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為彌勒很好釣魚。而今到彌勒,才知道如果僅僅有幾條小魚就算加菜的話,這也不算謊言。
彌勒可以釣魚的地方很多,釣孫子輩的魚不難,但是要想釣到可作正菜的魚的話,就需要花錢到賭塘去釣。
受那傳聞的影響,好多到彌勒度假的人都會高檔釣具帶上壹堆。釣貓貓崽崽魚,高射炮打蚊子。哎,我也是帶高射炮者。
看看當地釣友吧:
周日,兩當地小朋友揮竿釣於湖邊泄水處。提竿,拉餌,摘魚,那份嫻熟,多少老釣手不如。講總尾數,那天湖邊眾釣友也屈居其後;
不足壹米長的竹棍兒,壹米左右的尼龍線,壹掛有蚯蚓的魚鉤,連鉛墜都不用,老頭蹲於水邊,拋鉤入水,憑手感,壹會兒壹尾50克左右的“大眼子”就上鉤了,不壹會兒又是壹尾。老頭是彌勒這湖邊白蠟村的人,口音很難懂,大意是說每天有空時就早上九點鐘來釣兩小時,中午就有魚吃了;
還有就是徒手抓魚。在湖邊散步,見兩小青年緩步湖邊註視水邊,突然壹小青年輕蹲身疾伸手,待手從水中抽回時,壹尾羅非魚赫然在握。我誇小青年身手敏捷,小青年不好意思地回答,是魚傻傻的。
半月前,樓上老張.叫我晚餐上去吃魚,說是有個當地釣友要送幾條魚給他。晚餐前,我去看老張做魚,知道了魚的來歷:釣友姓阮,小夥子,每周壹釣且每周必釣。老張偶然結識了小阮,小阮說拿幾條魚去吃吧。結果壹拿就拿了五條兩公斤左右壹條的鯉魚過來。老張好廚藝,做了兩大淘菜盆的美味魚肴。小阮那天的魚獲是五六十公斤;
與房東閑聊得知,他大女婿也愛釣魚,有壹次魚釣多了,還是他開三輪車去拉回來的。急忙拜訪。大女婿說,那次是壹天之內,在壹個地方,釣了壹大堆魚,請了四個人幫忙才把魚搬到了公路邊,回來稱了壹下,198公斤。
彌勒人善釣,更重要的是還友善,不保守。
壹天我在湖邊垂釣久不獲魚,壹中年男子過來搭訕,告訴我在這裏釣魚該怎樣選釣位,用怎樣的線組,用哪種餌料…(後來將這些忠告用於實踐,快樂了許多)交談得知男子姓趙,骨科醫生,自稱也愛釣,只是技術平平,為滿足釣對象魚的小喜好,與壹群魚友***同出資買了數千尾黑魚鯉魚草魚苗投入湖裏,兩年了,大的黑魚已達公斤級別。趙醫生告訴我,他們基本上會把釣起來的魚放回湖裏。這湖是免費垂釣區。
小阮約釣龍母溝水庫。從釣位到線組到餌料,詳細介紹,結果是我釣到了生平最大的魚。歸途中,小阮還做東請我們享用了竹園鎮的特色美食。
垂釣活動中,遇到主動向我提供餌料的,主動贈送魚鉤的,耐心教我調漂的借給我漁具的,提供釣訊的。久久感動中,覺得有必要用文字將我還能記得的這些朋友們的名字羅列,以長久地在精神層面享用這真善美的情誼。他們是:冰糖姑娘的老公小阮,送水師傅老萬,趙醫生,房東大女婿,老釣手漂泊以及那些沒留下姓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