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在哈爾濱,準備做美食公眾號前,把美食類內容粗略地分為兩類,即上飯店和下廚房。
兩類內容的目標受眾是不壹樣的,雖然同為美食愛好者,但他們對於美食的訴求是不同的,經常閱讀上飯店類內容的用戶,往往更傾向於吃現成的,品嘗別人的手藝;經常閱讀下廚房類內容的用戶,往往更傾向於自己操作,讓別人品嘗自己的手藝。
兩類用戶不同的傾向將導致最終變現的方向不同。
對於經常閱讀上飯店類內容的用戶來說,只要妳能把真正好吃的飯店推介給他們,就是正確的操作,至於妳在向他們推介飯店前向飯店收了多少錢,跟他們無關,他們只負責吃。當然,妳也可以做商家,向他們售賣本地各飯店的優惠券。
而對於經常閱讀下廚房類內容的用戶來說,妳可以向他們推介的,應該是各種炊具、調料,至於宣傳費,妳怎麽向商家收,也跟他們無關。當然,妳也可以自己做商家,向他們售賣半成品的菜品或是比較難找的菜品,或者是各種廚房用品。
我最後選擇了上飯店類內容。
因為哈爾濱大小飯店都在街上,非常地好找。只要在我們想變現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實力已經足夠,我們的報價在商家能夠接受的範圍,我們談商家的技巧也足夠強,變現不是問題。
除了商家好找以外,這壹類內容也好弄。推薦飯店前,到大眾點評上溜壹圈,看看這群吃貨網友的評價,如果大多數吃貨網友都評價好,妳就進去吃,吃的時候不要光註意吃,還要把哪裏好吃為什麽好吃都及時記在小本本上,同時記得拍照,吃完回家後,趕緊整理素材,並發布,就OK了。
如果做下廚房類內容,可就沒這麽簡單了,妳還得琢磨食材,然後實操,實操的時候不斷地拍拍拍,壹想,就覺得煩死了。
在我做了上飯店類內容三四個月後,雖然只積累了5000個粉絲,但已經有人在後臺開始留言,要求做推廣。
我按照他們在後臺留下的聯系方式,找到他們,在他們的飯店與他們相見。通常都是試吃壹下他們的招牌菜,覺得還ok的話,再談我能提供什麽服務,這項服務報價幾何。
通常我是報2000元壹條,負責拍照、文案和發布,他們通常會砍價,最後我就顯出有些為難有些猶豫的模樣,然後再考慮考慮,仿佛下了很大決心的樣子,說,1500就1500吧,把好吃的飯店推薦給粉絲,也是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