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想跟大家聊些什麽呢?我覺得「照片比例」是個很不錯的切入方式。這篇文章預計將跟大家介紹四種照片比例,分別為 4:3、3:2、16:9 跟 1:1 。
▲4:3比例 ,華為Mate10拍攝
在拍照的時候,妳是不是沒有註意到所采用的比例是什麽呢?壹般來說,我們用手機來拍照,或者是隨身型數位相機,通常原生的比例是數位時代常見的4:3比例。
這是因為感光元件的比例就是4:3,因此這個比例就是在手機上最基本的拍照比例。
壹般說來,我會比較建議使用原生的比例去拍照,這樣我們能得到的有效畫素會最多,後續要進行裁切或者是比例這類的調整,可以利用更多範圍的像素得到更好的效果。
以4:3來說,可以說是在手機或者是壹般數位相機拍攝的比例基礎,先選擇這個比例的話,日後要裁切成16:9或者是3:2,可以更有彈性。
▲4:3比例,hTC U11拍攝
▲4:3比例,hTC U11拍攝
▲4:3比例,Asus Zenfone 4 Pro拍攝
此外,壹般在數位攝影上,常見的不只是4:3,還有3:2這個比例。原生3:2常見於可換鏡頭的數位單眼,或者是比較高階的數位相機。但是也有例外,可更換鏡頭的Micro 4/3系統,它的原生比例就是4:3,而非單眼相機常見的3:2。
3:2這個比例跟過去底片時代的底片格式比例是壹樣的,也因此這個比例最接近以前底片拍攝時候的取景框架。
壹般說來,3:2比起4:3稍微扁平壹些,我個人覺得在視覺感上比較符合人眼觀看的感覺,因此不管在手機或者是相機上,都是我最常在網路分享的比例。
▲3:2比例,Leica Q typ113拍攝
▲3:2比例,Olympus PEN F拍攝
▲3:2比例,Olympus PEN F拍攝
那麽,第三個照片比例會是什麽呢?16:9或許是我們常用的壹種照片取景方式。
其實,當妳沒註意到的時候,有許多手機預設是以16:9為拍照預設的比例,這是為了符合手機上常見螢幕的比例,近期通常是16:9,以這個比例來拍,在相機APP裏面會是滿版的視覺效果。
現在的手機常見高占螢幕比例,也經常會有16:9的變形,來到18:9這類的比例。
壹般來說,這樣上下窄而左右寬的照片比例,常用於電影裏面,所以使用這樣的比例,也可以讓我們的照片增添多幾分類似走入電影或者是影片停格的感受。
▲16:9比例,華為Mate 10 Pro拍攝。
▲16:9比例,SONY XZ2拍攝。
▲16:9比例,Olympus PEN F拍攝。
▲16:9比例,華為Mate 10 Pro拍攝。
在最後,我們要介紹壹個在底片時代就見到的底片,但在數位時代上重生的照片比例,1:1正方形。
在底片時代,有壹種規格是6x6的比例,拍出來就是正方形,是片幅比常見135底片更大的規格,在後期比較少人使用這樣的相機拍照,但這個規格卻在數位上重新為世人熟悉。
原因就是instagram的盛行,盡管現在instagram已經可以上傳多種比例的照片,但初期不論什麽比例,都要裁切成1:1正方形。
其實正方形的照片,在取景跟構圖上會與4:3跟3:2這種比較偏向橫向的構圖不同,因為長寬都是相等的,畫面上呈現比較穩定,同時也很適合簡潔幹凈的主體呈現。
我經常會利用1:1這個比例,拍攝壹些留白較多的照片,還有壹些美食照片,看起來會比較清新,但因為比例的關系,反而在清新中帶點穩重。
▲1:1比例,SONY XZ2拍攝。
▲1:1比例,Olympus PEN F拍攝。
▲1:1比例,Olympus PEN F拍攝。
▲1:1比例,華為Mate 10 Pro拍攝。
其實這些比例,因應不同的傳遞形式,我們都能夠自由的去選擇想使用的比例。如果妳特別喜歡某種比例,也不妨都采用那個比例去拍攝,也能累積出壹個自己的照片特色。
介紹過這些最常使用的照片比例後,最後我來以同壹張照片來呈現四種比例的結果,讓大家看看這四種不同比例,所帶來的視覺觀感。下壹次不知道怎麽拍攝的時候,透過這篇所呈現的範例,大家就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比例呈現出多樣的感覺了。
▲基礎的4:3比例,是手機與數位相機最基礎的照片比例。
▲IG上最常見的1:1比例
▲能營造電影感覺的寬比例16:9(18:9也是現在常見的比例)
▲在底片上最常見的3:2比例,壹般來說在手機上比較少直接在APP內建這個比例,通常我們需要透過照片瀏覽器,或者是修圖軟體APP來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