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歡姐的意義上講,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從小我生活在河南的壹個鄉村,我的家庭是壹個比較傳統的家庭,父親是那種標準的嚴父,母親也不是對我們寵溺有加的慈母,小到壹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父母親壹路言傳身教,生怕哪壹點做的不好,丟了人抹了面子。
民,以食為天,每天都要吃飯,所以,人生的重要壹課便是餐桌禮儀。很小的時候剛學會吃飯,想和大人壹樣吃大個的饅頭捧大號的碗,卻又吃不完,打;再大壹點,想吃自己喜歡吃的菜,於是或站起身來去夾遠壹點的菜,或是在面前的菜盤裏翻攪挑菜,打;再後來,生活更加拮據,每天只給吃鹹菜,偶爾炒個菜卻油不夠澀澀難吃,於是自己嘗試做菜,壹個菜用掉了媽媽做好幾天飯的油量,打……小時候的餐桌上,常常回蕩著爸媽的吵鬧聲,和我的哭聲,面對飯菜,卻食不知味。
後來,慢慢長大懂事,家裏的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每次放假回家,媽媽會做各種可口的飯菜給我們吃,小時候以為餐桌上有好吃的飯菜和得體的禮儀才會擁有的歡聲笑語,此時卻不是如此。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很少能和他壹起吃飯,我和哥哥學校不同放假時間不同,壹起吃飯的時間少之又少,爺爺因為早些時候在地裏住壹個人吃飯習慣了,每次吃飯都回自己房間單獨吃。再後來,爺爺去世了,奶奶臥病在床,我和哥哥壹年回家壹兩次,爸爸還是常年打工,我們的餐桌上,漸漸只剩下了媽媽自己壹個人。她說,壹個人吃飯,沒胃口。
春節,是中國人團圓的日子,也只有春節,我家的人才會在餐桌上悉數到齊。爸媽年齡大了,卻也不讓我和哥哥插手,於是,簡單的壹桌飯菜,卻都是愛的味道。因為媽媽葷菜只吃豬肉,和壹點雞肉,受不了其他各種肉類的味道,爸爸從不在家裏留下媽媽不喜歡的味道。壹兩個涼拌、壹兩個葷菜、壹兩個油炸、壹兩個鹵味,簡單卻不簡愛。
除了壹桌飯菜,春節之與我的意義還有餃子。因為我家人喜歡吃餃子,再加上春節我們那邊的有用餃子招待客人的風俗,於是年三十那天,我們壹家四口會包上整整壹天的餃子。爸爸和面做餡,媽媽搟面皮,我和哥哥負責包,爸爸和媽媽也會幫忙,壹整天下來我們很累,卻很快樂。壹年的時間裏,也只有這壹天,我們才會聚到壹起,談天侃地,聊壹聊壹年的得失,做壹下來年的規劃。包好整整三大蓋餃子,做上壹桌餃子宴,蒸、煮、煎、炸之中,我最喜歡煎,爸媽喜歡煮,老哥全都喜歡。媽媽說,這才像個家。
家裏的餐桌上,留下的是成長的吵鬧與歡欣,還有成熟的心酸與愛的偉大。而朋友的餐桌上,通常有兩種意義,壹種是好朋友之間的放浪隨意,壹種是群體之間儀式感的胡吃海喝。
大學的時候,好朋友木子的學校離我的學校很近,步行只需三十分鐘,考研之前我倆幾乎每周都會小聚壹下。畢業時我們互相開玩笑,大學的四年我們都沒有談男朋友,卻談了壹個女朋友,這好像也不算是壹種遺憾。
我們倆的餐桌,基本就是學校食堂的餐桌和我們宿舍的桌子。哪個窗口新加了好吃的飯菜,食堂餐廳吃上壹頓;發現了壹些好吃的點心零食,買上壹點再拎幾只水果,宿舍窩上壹個下午;夜晚的小吃街,壹個關東煮、壹個蛋撻、壹個冰激淩也可以快快樂樂。
可能也是家庭條件比較相像,三觀比較契合、生活習慣和喜歡的口味比較相像,很多時候都很默契的選擇了同壹種食物。我們常說,心有靈犀壹點通,那根本就是相互之間有愛、相互關心、相互體諒才可以達到的壹種境界。
研壹暑假回家,去市裏找木子,我們竟壹致同意去她同事們所說的那家難吃的韓國餐廳解決午餐。可是吃下來發現,沒有所謂的那麽難吃,韓國菜不都是那麽味道麽,呵呵。
對於吃,我沒什麽講究,只要不太難吃的都能吃得下,莫非這就是我月半的原因。如果非得要說挑食,那是專挑貴的不好吃,因為我隨了媽媽的口味。但是,每個人的身邊總是不乏那些好吃又講究的朋友。
本科的時候,宿舍六個人,每逢室友生日總是要吃大餐的。剛開始是去學校外面的小餐館,六個人點四五個菜,因為量給的很足。但是,做菜的速度實在是龜速,上完壹盤秒凈,要在等好長時間才能來下壹個菜。吃的那叫壹個歡樂,但是面對上菜的服務員,再看看我們的光盤行動,偶爾也會有那麽壹點點的尷尬。後來小餐館關閉,我們轉戰學校食堂三樓,家常炒菜,小火鍋,麻辣香鍋,都是壹些小滋味。可是有壹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每壹次都能吃的凈光。
研究生之後,在室友的帶領下,我們由最開始的每逢生日聚餐,到後來的每逢節日聚餐,再到後來的只要想吃就聚餐。對於吃,我們是壹路開了掛的往前奔走,開啟了胡吃海喝的模式。而且,每壹次吃飯都充滿了儀式感,每次都是不壹樣的餐廳,不壹樣的菜肴,爭取每次都吃的不壹樣。對於量,也從最開始的光盤行動,到後來的嘗鮮控制。拍照,也從之前的吃完再拍,如今的上齊再拍才開始吃的模式。
壹邊是想吃,壹邊是怕胖,壹邊又滿滿的儀式感,本來是放松的壹頓聚餐,反而會有壹點累的感覺。
多年來,因為很少回家,所以跟家人吃飯的次數少之又少。在學校,也越來越不喜歡跟好多人壹起吃飯的感覺。多數時候,還是自己壹個人吃飯,吃好吃壞、吃多吃少也都沒有人品頭論足,多了壹份清凈。
二十四歲的尾巴上,終於談起了人生中的第壹場戀愛,也初次體驗了在愛情的餐桌上吃飯的感覺。
他對吃不太講究,但是有自己的品味,也喜歡嘗鮮,各種東西都能吃得下。對於我說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話,他也深表贊同。每壹次相聚,他都會帶我吃沒有吃過的飯菜和食物。
愛情的餐桌上,他坐在我的對面,點我喜歡的食物,給我夾我夠不著的菜肴,挑最鮮美的口味給我,幫我倒茶,遞給我紙巾,照顧周到。每壹口飯菜,都是滿滿寵溺的味道。
我說,妳知不知道有壹種肥叫做“戀愛肥”?
他挑了壹下眉,妳本來就很肥……
因為愛情,我想學壹學做菜,做他喜歡的味道。因為愛情,我也想和他在愛情的餐桌上壹起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