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科技進步,餐飲發展,素質提高
21世紀是壹個嶄新的時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的全球化已成為不可抵擋的潮流。中國經濟也全方位的向世界敞開,國外的強勢企業爭相湧入中國,從而使中國的餐飲業面臨著國外知名餐飲業的沖擊和挑戰。因此中國的餐飲業不僅需要大量的職業經理主管,而且需要大量精業務、懂管理、善經營、會理財、愛崗敬業的廚師,***同開發,創新、振興、弘揚中國的餐飲文化,不斷開拓,擴展中國餐飲業的規模和檔次,擴大品牌知名度。
壹 、廚師的素質對餐飲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幾千年來,廚師的人員構成基本上都是子承父業或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壹代代沿襲至今。很多從業者都是從小就隨師傅到飯館裏做事,經過幾年或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承襲著上輩師傅們的技術。但在文化知識、個人學識、專業修養、形象包裝、藝術創造、營養保健等方面幾無涉獵。再加上廚師行業歷來形成的家族式、帶派式、承包式、壟斷式、排他式的人員任用機制,制約了行業整體全面健康發展。要想打破這種“瓶頸”,就要廢除陳舊的廚師行業人員的誕生機制,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要經常組織員工學文化、學知識、學技能、煉修養,培養懂經營、善管理的綜合性烹飪技術人才,弘揚中國美食文化,推動超市型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 、現代廚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壹) 要具備較高的技能素質
廚師是以制作符合衛生和飲食質量標準的食品,為客人提供飲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具有熟練的、過硬的操作技能,廚房的任何壹員都應具備本質崗位的操作技能和菜系的基本知識,比如,壹種烹飪原材料放在妳面前,廚師能夠根據原料的性質特征,運用正確的烹調方法,制作出符合當地風味特色或自己獨特創新意識的菜肴,色、香、味、器、口感能受到客人青睞,有回味無窮的感受。現在廚房分工明確,各工種都有嚴格的崗位質量標準,同時各工種之間又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在熟練操作本工種技能的同時,必須要充分了解下壹道工序的質量要求,靈活地進行制作。壹個名廚必須是精通本菜系的烹調能手,並且旁通國內各主要菜系的烹調方法和技能。無論是烹調,火候,刀工,食雕,冷盤,小吃,點綴,都能得心應手,而且能指揮帶動整個廚房內的各崗位廚師愛崗敬業地工作。對於菜式要不斷的推陳出新,對於廚師的培養和提高要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從而使本酒樓、餐廳的菜品獨具風味特色,吸引更多更廣的顧客。
(二) 擁有博學多才的知識
隨著人們對飲食質量的要求,給廚師帶來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廚師僅能做壹手好菜已不能滿足食客的需要。壹道菜,不僅要知道制作方法,還要知道制作原理,要清楚菜肴原料在受熱過程中的變化,了解菜肴的營養價值,把握好火候,能根據菜品和食客的要求準確烹調。這就要求我們廚師不僅要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烹飪技能,同時還必須懂得營養學、原料學、烹飪理學、烹飪化學、烹飪美學、調味知識、飲食心理學等知識。烹飪是壹門綜合科學,廚師必須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所謂厚積而博發,方能賦予烹飪更多創造性的內涵和色彩。
(三)、要有品行高尚的廚德修養
壹個店的興衰,廚房工作人員是關鍵。 未來的餐飲業,競爭會更加激烈,廚師之間的競爭,也不可避免的要加劇。更多的用人單位在選擇廚師方面已不僅僅局限在技術方面,而是從理論知識、綜合素質和壹眼看不見的人格方面考慮。對廚師來說,人格就是廚德。德是才之師,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假如壹個廚師欺上瞞下、坑害他人、偷吃偷拿、損人利已、道德敗壞,有誰願意與妳交朋友,做同事?又有誰願意聘用妳呢?所謂要想做成事必先做好人。所以具備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廚德是現代廚師最重要的素質之壹。要樹立整體形象,提高個人的綜合技術修養,要樹立四個意識:
1、要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現在廚房有爐竈、案板、水臺、打荷、炒粉、炒飯、西點、煎炸、鹵水等工種之分。工種之間相對獨立又相互制約。壹道菜肴的制作過程是廚房各工種通力協作完成的,而非壹己之力所為。作為廚師,都可以獨立完成菜肴制作的所有工序,但工作效率之低。廚房的每壹位工作人員都應充分認識,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協作互助,廚房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才能提高。
2、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廚師是所有職業中最難做的職業”,這話壹點不假。每個人對菜肴的評判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標準,廚師按照自己的標準制作出的菜肴,張三說鹹,李四說淡,妳說咬不動,他說過火了,女說真好吃,男說難吃得很,有時還要退回來重做,自己真心做出的菜,別人不動筷子就退了回來,罰妳買單還不能發脾氣,這就決定了必需具有良好的修養。
3、要有廚德意識。菜品如人品,做菜如同做人。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及公司、店裏的規章制度是勿庸置疑的。同時,廚師必須遵守行業的職業道德,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環境保護法》,同樣要有愛心、平常心和超凡的胸襟氣度,才能成大氣。
4、要有創新意識。時代在變,人們對飲食的需求和消費觀念也在變,菜肴並非古董,越老越好,必須要推陳出新,吸取傳統精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將傳統烹飪技術與現代餐飲理念巧妙搭配,寓莊於諧、寓巧於拙,運用創造性思維,通過借鑒、移植、嫁接、雜交等手法,創造和研制不同的特異菜品。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吸引客人,占領市場,廚師本身也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四)、廚師應具備壹定的商業素質
素質,是無影無形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商業素質也是如此。壹個人商業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個人或企業能否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 善於經營。
作為壹個敬業廚師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對於當今餐飲業的發展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餐飲業的競爭規則,價值觀念,創新意識,該酒樓所在地的消費檔次與規模,服務水準及對當地市場動態的了解。只有這樣具備靈活多變、應對迅速的經營策略,才能在激烈的餐飲競爭中招攬大量的消費者,從而為酒樓、餐廳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即品牌。
2 懂的管理。
作為壹個愛崗敬業的名廚,不僅需要精通烹調業務技術,而且要具備現代餐飲業的管理知識。新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也影響到餐飲業的發展與更新。比如:①.掌握收銀臺的電腦控制點菜技術②.熟練掌握現代廚房的組合配置及物質能源的管理;③.熟練掌握采購與庫房的管理;④.整個酒樓、餐廳毛利、純利、收支的掌握;⑤.餐廳服務與廚師素質提高的管理。為名廚壹定要具備以上的綜合管理素質,與餐飲主管密切配合,才能使整個酒樓,餐廳更健康的發展.
3 學會理財。
壹個名廚除了精通以上兩項業務外,還要懂管理、能經營,必須會為酒樓、餐廳精打細算。比如從增收節支、開源節流,以增加酒樓、餐廳利潤為目的,增加新項目,開發新品格,利用節假日推銷產品擴大銷售量,達到增加酒樓、餐廳收入的目標。還要會制定出嚴密、完整的操作程序和成本控制措施,並加以監督執行,從而提高酒樓、餐廳盈利能力。
四、提高廚師的素質的途徑
(壹)、紮實基本功和提高烹飪技藝
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壹場空。”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廚師是技術人員,其中有刀工、配菜、火候、原料、漲發等多項專業基本技能,必需具在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將原料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加工、改刀、配菜、烹調。如果基本功不紮實就不可能烹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點。
另外,除了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外,還要有高超的烹飪技藝。所謂“賣什麽,吆喝什麽。”作為現代廚師,如果沒有幾道“絕活”,就很難得到食客的滿意,食客不滿意也就無法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廚師很快就會面臨失業,這是相互關連的。所以作為現代廚師提高基本功水平和自身的烹飪技藝是相當重要的。
(二)、博學烹飪文化知識
因為中國歷史的種種原因,傳統學廚人員大多因家裏窮,吃不上飯,才開始到飯館打雜學藝的,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甚至從未讀過書,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他們學廚基本上是以師帶徒的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烹飪的快速發展。而現代社會飛速前進,對傳統烹飪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壹定文化知識,就無法利用現代媒體,如報刊、雜誌、互聯網等傳播方式快速補充知識,也可以說沒有文化知識必將被社會淘汰,這是不爭的實事。所以,作為現代廚師不僅要從師傅那裏學到技術,還要多學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懂得與烹飪有關的原料學、營養學、烹飪化學、烹飪美學等等。只有這樣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競爭力。
(三)、提高廚師超強的創新意識
廚師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創新呢?我想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壹是觀念創新,二是廚藝創新。
觀念創新是最難的壹種,因為舊的操廚觀念是經歷數千年積累形成的,它有壹定的繼承性和普遍性,現在已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創造力和思維的產生,並制約了對新形勢的判斷能力和接受能力。觀念的落後同時也限制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所以做為現代廚師必須要打破舊的觀念,對任何事物都要抱著去粗取精,開拓創新的精神,要與時俱進,否則,必然會被社會和歷史淘汰。
傳統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壹招鮮,吃遍天”已無法適應現代餐飲業。壹個再好的品種,只能適應當時,如果長期不變,必然會使人們產生厭倦,從而影響到企業發展。因為現在的餐飲業已從傳統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從過去的食品決定客人變為現在的客人決定食品,這是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那麽就要求我們新時代的廚師在烹飪原料、制做工藝、口味形狀,就餐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只有具備敢於創新的思想,廚藝才會進步,企業才會發展,國家才能繁榮富強。所以,創新是廚師的生命,發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四)、加強廚師相互協作的精神
做為現代職業廚師,壹定要樹立虛心好學,團結協作的精神。因為壹個人不可能什麽都會,任何事情都比別人高明。就拿酒店來說,有配菜的、有炒菜的、有端菜的、有服務的、有收銀的、有打掃衛生的,如果大家不團結協作,即使妳的水平再高,壹個人也不可能幹完所有的工作。所以,樹立團隊意識和相互協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飲食離不開烹飪,烹飪則離不開廚師,敬業名廚是餐飲業發展的潛力和動力。作為職業廚師要想成為大廚、名廚,獲得社會的承認,就要不斷的鉆研業務技術,學習充實豐富自己,樹立競爭意識,風險意識,拼搏精神,掌握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從而獲得社會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