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與餃子,江南人愛吃的大都是餛飩。魚米之鄉食材豐富;蘇州人講究不時不食,唯獨壹碗餛飩四季都不能缺。甚至可以說,餛飩的地位和蘇式面不相上下。
蘇州人有多熱愛餛飩?光是種類就能分出好幾種,吃法又可以分成好幾種。
提到泡泡餛飩,就是好吃又有趣。
也有來蘇的外地人不喜歡吃,調侃的說,泡泡小餛飩的肉餡太少,賣20年豬也就受點皮外傷。
泡泡餛飩,吃的就是浸潤了湯汁的餛飩皮啊。皮壹定要薄,壹般人很難做出來薄如蟬翼,所以是很考驗手上按壓功夫的,按重了,容易破;按輕了,浮不起來。
餛飩湯也有考究,要加壹點豬油,提鮮提色,湊到嘴邊就可以聞到香氣。
當然要想吃肉,可以吃大餛飩啊,每個大餛飩半個拳頭大,足以管夠!
大餛飩的重點就在葷素搭配的餡兒,蘇州人最愛的大概就是薺菜鮮肉了,還有夏日才有的扁尖餛飩,咬壹口脆脆的很有嚼頭。
餡的基本材料:肉末,雞蛋,蝦泥,也可加入雞脯肉米,榨菜切碎,調料醬油,鹽,糖 胡椒粉等等。順勢攪拌成濃稠合適。
蔬菜加入後就可成為各種名稱:
菜肉餡:焯水後的青菜切細
薺菜餡,芹菜餡,扁尖餡等等很少有放玉米粒之類的。
說到鮮當屬特殊季節的刀魚餛飩,那是高級餛飩。
刀魚釘在竹子枕板上蒸熟後 用刀輕輕把肉剔下再剁成魚糜和與少許雞脯肉米,不用壹顆味精,也能鮮掉眉毛。
就連徐霞客吃完都大贊:“天下第壹鮮味。
那是長江邊的特色。我們訂壹客12個是120元。因為刀魚是鹹水與淡水交界處的回溯產品,目前無法人工飼養,所以非常少。
蘇州三蝦面同樣是時令特色-但是蝦就比較容易搞到。
喜歡去吃壹碗雞絲餛飩,湯料清澈,氣質和水軟風輕的蘇州相得益彰。
蘇州的大餛飩,千變萬化,既可以做湯,也能幹拌,這不到了夏天,幹拌的更是受歡迎,誰沒去過矮腳樓吃過壹碗涼拌餛飩呢~
搭配胡蘿蔔絲、黃瓜絲和香菜,淋上特制的醬拌料,壹口滋味上天。
當然如果出門作為午餐晚餐特色小吃也是非常好的。我就經常這樣做。健康衛生方便。
煎餛飩,也是蘇州家裏的特色,包多了,把餛飩?下水煮好攤開涼後,早上起來放點油煎制底面焦黃,蘸上醋和醬油或壹點辣醬就是配粥或蘇式泡飯的佐料。
大餛飩重餡料,小餛飩品湯,而說到小餛飩,常熟的縐紗餛飩必須榜上有名。
縐紗餛飩皮薄如蟬翼,透似輕紗,細膩的肉蘸著輕紗似的皮便黏住了,煮熟後可以清晰的看到裏面的肉,吹彈可破。
在江蘇吃餛飩,蘇州絕對第壹!
說了這麽多,真的餓到不行了
熟知的蘇州黃天源 綠楊餛飩都是特別讓人喜歡。勞動路上217 餛飩的筍幹肉餛飩;他家用泰康辣醬油(很少有人知道);還有他家的糍毛團……有鴨蛋黃?糯米飯團 吃了就不會忘。
還有樂惠、隨柳居、矮腳樓、陳記...
明早去,每個口味都來壹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