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壽司的材料和做法

壽司的材料和做法

壽司的材料和做法

 壽司的餡料豐富多彩,且最能體現壽司的特色。餡料所用的原料有海魚、蟹肉、貝類、淡水魚、煎蛋和時令鮮蔬,如香菇、黃瓜、生菜等等。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了壽司的做法,壹起看看吧!

 壽司的材料:

 食材?主料:

 米飯280g 鹹鴨蛋2個 食材?輔料: 生菜適量  鹽3g 橙子適量 沙拉醬適量 壽司醋15ml 胡蘿蔔適量 黃瓜適量 火腿適量 金大根蘿蔔適量 肉松適量

 做法與步驟

 1、準備好所有材料。

 2、火腿切成細條,黃瓜切細條去中間的籽,鹹鴨蛋取蛋黃,胡蘿蔔切細絲。

 3、米飯裏下入壽司醋,鹽。

 4、攪拌均勻,此時米飯不那麽粘了。

 5、卷簾上鋪壹片海苔,然後鋪上米飯用勺子均勻的壓平,前端1cm不要鋪米飯,否則很難收口。

 6、在靠近自己的這壹端的米飯上依次擺放黃瓜條,胡蘿蔔絲,鹹蛋黃(可以用手慢慢搓成長條),肉松,金大根,火腿條,擠上適量的沙拉醬。

 7、將竹簾卷起,壹只手壹邊卷,壹邊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扣緊卷起的竹簾向自己的方向拉,另壹只手拉住竹簾不的另壹頭,往自己的反方向拉。

 8、全部卷起後再雙手合力擠幾下竹簾卷(這樣包出來紫菜包飯沒法不緊)。

 9、去掉卷簾,切成1、5cm左右寬,每次切刀都要用清水洗凈,這樣切口才整齊漂亮。

 10、壽司放在飯盒裏擺好,鋪上生菜配上橙子便當就好了。

 壽司的歷史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在古代東南亞、中國沿海都有和壽司制作工藝相似的食品,但形態卻不同。日本壽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與生魚片、黃瓜、肉松、焦蔥為主,配上芥末、辣根、醬油、醋。。而在中國沿海有壹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團,叫做糍飯棒,用壹層熟面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相傳糍飯棒來自春秋時期的越國(浙江地區),屬於古越民的傳統美食。

 而在高句麗臣服中國後的公元200年即後漢年代,中國已開始流傳鲊這種食品,相傳由東北亞海洋民族(扶余、東穢、馬韓等)引進。在辭典中的解釋為以鹽、醋、米及蒸熟的魚段腓制而成的`食品。有時采用炸脆魚條作為主料和飯團拌在壹起,形狀是壹個橢圓的球形,形似橄欖球。但大多數時候沒有固定形狀,鲊又作粉蒸魚排或米蒸魚排,用的卻是熟米,可以加熱使用,也可以和熟魚冷拌。宋朝年間,中國戰亂頻仍,這正好為逃難的充饑食品,而品種更多,由菜蔬類,魚類,肉類等組合捏制而成,但因為沒有固定形態,因此和日本壽司有所差異。

 漢字傳入日本初期,日本加進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將日本的壹些食物用與之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漢字來替代,於是日本的?絲烏西?就變成了?鲊?,?薩西咪?就變成了?鮨?。

 後漢時代日本也出現了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壹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國的鲊要小的多。這便是後來日本壽司的祖宗。而同時期的中國的鲊(米拌魚條)可以看作是壽司的兄弟或鄰居。只是現今沒有廣泛流傳和普及。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為壽司,當成節日食品來使用。壽司逐漸普及為日常食品,特別是壹些漁夫用壹些醋腌制過的飯團,加上壹些海產或肉類,壓成壹小塊,整齊地排列在壹個小木箱之內,作為沿途的食糧。鐮倉幕府時代,壽司已廣泛流傳,成為壹種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