱難不怕擔子重,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鬥,學習偉大的領袖***”,20世紀五六十年代,億萬中國少年兒童唱著這首歌長大。1952年,馬思聰“隔墻聽音”,錄取15歲的林耀基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學習。兩年後,錄取13歲的盛中國進校,並親自點派兩人赴蘇聯深造。1955年,馬思聰赴波蘭,擔任第五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評委。中國派出的選手傅聰同行。十多天相處,馬思聰給予傅聰“改進意見”。國際比賽眾星璀璨,傅聰脫穎而出,奪得最高的“馬茹卡舞曲獎”。1958年,馬思聰任柴可夫斯基鋼琴和小提琴國際比賽評委,攜內容來自淘豆網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