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奇葩說:妳想要完美的人生,還是完整的人生?

奇葩說:妳想要完美的人生,還是完整的人生?

《奇葩說》最近壹期的辯題是《如果可以為孩子壹鍵定制完美人生,妳會按下按鈕嗎?》

壹鍵定制,妳就有可能擁有高學歷,高顏值,高智商,愛情事業雙豐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每個人都想羨慕這樣的人生,但是如果妳隨便問壹個人,如果可以擁有這樣的人生,妳願意嗎?或許妳得到的答案不是毫不猶豫的yes,而是尷尬地壹笑或者沈默不答。

人生沒有那麽多如果可言,如果有,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直面“高處不勝寒”的勇氣,和坦然接受從萬丈深淵直飛空中樓閣的底氣。

什麽是完美,妳對完美的定義又是什麽?

小時候,所有人都誇我長得好看,我卻盯著臉上的壹點雀斑生氣,長大了卻長了滿臉的痘痘,我心裏祈禱,只要痘痘沒有了,雀斑就雀斑吧,完美在壹個小女孩的心裏或許就是壹張幹幹凈凈的臉;

大學時代,羨慕極了好多同學,他們出生在城市,高中時代就是學生會主席,剛進大學就上臺表演,拍片子獲獎,就到國內頂尖電視臺實習,大三就可以到臺灣到國外做交換生,我心裏想,我要是像他們壹樣,那我的人生就完美了。完美在壹個大學生的心裏,就是可以在同學之間脫穎而出;

進入工作崗位,開始羨慕身邊的同事,她們是上海人,從來不用接受租房、搬家的折磨,他們在外企工作,高薪還不加班,我自愧不如,覺得要是自己也是上海人,在上海有個家或許會可以少辛苦壹點。完美在壹個漂泊者的心裏,就是壹個穩定溫暖的住處,壹盞為自己而亮的燈。

從小到大,我們壹直在追求完美,我們想成為所有人,就是不想做自己;我們羨慕所有人,就是從來不肯好好愛自己,關註自己,接受自己。

今天看到壹句話說得很好, 妳所以為的完美人生,其實並不是完美人生,是“永遠都當主角”的人生,但失去了卑微、同理心、酸甜苦辣,筆直而僵硬的人生,同樣也是乏味而空虛的人生。

《歡樂頌2》正在熱播,非常期待關關的蛻變。她出生於小城市的中產家庭,如果接受父母的安排,她完全可以手捧著事業單位的鐵飯碗,有房有車,同父母介紹的海歸男結婚,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這樣的人生不知道羨煞多少人,然而關關拒絕了父母的安排,只身來到上海打拼,為了做項目徹夜通宵,為了通過考核付出雙倍的努力。

然而,在大城市裏,她也擁有了小城市給予不了她的東西,她得到了那些在別人看來的完美人生裏永遠不會有的美麗的意外,她可以遇到趙醫生這樣與自己同樣熱愛古典樂的有為青年,她可以閑暇時候去看話劇聽交響樂,也可以愛上玩音樂的玲瓏少年,在這座充滿無數意外,卻也充滿無數可能的城市,她改變著自己,不斷成長的同時,更不斷加深了生命的厚度,拓寬了生命的寬度。

雖然獨自闖蕩的歲月很辛苦,會碰壁,會跌倒,滿路荊棘,挫折滿地,然而當我們有壹天終於沖破了雲層,站在歲月的末尾回望過去的時候,我們難道不會感激,這壹路的風雨之下,我們變得更加堅強,這看似不完美的人生卻讓我們獲得了最珍惜最終身難忘的收獲嗎?

很多人羨慕安迪,海歸,高雙商,金領,什麽都不缺。可是外表光鮮亮麗的她是個孤兒,從小就沒有得到過家庭之愛,她也會經歷失戀的痛苦,她也會面臨工作的挫折。

所以不要羨慕任何人,或許妳看到的光鮮亮麗的人,正在承受著妳無法理解的煩惱。就像傅首爾說,我現在混得也很好,妳們看結果是不錯,可是我心裏的那些遺憾,我那些想幹沒幹的事,我被偷走的快樂,除了我自己,又有誰真的在乎呢?

有壹句話說得好,偏見源於無知。

很多的妳無法理解,只不過是妳與別人的格局不同罷了。

張泉靈講起自己小時侯的經歷,父親說家裏要是有500塊錢,就完美了。如果父親在那個時候定制了她的人生……全場爆笑。

《歡樂頌》中,曲筱綃曾說,什麽叫局限?局限就是砍柴的以為皇帝是拿著金扁擔。

讓我想起我的大學時代,曾在味千拉面打工,壹碗面30多塊,那時候我常常想,如果有壹天,我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吃壹碗味千拉面,就說明我已經過得很好了。

很多年以後,當我可以請朋友去吃西餐廳、吃披薩,當我不再考慮錢去吃自己想吃的東西的時候,我早已經不再想吃味千拉面了。而多年來第壹次吃味千拉面還是因為著急去看話劇,趕時間而隨便吃的。

小時候總覺得,什麽時候我能去壹次北京就好了,而現在只要我想,我可以飛到世界的任何壹個地方。而我發生這樣的改變並不是因為我已經有了這個經濟能力,而是思想的格局改變了。

生命因為參差不齊、錯落有致而充滿該有的樂趣和彈性,世界因為千變萬化而神秘廣闊,統壹標準的完美,是對世界的壹種毀滅。與其用眼睛盯著別人,不如踏實地地走好自己的每壹步路。

最近金士傑版本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上海演出,非常想去看,卻壹直沒有機緣。但米奇·阿爾博姆的同名書籍《相約星期二》,在大學時代看過了很多遍。

壹位學生,與大學時代的社會學教授成了忘年交。教授鼓勵他遵循內心和天賦,當壹名鋼琴家。學生畢業之後,面對生活的壓力,忘記了最初的夢想和約定。他追求過當音樂家的夢,卻最終選擇成為壹名體育新聞記者,名利雙收,嬌妻在懷,但卻要時時對大人物卑躬屈膝、每天身不由己、內心壓抑,曾經的執劍少年,如今混跡於市井之間。

直到他看到老師患上漸凍癥的新聞,他決定每周二回到老師身邊,老師在離開人世前的歲月裏,通過14堂人生課,教會了他關於衰老、愛、夢想、死亡和痛苦的壹切。

然而人生的課程結束,學生的痛苦並沒有終止,他依然在成功的體育記者的光環之下摸爬滾打,除了偶爾的周二,他會到老師墳前——“這壹次,我來說,妳來聽。”

會流淚的人自是懂了學生的無奈,也看到了自己永遠不敢做出改變的人生。

“月圓則虧,水滿則溢”,這個世界就是在陰陽旋轉,鬥轉星移中壹步步向前走。沒有完美沒有永恒,我們壹直忽視的,真正需要追尋的是人生的平衡。

曾經聽壹位心理學老師講過陰陽。陰陽是需要平衡的,工作為陽,睡覺為陰,當妳夜晚不睡覺,妳就是在消耗陰,如果妳白天不起來工作,那就是在拒絕陽,這樣陰陽失衡的人生,怎麽會健康,怎麽會幸福呢?

長期伏案寫作,讓身體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所以村上春樹選擇跑步,並在跑步中完成了作品《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什麽》;

李開復曾經以和員工比賽誰更能熬夜為榮,直到查出患上淋巴癌,他強迫自己休息,最後把感悟拍成了紀錄片《向死而生》;

當我們去看那些所謂成功人士的人生,才發現即便如他們,也難以擁有完美的人生,而是所有的經歷讓他們的人生更加完整。

大學時代有壹位老師說過壹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大學是培養人的地方,壹個完整的人比壹個優秀的人更重要。

還有壹句: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永遠不要羨慕任何人,妳就是妳自己,獨壹無二的妳自己。

曾經用彈鋼琴的手殺人的藥家鑫,他的人生算是完美的吧?出身於衣食無憂的中產家庭,從小學習鋼琴,接受高等教育,他的父母以為給了他壹個完美人生,卻忽視了給他完整的人格;

曾經的喬任梁是多少人羨慕的對象?長相帥氣,歌唱得好,經過努力終於躋身國內壹線小生的行列,卻因為抑郁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擁有著別人看來完美的人生,卻讓自己的人生在最美好的年華裏畫上了省略號;

還有經常充斥著於社交媒體的各種明星醜聞,擁有財富地位和知名度,他們的人生完美吧?可誰想到光鮮之下,是無盡的煩惱和難堪……

姜思達的壹句話說得特別好:我們之所以不敢選擇“完美人生”,就是人類最大的不完美,因為缺乏得到完美的勇氣。

而我們之所以沒有勇氣,是因為我們心知肚明,世界本沒有完美這回事,在追逐的過程中反而會讓自己遍體鱗傷。

我喜歡奶茶劉若英,用張嘉佳的話說,不是喜歡她的某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

她真實、真誠,又坦然勇敢。在散文作品《我的不完美》中,她用14篇散文、3篇小說,談著各種“愛”。用52則詩作,抒發她日常行止間的種種感懷。

她說:寫作是誠實地面對自己。

而究竟有多少人能誠實地面對自己?

在書中,她坦承自己說的不美好,直面自己的任性、獨立、逃避,她毫不避諱自己的缺點,因為她知道,世界上本沒有完美這回事,如果妳在內心深處承認了這壹點,那妳就釋懷了。

楊絳曾在送給年輕人的話中說道:妳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起了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壹對父子被關進了納粹的集中營,父親為了讓兒子的童心不受到傷害,用自己的想象力,告訴孩子他們正身處壹個遊戲當中,最終孩子得救之後,沒有留下任何灰暗的陰影。這個孩子的人生或許是不完美的,因為他很小的年紀就失去了父親,但是他的人生是美麗的,他的父親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了孩子的生命和童心,人生總會有很多無奈,面臨很多抉擇,關鍵看妳如何應對。

願我們都能像那位樂觀的父親,在最艱難的時刻,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孩子,即便經歷了生活的暴擊,仍然執著地熱愛生活。

執中歐巴引用了香港美食家蔡瀾的例子。蔡瀾有壹次采訪壹位米其林三星名廚,結束之後,給他出了個難題:讓他煎壹個完美的雞蛋。只見廚師拿出鐵盤,倒上橄欖油,放在火上燒,之後打了壹個蛋上去,放在蔡瀾面前。他說,妳願意吃的那壹刻,雞蛋就是完美的。

執中歐巴從哲學的角度探討什麽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盡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

而怎樣確保時刻擁有完美選擇權?

最重要的三樣:財富、智慧、健康。

讓我想起奶茶說的壹句話:每壹個人都有他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只要妳覺得這樣自在,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