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曾經的首都,它擁有許多歷史地標,見證了這個帝國最初的崛起,但也遭受了工業的衰落。就像壹個家財開始走下坡路的佳麗,她還和昨天壹樣迷人,依然穿著華貴的睡袍,只是眼睛裏藏不住皺紋,笑起來有點無力。
中國沒有直飛費城的航班,所以我和我的朋友決定轉機去洛杉磯。因為是國內航班,大部分乘客都是從洛杉磯到費城出差的美國人。不知道為什麽,飛到費城後,機組人員停留了很久卻沒有安排乘客下飛機。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著急,大家都還在座位上等著。考慮了壹會兒,我決定問問坐在我旁邊的帥大叔。他無奈地笑了笑,說這沒什麽,然後用略帶認可的語氣補充道:“因為這是費城啊!”
當妳來到這個城市,妳會被它同化,被它改變。隨性慢節奏永遠是生活的核心。
愛情之城
學校位於市中心的校園正對著美麗的市政廳和中心廣場。它是最繁華但也是最放松的地方,壹年四季都散發著不同的活力。
夏天的廣場總是擠滿了追逐噴泉的可愛的孩子們,陽光照耀著他們金色的頭發,笑聲縈繞不去;冬天的廣場是聖誕節和雪夜的結合。廣場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白流蘇帳篷。ins火上的小線燈,映襯著市政廳的燈光,讓夜空呈現深藍色。
當地工匠在帳篷裏賣手工藝品。在這個重視手工服務的國家,手工藝品壹直都很奢侈,遊客和當地人都愛去那裏淘商品。
繁華的商業街就在不遠處,但廣場上的節奏依然緩慢。歌手還在搖擺,餵鴿子的老頭戴著優雅的軟呢帽走來走去。
在古城,種族融合是壹個無法回避的話題。費城和其他許多大城市壹樣,已經達到了微妙的平衡。它還有壹個可愛的昵稱,兄弟之愛之城。市中心的愛心logo是情侶拍照的首選。在這個城市生活久了,越來越明白壹座友誼之城的意義。
第壹個租的房子屬於聯排別墅,左邊鄰居是白人家庭,右邊鄰居是黑人家庭。作為壹個過渡的黃皮,我被夾在中間,不禁暗自嘲笑這種巧合。這種鄰裏關系真的徹底改變了我和朋友們被道聽途說的種族主義言論影響的看法。我右邊的鄰居不僅幫我們修剪前面的草坪,扔垃圾,還幫我們找到並歸還了室友丟在路邊的無密碼信用卡。
他們不僅是三個做好事不留名的好鄰居,也是生活隨便的壹家人。周末壹定會是派對時間。有了壹個大音響,壹盤脆皮餅幹,壹張漂亮的桌布,幾瓶泡泡,妳就可以和小夥伴們開心地跳壹下午了。
好人壞人真的是壹個概率的問題,跟其他的都沒有關系。哪裏有好人,哪裏就有壞人。
我不禁想起了刻在費城獨立鐘上的那句著名的聖經諺語:“通過所有的蘭頓向那裏的所有居民宣告自由。”(向世界所有人宣告自由)。
在費城,自由最大的意義就是擁有平等的權利,不怕別人的眼光,不受社會壓力的約束。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獨立宣言
藝術的碰撞與交融
這種文化帶來的微妙的平衡感在城市中也隨處可見。作為世界城市塗鴉的發源地,費城的許多角落和墻壁都表現出強烈的藝術特色和反叛精神。起初,在塗鴉圈裏大放異彩的多是貧窮的年輕人。他們用強烈的色彩和大膽的表現來標記這個城市。
另壹邊貼著壹片片的壁畫,有的是宗教主題,有的只是簡單的人物。這是1984市長為了街區的整潔而啟動的壁畫計劃。在保留部分合法塗鴉墻的基礎上,部分塗鴉貼滿壁畫,讓城市變得幹凈。
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完全不同,在同壹載體上和諧共存。
如果妳還想探索優雅而古老的藝術作品,那就不要錯過費城藝術博物館,只是路過,妳就會被它古希臘神廟的宏偉建築風格所吸引。
去的時候沒有做任何攻略,只是無目的的隨便逛了逛。壹開始我壹直覺得藝術作品的價值是人類賦予的,堅信某些藝術美的觀眾可能只是少數,直到我走上前去突然看到了那幅梵高的《向日葵》。當美術課本裏展示的美術作品突然沖破薄薄的壹頁紙時,我才明白,我以為我已經習以為常了,其實我還有這麽廣闊的世界。
不知何故,那幅畫周圍有壹種神奇的氣氛。閑逛的人在執著的黃前停下腳步,目光停留許久,偶爾和身邊的人咬壹個耳朵,最後慢慢的走遠。妳為什麽停下來?妳為什麽默默離開?或許是讓人想起梵高跌宕起伏的壹生,或許是沈浸在畫中豪放的線條和大膽的色彩中,又或許是藝術作品的意義在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只有運動和食物不可動搖。
費城人熱愛運動和食物。
他們不僅為籃球隊的76人驕傲,也為2018拿下超級碗的老鷹驕傲。作為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超級碗長期以來壹直是美國非官方的全國性節日,是美國關註度最高的頂級賽事。
那壹年老鷹隊贏得了冠軍,這無疑為費城創造了歷史。那壹天,每個人都從家裏和餐館蜂擁而出,跑到街上歡呼、歌唱、擁抱和哭泣。直升機和警車全面出動,主幹道上擠滿了狂歡者,所有的商店和高層建築都亮起了綠色的燈(鷹的代表色),整個城市變成了壹片綠色的海洋。陌生人互相擁抱著喊,人與人之間只有歡樂,沒有區別。
再說回美餐,最大的特點就是飽。就像美系車壹樣,在壹批日系、韓系、德系車中,它們看起來總是壹副肌肉發達的老大哥模樣。所以不像中餐那麽精致,費城的特色菜又粗又厚。
費城奶酪牛排是最有名的。簡單來說,面包裏有奶酪和牛肉。入口香濃,但吃多了會膩。雖然不太對國人胃口,但卻是必打卡的網絡名人美食。
如果妳想感受電影裏的高檔西餐廳,建議妳去富蘭克林廣場周圍的花園餐廳試試。優雅的鋼琴曲,在門口的酒吧喝壹杯,然後轉移到溫馨優雅的餐桌裏面。開胃菜可以嘗試開胃沙拉或者濃郁的奶油蘑菇湯,主食可以嘗試三分熟的牛排,消除了質感很重的魚腥味,再加上每晚特別推薦的紅酒,最後壹份甜點,既黏膩又滿足。
東洲感化院
也許是因為娛樂活動不夠。國外的節日氣氛總是很濃厚,充滿儀式感。
獨立日,除了零點特拉華河上的大型煙花,還有萬人在露天瘋狂跳躍;
聖誕節,除了聖誕樹和雪夜,所有商場都有吐血打折;
萬聖節,除了南瓜燈表演,還有壹個由真實監獄改造而成的鬼屋...
如果妳足夠勇敢,妳壹定要去參觀費城的東洲懲教所。
作為《時代》雜誌評選的美國十大最著名的鬧鬼地方之壹,這座監獄自從因為神秘的原因被廢棄後,就壹直是世界上“鬧鬼的地方”。即使在萬聖節等重大節日,開放區域也只占總面積的五分之壹,其他區域不知什麽原因都被標註為禁區。
萬聖節的時候,工作人員會裝扮成僵屍、惡魔或者死神,躲在壹些石門或者牢房裏,在妳走神的時候,悄悄捏妳的肩膀或者把妳舀進懲罰室。目前已推出六個獨立場景,200多名表演者配合燈光音效、4D技術、特殊道具,是鬼屋的首選。
無論妳去哪裏,都完成了。
費城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在美國東部,向北開車到紐約需要兩個小時,向南開車到華盛頓需要三個小時。如果妳想去海邊吹頭發,向西開車去大西洋城需要兩個小時。如果妳仔細數,妳會擁有壹切繁華的風景,醉人的扇子和海邊的清風,田園的詩意。
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開快車是壹種享受。握著方向盤,跟著車流從壹個地方到另壹個地方,心裏空空的卻又滿滿的。
梁博有壹首歌《日落大道》,講的是拉斯維加斯和美國西海岸的風情,但《在路上》整體基調很有穿透力。聽著風笛的聲音和他略帶沙啞的聲音依稀描繪著“尋、失、跑、哭”的橋段,我坐在學校圖書館的沙發上突然淚流滿面。
孤獨是每壹個異鄉流浪者的共同感受。無論是在圖書館學習到淩晨兩點回公寓的時候,還是在活動廣場看到中國文化節上擺好的麻將桌的時候,還是在聚會上拿著酒瓶喝醉到深夜的時候,無論我的生活多麽細致豐富,都會在某個瞬間被孤獨迎面襲來。
於丹在《夢不覺的生活很冷》中有壹段話,我摘下來鼓勵妳:
“人生苦短,相逢的狂喜,不可避免的崩潰,壹切境遇,自在人心。
如果爬著慌了,就算去了最好的地方,也還是毀滅;
不改堅定天真,無論在哪裏都會充實。"
很高興認識妳,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註媒體:沒有什麽是永生的,多個平臺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