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成立的大眾點評壹年後才開設了北京和杭州兩個分站,那時候的策略是壹個城市壹個城市精耕細作。直到2006年,大眾點評獲得了第壹筆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
2006年,獲得阿裏巴巴投資的口碑網和大眾點評展開了激烈競爭。大眾點評通過較高的用戶質量和粘性戰勝了對手。
除卻這個最強並且幾乎是惟壹的對手,大眾點評在大多數時候幾無挑戰,可以安心穩步發展,團購網站、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手握諸多概念的大眾點評在2011年4月宣布獲得1億美元融資,被譽為“下壹家百億市值公司”。
2011年,“千團大戰”的局勢讓團購成為燒錢主戰場。大眾點評的保守致其未能更進壹步。即使在拉手和窩窩團等退出後,大眾點評也受制於三四線地區覆蓋不足而落後於美團。
2015年國慶長假結束之前,美團和大眾點評完成了戰略合並的敲定。龍偉認為,雙方合並並非是因為“資本寒冬”到來。事實上,這兩家企業都是可以完成單獨融資的。雙方的合並應該被解讀成壹種“經濟規律”。
正如滴滴和快的壹樣,行業內的老大和老二在瓜分市場的時候就會出現低端補貼,無序競爭,而忽略了產品和服務。在那個節骨眼上,大眾點評和美團***同認為“是時候結束激烈的競爭,而回歸到更理性的運營。”
最重要的是,雙方的重疊用戶並不多,只有不到15%的用戶既使用美團,也使用大眾點評。總體來說,美團的用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而大眾點評則在壹二線城市擁有更多使用者。
從業務結構來看,美團點評目前擁有到店餐飲、酒店旅遊、在線外賣和移動出行四大板塊,其中外賣是公司估值最重要的支撐。
根據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莆中早前透露,2017年美團外賣交易額為1710億元,結合王興在“2018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發布會上透露,2017年美團點評交易額達到3600億元,收入達330億元,這意味著外賣業務占美團點評整體交易額達到47.5%。
不過,美團點評在酒店旅遊和移動出行的表現同樣引起競爭對手的高度關註。根據第三方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單月酒店房間出租率)首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同時,今年第壹季度美團酒店以5770萬個的訂單總量位居行業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