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賣洋快餐的肯德基,怎麽就成了徹頭徹尾的“中餐館”?

賣洋快餐的肯德基,怎麽就成了徹頭徹尾的“中餐館”?

人生不易,不能委屈自己的嘴巴,索性深夜翻身拿起手機點個串串。

壹口香辣,壹口冰闊樂,啊,人生哪有那麽難!只不過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出其不意罷了! 這不,點個串串居然能看見肯德基?

是的,大家還真沒眼花,在國內從不安安分分做炸雞的肯德基最近又玩新花樣,開賣串串、香鹵小吃,主打夜宵宅急送,59元壹桶12串,裏面有雞心,雞胗,黃喉,木耳,油豆腐……

那頭政府官宣要大力發展“夜經濟”,這頭肯德基就發力夜宵板塊進軍串串領域。不過,擼串、香鹵這些看起來和炸雞“八竿子打不著”的品類,怎麽就被肯德基列入了夜宵菜單?

肯德基究竟是“攪局”鬧著玩還是來真的?

有人要問了,為啥我的城市沒看到有賣啊?因為這次上架的串串,只鎖定上海、成都、重慶、哈爾濱、沈陽、大連、濟南、西安、福州、廈門10個城市。

是的,妳沒看錯,肯德基居然敢把串串拿到四川賣!連海底撈進入成都、重慶兩大城市都“膽戰心驚”,肯德基卻直接把首發城市定在成都和重慶,這對自家產品得有多自信!

不過,肯德基的底氣還真不是沒來由的,畢竟它在本土化產品推陳出新上從來就沒有“安分守己”過……

先來個大家都熟悉的“老北京雞肉卷”, 至今差不多有十來年了,很多人甚至把它奉為進肯德基的唯壹理由,說它是第壹款肯德基成功本土化的產品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還有早在 2002年就推出的“寒稻香蘑飯”, 這讓肯德基成為了進入中國內地的西式快餐中第壹個推出米飯的品牌。

在這之後,他們又陸續嘗試海鮮蛋花粥、油條、燒餅、蓋澆飯等中式食物,而且肯德基並非在打短期關註,而是越來越緊鑼密鼓地經營中式菜品,只要壹有機會就肆無忌憚地上架各種“意料之外”的本土化產品。

如果說肯德基的飯系列只學到了中國菜的形,那麽2015年 推出的K記涼茶可以說是學到了中國菜的神 ~

是的,妳沒看錯,就是那個具有獨特的中國文化底蘊、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涼茶!

更喪心病狂的是,在山東、河南兩省36個地級市的部分肯德基餐廳,妳還能買到青島紮啤……

早餐的豆漿油條和粥,小吃的老北京雞肉卷和藤椒雞排,午餐晚餐的各式蓋飯,現在還有夜宵的串串……

如今,當妳打開肯德基點餐頁面時,不難發現將近壹半的菜品都屬於中式菜品。以至於走進肯德基好像進了壹家中餐館,壹日三餐都在圍著中國人轉。

別看肯德基只是菜單多了串串、鹵味、小龍蝦……其實背後涉及的研發、生產、調試……不知費了供應商、研發、市場多少人力物力。

市場反饋好的堅持個兩年三年, 不受歡迎的生命周期可能也就壹個季度,但這似乎根本無法阻擋肯德基的本土化之路, 它好像在動用壹切力量告訴大家:咱們既然要做中國的生意,就要懂得入境隨俗喔。

雖然有網友吐槽串串性價比不高,但是被昵稱為“老北”的老北京雞肉卷卻在肯德基的核心菜單裏紮根立足;早餐的豆漿油條也成了都市白領早餐中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之壹。

而並非長期供應的嫩牛五方,成了大部分中國網友唯壹壹個懷念也是唯壹能讓其踏入kfc的理由, 社交平臺上請求嫩牛五方不限期回歸的呼聲比比皆是。

還有壹度顛覆了很多人對肯德基印象的吮指小龍蝦烤雞堡, 川辣沙拉醬,配上辣辣的雞腿肉和不用手剝就能直接吃到的龍蝦肉,壹度被譽為肯德基的“當紅炸子雞”,網上各種把這款漢堡誇到“不吃不是人”的地步……這都給了肯德基壹種難得的身份認同感。

“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三十多年來,如今中國肯德基已在1000多個城市和鄉鎮開設了5300余家連鎖餐廳,甚至深入到了中國的四五線城市以及壹線鄉鎮,實打實地呼啦啦在中國遍地開了花,而這個數字,是麥當勞中國餐廳的2倍,這讓在國際市場壹直備受打壓的肯德基體面地反手吊打了壹翻麥當勞。

無疑,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是巨大的,而這種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其做到極致的本土化。

如果哪壹天必勝客突然開賣鹵大腸披薩,相信畫面絕對讓人難以接受,但如果這放在肯德基身上卻很自然,畢竟在國人的潛意識裏,洋品牌中國化最徹底的可能就是肯德基了!那麽,問題又來了, 為什麽肯德基在中國就這麽有上進心,這麽勤奮積極呢?

1、在美國,第壹快餐的頭銜屬於麥當勞;

然而在中國,肯德基有了更強的號召力

正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爭,肯德基和麥當勞也互看不順。

在全球市場,肯德基被麥當勞打得滿地找牙,畢竟在美國等國家,麥當勞頭上頂著的可是“第壹快餐”的光環。

80年代末期,肯德基帶著“洋快餐”第壹個來中國掘金;90年代初期,麥當勞也緊隨其後開設了其在中國的首家餐廳。標準化的裝修,親切的服務態度,“原汁原味”的炸雞漢堡,讓遠道而來的山姆大叔和麥當勞叔叔都緊緊抓住了中國消費者的胃。

然而漢堡、薯條、可樂……兩家的產品卻存在著壹定的同質性,誰都想比對手獲得更多客流量,壹旦壹方有點風吹草動,另壹方勢必會做出應對策略。

這樣的博弈之下, 只有找出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創造自己的蛋糕,肯德基才有翻盤的可能。

很快,肯德基找到了破解中國密碼的秘訣。

它意識到自己炸雞、土豆泥等當家品種最多只能吸引中國人嘗鮮,壹旦賞味期過後,自己的產品就會落後於中國人不斷變化的飲食口味,而且品種過於單壹也不利於長遠發展。

肯德基立馬聘請了10多位國內的專家學者作為顧問,負責改良、開發適合中國人需求的快餐品種。隨後相繼推出了倍受中國市場歡迎的“老北京雞肉卷”、“芙蓉鮮蔬湯”等品種,對肯德基這家壹向註重傳統和標準化的老店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轉變。

嘗到甜頭後,肯德基迅速成立了中國 健康 食品咨詢委員會,研究、開發適合新壹代中國消費者品味的飲食新產品,以進壹步擴大市場。

如果說麥當勞因為全球化戰略在全球市場略勝壹籌,那肯德基就憑借走全球化路線的麥當勞無法跟進的“超級本土化路線”在中國市場搶盡風頭。

對比麥當勞,在中國,肯德基有了更強的號召力,光是門店數量就是麥當勞的兩倍。 哈佛商學院的David Bell教授在分析肯德基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時,就指出最關鍵的壹點:"One of the lessons I take away from this case is that to do China, you have to do China.(如果要做中國的生意,那妳就要做中國人認可的事。)

2、殘酷的現實是,對手遠遠不止有麥當勞

30年前中國幾乎沒有外國品牌,所以哪家外國品牌搶先進入中國,哪家的品牌認知度建立過程就會相當容易和順利。 但現實是中國發展太快了,即使妳是外資企業, 妳也逃不掉更多外國品牌以及中國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局面。

無疑,肯德基面對的不只是虎視眈眈的麥當勞,還有國外的德克士、漢堡王、賽百味……以及中國本土的派樂漢堡、華萊士,快麥漢堡……甚至已經湊齊壹整個字母表的KFC的山寨品牌們……當然還少不了每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網紅餐飲……

另壹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 中國消費者“買賣全球”的趨勢愈發強勁,他們對全球品牌的認知與接受度更成熟, 他們既知道來源於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但也能跳出被大公司壟斷的市場,找到更富變化、更具藝術性和感染力的小眾品牌。

說到這裏,也許妳就對中國肯德基將“為國人量身定制菜單”作為他們的核心戰略, 平均兩周就有壹個新的吸引消費者來店消費的噱頭 (對於快餐行業來說,這是令人震驚的上新速度),甚至從其母公司百勝集團拆分出來、以百勝中國作為獨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換上中國公司身份將中國市場的決策權從美國手上奪過來,從“本土化”進化到“中國化”的各種舉動不足為奇了。

在大部分80、甚至90後的小學時代裏,班上誰要是在肯德基辦生日會,那就是奢侈與有錢的代言人。 在他們的概念裏,小時候吃肯德基是壹件走路都會帶風的事情,現在吃,僅僅是因為便宜和不知道吃什麽而已。 如何才能繼續潛入他們和新生代的心智,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畢竟在現今消費者選擇泛濫的年代,不是推出什麽產品,消費者都接受埋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