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滴水經過麗江》文本解讀
讀完這篇遊記,再拿到這個解讀文本的任務,突然感覺自己跟當時的阿來遊過麗江,接到當地政府邀請,要寫壹篇適合小學生讀的關於麗江的文字,有那麽點相似之感。只是我沒有阿來的才華,所以比他當年更加惶恐,更加覺得難寫。
好在最近學習了壹點逆向教學設計思維,覺得可以嘗試著從教學目標去挖掘文本的價值。璧山中學的王泰文雯老師給我們提過文本解讀的三種身份:作為讀者,作為研究者,作為語文教師。我今天就姑且從語文老師的角度,用逆向教學設計的思維來解讀阿來的文字。
逆向思維強調教學目標,先指向目標,再找相應的策略去達成目標。讀完這篇文章,我就在思考,阿來寫給小學生讀的文章,我們初中的語文教師應該將初中的孩子引向何處,也就是我的這篇自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是什麽。這篇文章本身屬於遊記壹類,無論如何也不能避開遊記的文體特點,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必須緊扣五單元的教學目標“了解遊記的特點,把握作者的遊蹤、寫景的角度和方法,並揣摩和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彩語句”。
但五單元選中的四篇文章都是遊記,我們總不能四篇都壹個教法,文貴新,教也應隨之貴特。那這篇文章的特別之處,就在於阿來新穎的構思和獨特的視角,他用夢壹般的水精靈為主角,代替自己在麗江的遊蹤、遊感。加上在課文後邊的閱讀提示中提到,“朗讀課文,註意想象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以及後面的寫作訓練中有學寫遊記,最終我將這篇文章教學目標清晰了,就是把孩子們引向關註文本獨特的遊記視角和學習借鑒這樣創新的寫作思維。
目標清晰了,文本解讀就順藤摘瓜。既然我們要引導學生關註文本獨特的遊記視角,我們解讀時就可以將自己幻化成作者筆下的那滴水,索性做水精靈,壹同經過麗江。
“經過”是壹個跨時空的詞,我的前世今生,註定與麗江結下情愫。我的前世那滴水化為壹片雪,凝成玉龍雪山上的壹粒冰,接著我又化成玉龍雪山的壹滴水,命運兜兜轉轉,我終將奔向我的宿命,麗江。那個我祖祖輩輩滋養著,呵護著的麗江壩,我想去見見,壹定要去見見。可麗江跟我壹樣,經歷了世世代代的變遷,我該從哪裏出發呢?又該去到哪裏好呢?恩,還是從她輝煌的起點,四方街,開啟我和她的熱戀吧。我正想在她耳邊說,我知道她的歷史,想以此和她套近乎,她卻為了考驗我,將我關進了寂靜的落水洞裏,想用黑來麻痹我,讓我忘記她的美。可光亮又將我帶了出來,雖說已經過了好幾百年,她也如清水出芙蓉更加讓人目眩神迷,可我仍然記得我的夙願,我要流過四方街,跟她談壹場曠世之戀。
怎樣才能贏得她的芳心呢?我有壹個絕妙的想法,我要帶著麗江壹起欣賞她依止於自然的美。從白天走到黃昏,再玩到夜晚,壹直到次日黎明;從城外的黑龍潭,城邊的大水車,循玉河入城,穿越麗江城後匯入城外的金沙江:壹路上我們遊覽有著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聽著古典音樂和想象著東巴文字的歷史;我們還趕上了老百姓的生活日常,看到了三坊壹照壁的院子、主人與遊客之間嘮家常;也有幸看到了她動人的夜色,感受著麗江夜帶給人的心境,如我壹般晶瑩澄澈;我們溜到城外果園、看到滿天繁星,薄雲掠月,何其通透與靜美。
再動聽的歌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們也到了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我得償夙願,經過了麗江,在夢裏深愛了她壹回,夢醒時分,麗江依然是她自己,她永遠不屬於任何人,但她又屬於所有人的美好回憶。
阿來用夢壹般的水精靈走過麗江,他的文字如詩如畫。詩畫裏沒有像《壺口瀑布》那樣具體的美景,也沒有《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那樣令人眩暈的奇美,也沒有像《登勃朗峰》那樣詳寫壹件遊覽途中的趣事,他把重點放在彰顯麗江的人文內涵上。阿來不止壹次到過麗江,而且他還大量閱讀了有關麗江的壹些書籍,所以他不是寫的某壹次遊覽麗江的經過,而是他對麗江有壹定了解後,麗江給他的整體感受。麗江的人文風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遊客們對麗江魂牽夢繞的緣由啊!所以阿來把筆墨給了麗江的“人”:建城的木氏家族、為麗江揚名的徐霞客、世界各地的遊人、白發老者、澆花的房東、寄居的客人、夜遊歡飲的遊人等。
麗江的文化內涵如此豐富,作者的情感又那麽含蓄,怎麽呈現就成了壹個難題。如果用人的視角,可能會錯過很多樸實寧靜的生活小事,也可能失去貫古通今的自由,還有可能阻礙小學生閱讀的想象力。所以水就成了阿來向麗江表達濃濃愛意的壹座橋,通過這滴水走過麗江。
教學設計
師:大家前面已經學了幾篇遊記了,對遊記的大概寫法,有了壹定的了解,這篇文章跟前幾篇最大的不同是什麽?(回憶遊記的寫法:《壺口瀑布》定點換景法,《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登勃朗峰》移步換景法)
預設生:這篇文章寫的是麗江這壹個景點,是定景,但用壹滴水的視角,把麗江的前世今生,大街小巷裏有特色的人文故事壹壹書寫,寫出麗江不同的點,呈現出來的不同的韻味。(初步感受,獨特的寫法)
師:對,這樣的遊記寫法就叫做定景換點法。而寫遊記時該選取什麽方法,要根據作者表達的需要。
師:阿來曾在他的博客中提起這篇文章背後的故事,說他遊覽麗江後,當地政府邀請他寫壹篇適合小學生讀的關於麗江的文字,阿來覺得很不好寫。同學們讀了這篇遊記,妳們覺得當時阿來為何覺得不好寫呢?
預設生:景點多、歷史悠久、文化豐富、人文故事多、讀者是小學生、自古以來寫麗江的太多了……
師:雖說很不好寫,但我們讀完整篇遊記卻覺得眼前壹亮,好生佩服,嘖嘖驚嘆。阿來是怎麽做到這壹點的呢?
預設生:用壹滴水經過麗江
師:能具體說說這滴水是怎麽幫到阿來大忙的?
預設生:這樣可以把麗江的特色景點和人文都寫到,還可以講麗江的前世今生,又照顧了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學生結合課文具體語段、詞句,調動想象再次感受這種獨特的遊記視角)
師:看來這滴水不是阿來心血來潮,而是他深思熟慮的選擇。我們從小到大寫了很多次遊記,但沒有學習過專業的遊記寫法,所以總感覺記流水賬似的。今天我們就活學活用,假設現在妳們接到璧山政府的邀請,寫壹篇文章介紹我們璧山,也是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我們壹般會選取哪些特色景物或者人文呢?
預設生:各大公園、美食、大圓祥博物館、金劍山、縉雲山、輕軌……
師:如果讓妳選擇壹個物的視角來寫璧山,妳會選擇什麽?為什麽?(課堂討論)
預設生:壹只鳥、壹條魚、壹只兔、壹朵雲……
板書設計
壹滴水經過麗江
阿來
遊記的寫法:
1.定景換點法
2.移步換景法
3.定點換景法
遊記寫法小貼士:
1.選擇獨特的視角
2.選擇有特色的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