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上供應中餐的原則是:先上冷菜,後上熱菜;先吃鹹菜,再吃甜菜;先上菜,再上菜;先素菜,再素菜;首先是優質菜或風味菜,然後是壹般菜;先幹菜,再湯菜;先上勁道菜,再上清淡菜;先上菜肴,後上點心和水果。
因為中國有很多菜系,所以有些地方的上菜程序並不完全相同,這取決於宴會的類型、特點和需求,取決於人、時間和事件以及特殊情況。
2.發球時間
宴會前可以上涼菜。客人入座後,服務員可以通知廚房準備菜肴。當涼菜用了三分之二時,就可以上第壹道熱菜了。需要註意的是,第壹道菜應盡快上桌。當前菜快吃完時,也就是上下菜要防止空著。另壹方面,妳不能太勤快地上菜,這樣會導致菜肴堆積,容易冷卻並影響客人。
3.如何在中餐中提供幾道特色菜
(1)上菜絲,比如蘋果絲、魚條絲。
(2)吃怕涼的熱菜,如炸蝦球。
(3)有響聲的盤子(鐵板)。
(4)原盅燉菜,如冬瓜盤盅,端上舞臺後應當著客人的面啟封。
用泥紙和荷葉包著的盤子
4.擺餐具
擺菜就是把舞臺上的菜按照壹定的模式排列起來。其基本要求是:註重造型藝術,註意客人的風俗習慣,方便飲食。具體要求如下:
(1)菜肴的擺放位置要適中,如涼菜中的拼盤,熱菜中的大菜和湯菜壹般應放在餐桌中央。
(2)高檔菜肴和有特殊風味的菜肴壹般應先放在主賓的位置,下壹道菜上桌時再移到副主賓的旁邊。
(3)成型的菜肴應面向菜肴的正面,以便客人和主人欣賞。
(4)各種菜肴要對稱擺放,註意造型藝術。
(5)每上壹道菜,桌上的菜都要重新擺放壹次。
(6)餐桌上的菜肴應呈“壹中”“二平”“三三角”“四方形”“五梅花”的形狀,以保持餐桌的整潔和美觀。
5.供應中餐的禮貌習慣
(1)按照我們的傳統風俗習慣,上全雞、全鴨、全魚時,還要註意“雞不獻頭、鴨不獻尾、魚不獻脊”。
(2)當提供帶有圖案的菜肴時,如孔雀和鳳凰,菜肴的正面應面向客人,供他們欣賞和食用。
(3)上菜時,服務員應站直並報出菜名,並向客人介紹菜品的特點,以活躍就餐氣氛。
中餐服務
在用餐標準高或客人地位高的宴會上,每道菜都必須分配給客人。
菜肴師是宴會服務中壹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想熟練掌握,必須知道各種菜肴的烹飪方法,菜肴成型後的質地和特點(有汁或無汁;不管是壹整塊還是壹小塊_)都有很好的理解,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運用自如。
1,分盤法
(1)托盤盤法
②桌面擺盤法
③餐桌擺盤法
2、菜肴的順序
上菜的順序應該是先客人,後主人,即先主人後客人,然後順時針上菜。如果食物放在客人的左邊,主人和客人也先給,然後逆時針給食物。
3、食物的註意事項。
(1)菜要壹勺壹勺準確送。不允許給兩位客人壹勺菜,也不允許從客人的盤子裏撥菜。
(2)菜肴端在客人面前,所以手法是否衛生直接影響客人的食欲。
(3)服務人員要在保證分菜質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完成分菜工作。
(4)分菜時,分菜人員要有計劃,心中有數。分菜後,菜裏要留1/人數,以示菜品豐盛。
(5)需要調味的菜,分菜時調料要跟上,並稍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