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太的奇葩做為倒是激起了我的幾分興趣,躍躍欲試要去嘗嘗湯圓的味道了。說起蘇州的湯圓,應該是朱新年點心店出品的湯圓最為有名,而那麽多的同名店鋪,也只有山塘街的店鋪最為地道了吧。難得吃壹次,也就必須要去心目中最好的店鋪了。山塘街全長七裏,七裏的古街並不都是專門為了遊客而營造繁華,在西端那長長的弄堂裏,盡是些生活的氣息,朱新年點心店就在山塘街西側的壹段巷子裏。
? 平時幾乎壹直都在家裏或者家附近的面店、大餅鋪吃早餐,吃的目的也只為了匆匆地填飽肚子,從而缺乏了壹種儀式感。這儀式感並不是指系著餐巾,拿著刀叉,壹本正經的吃大餅油條。而是有著類似南方人過早的那種從容悠閑,把吃早飯當做壹種享受的過程。便在周六早晨六點半鐘出門,專門去吃壹口蘇州的老字號湯圓。冬天的早晨六點半,天將將亮了起來,而太陽卻還沒有升起,只有壹輪農歷臘月十八的月亮,還不甚明亮的掛在西側的天空上,略顯得黯淡無力。到了山塘街停好車,已經快到七點鐘了,冬季清晨的山塘街,是從冷清開始的,天色漸漸轉亮,山塘街的石板路也是由暗轉明,進而泛著白光,整個世界也像剛剛睡醒壹般,漸漸由昏沈轉向模糊,再由模糊慢慢轉向清朗,山塘街西端那些老舊的店鋪也在同時壹個個慢慢地醒來,夥計們正拆下壹塊塊門板,準備新的壹天的營業。
周六早晨的天是晴朗的天,冬天的晴天向來是冷的,當天也不能例外,街道上不多的行人手插口袋、縮著脖子,急匆匆的來往,口鼻處便在寒冷的空氣裏噴出幽幽的白氣來。走到了朱新年點心店門口,冒著白色熱氣的便是店鋪了。店鋪並不大,小小的門面裏擺了七八張桌子,與街道的冷清比起來,這裏倒是賓朋滿座,熱熱鬧鬧的全是吃早飯的食客。門口的兩位阿姨正急急忙忙、手法嫻熟的包著湯圓。而旁邊的壹口大鍋裏,正熱氣騰騰、浮浮沈沈的煮著各種口味的湯圓,糯米粉已經讓湯水變成了誘人的乳白色,而新鮮的湯圓煮好後,則呈現出略帶透明的純白色來,壹鍋的湯圓擠擠挨挨,不停地翻滾著,同時也散發出壹陣陣香甜的味道來,這味道是生活的味道,而色香融合在壹起,便有了幾分來自傳統的儀式感了。要了壹份餛飩和兩個芝麻湯圓,餛飩和湯圓都是盛放在素凈的白瓷碗裏的,白色的餛飩,白色的湯圓,白色的湯汁,看上去便清清爽爽、清清白白的,在視覺上便是壹種享受。咬開了湯圓軟軟糯糯的外皮,裏面甜甜的帶著濃郁芝麻香的黑色餡料,立刻就流了出來,又為素凈的色彩添上了別樣的色調。
吃了滾燙的早飯,身子立刻就熱了起來,走出店鋪之後天已經亮了很多,再走到山塘街那座著名的拱橋上時,雖然並任何沒有遊客,而壹輪朝陽,卻依舊慢慢升起,就那樣掛在山塘街那些歷史悠久的屋檐上,這新的壹天便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