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2021年溫州甌菜十大系列菜火爆出爐

2021年溫州甌菜十大系列菜火爆出爐

2021年為推動“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建設溫州將舉辦“百縣千碗·甌菜十大系列菜”評選活動,這些美食看得讓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壹起來看看都選出了哪些美味佳肴吧!

為推動“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建設,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溫州市飯店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承辦的2021年“百縣千碗·甌菜十大系列菜”評選活動,經各縣(市、區)前期推選申報和現場專家評選,選出2021年度“甌菜十大名熱菜”“甌菜十大名冷盤”“甌菜十大名小吃”“甌菜十大名點”和“甌菜十大時尚菜”。

甌菜十大名熱菜

01、三絲敲魚

溫州民間傳統佳肴,相傳已有百余年歷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過節、親朋相聚,常以敲魚款待客人。恰如其分的材料配比,厚薄均勻、薄如蟬翼才是這道菜的魅力。用雞脯、火腿、香菇“三絲”加高湯、敲魚烹制而成的“三絲敲魚”是甌菜中著名菜品之壹,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色澤調和,薄如蟬翼的敲魚片呈半透明狀,入口的彈牙感讓人回味無窮。

02、蔥油黃魚

“無黃魚不成宴”。對溫州人來說黃魚是任何酒席宴席上都不可或缺的壹道菜品。新鮮大黃魚上鍋蒸熟後,用醬油、白糖、料酒調制醬汁。魚身覆以蔥花、姜絲。再澆上熱油。此菜魚嫩蔥香,調味淡雅,本味突出。

03、芙蓉_蠓

_蠓,是青蟹的溫州方言叫法。以鮮活_蠓為主料,雞蛋為輔料,加高湯、紹酒、精鹽、味精、熟豬油等調味品。此菜形狀完整,蟹殼色紅油潤,蟹肉潔白鮮嫩,襯以黃色的雞蛋,互相映襯,色味俱佳。

04、石斛燒老鴨

樂清市雁蕩、大荊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石斛生長,石斛微寒味甘,它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鴨子肉較為清涼降燥,但又營養豐富,適宜“涼補”,結合了兩者的石斛燉老鴨是壹種食療湯,湯水清而不淡,補而不燥,具有補血養氣、滋陰清熱、調理身體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05、網潮跳魚

跳魚又名彈塗魚,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網潮又叫望潮,口感鮮嫩。看似家常的燒制,也有小手法,這網潮在烹制過程中要在大理石上反復摔打燒出來才會脆嫩。

06、永嘉田魚

永嘉縣稻田養魚歷史悠久,據楠溪民間傳說:三國孫權統治江東時,永嘉的先民就開始養田魚了。由此可見永嘉養田魚已有壹千七百多年歷史。永嘉田魚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魚鱗片很軟,而且有嚼勁,沒有魚腥味,保留魚鱗也是以田魚為食材的菜肴特色。此外,田魚還是藥用魚類之壹,能利尿、消腫。

07、伯溫豬腳

豬蹄營養豐富,味道可口。它不僅是常用菜肴,而且還是滋補佳品。性平,味甘鹹;具有補鈣、美容、養顏、通筋、補虛弱,填腎精,健腰膝等功能。

08、姜酒海蜇血

蒼南菜中,姜酒味重,是其鮮明特色。姜酒海蜇血,酒味濃,略帶酸,還有壹股生姜的辣味。海蜇血入口,軟滑鮮美,再夾上湯中的芹菜壹起細嚼,特有的海鮮味更濃。

09、江蟹炒年糕

江蟹是溫州方言中對梭子蟹的特指,江蟹炒年糕,年糕本身就是非常的軟糯而且有獨特的香味,當年糕和江蟹壹起烹煮的時候,年糕能夠吸收江蟹的味道,而江蟹也能夠綜合年糕獨特的香味,二者結合起來味道更加的鮮美。

10、酒燉河鰻

酒燉河鰻作為壹道溫州人熟知的養生膳食,經常在酒桌上能看到這道菜的身影。鰻魚富含膠原蛋白,搭配黃酒,酒香濃郁,口感鮮嫩到心窩裏。

甌菜十大名冷盤

01、溫州魚餅

溫州魚餅是溫州傳統民間特產,以東海的_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采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制而成。溫州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豐富,即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02、溫州鴨舌

鴨舌是溫州傳統特產,可作為宴席中的冷菜,亦可作為小吃零食。壹般將新鮮鴨舌添加調料經過鹵、蒸等工序精致而成。精心鹵制後的鴨舌,風至半幹,入口細嚼,略帶韌性,滿口留香,在溫州更是有了“無舌不成宴”的說法。

03、溫州江蟹生

多年來,外地食客來溫州要闖“美食關”,第壹關肯定是吃江蟹生。廚師嫻熟地將新鮮的螃蟹外在部分洗凈,剝開蓋子,將蟹腳和身體切成壹指大小,用清水浸泡洗凈然後倒出,隨後放入姜絲、蒜末、醋、鹽、糖等輔助調料,接下來只需等待這道美味的“熟成”。每個廚師在材料的選擇和佐料的比例上,均會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才有了所謂的“獨家配方”,同壹道菜吃起來的口感也是完全不壹樣的。

04、永強泥蒜凍

精選永強地區泥蒜,制作時不放任何凍粉、魚粉,用泥蒜本身的膠原蛋白制作而成,成品入口即化,原汁原味,若是蘸些溫州人最愛的醬油醋,味道就更加鮮美可口。

05、涼拌羊棲菜

羊棲菜又名海大麥,屬馬尾藻科暖溫帶性海藻,肉質肥厚多汁,營養豐富,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有“海裏人參”的美譽。

06、鰻鯗

洞頭洋盛產海鰻,生產方式有釣捕和網捕兩種,以釣捕的海鰻為佳。剖曬後的海鰻稱鰻鯗,以冬至後加工的為上品,不易泛黃變質,脆鮮可口。溫州壹帶過年習俗,有“沒有鰻鯗不算過年”壹說,所品嘗的優質鰻鯗大多出自洞頭。

07、瑞安紮羊

瑞安紮羊,讓無數去過瑞安的食客牢牢記住了這道特色菜。在溫州本地菜系中,罕有用羊肉做冷盤,唯獨在瑞安的大小宴席上,將紮羊切片擺盤,別有風味。

08、盤菜生

盤菜生,應該叫“盤菜泡菜”,是溫州當地壹道特色冷食。盤菜被切“百刀”,連接卻絕對完整;刀痕累累、縱橫交錯,間縫僅1~2毫米,而無壹切斷之處。潔白如冰雪,酷似壹只燕窩,食不需刀刃,壹撕即可入口。拌上醬油,再滴幾滴麻油,其香其脆,別有風味。

09、溫州燒鵝

和別的地方燒鵝不同,溫州燒鵝追求的是壹種獨特的甘香。與廣東燒鵝的肥膩比起來,溫州燒鵝真的要算比較清淡。燒鵝的表皮烤到油脂分離,只留下壹層薄薄的脆香,皮下脂肪壹半混入汁水棄走,壹半滲入鵝肉更加滑嫩。而腌制的醬料壹點也不喧賓奪主,吃起來是滿口鵝肉的清香。

10、溫州鹵味

利用香料增香、去腥、解膩、排毒、驅寒,在我國飲食史上早有記載。而溫州鹵味的歷史亦源遠流長,鹵雞、鹵鵪鶉、鹵肫肝、鹵豬臟、田雞、五香豆腐幹、鹵面筋、鹵肉、鹵牛肚、五香牛肉等歷來都是溫州人餐桌上的美食佳肴。

甌菜十大名小吃

01、溫州餛飩

和全國各地餛飩兄弟比起來,溫州餛飩的特點在於:皮薄如紙,包的時候要留壹點縫隙,這樣煮好以後,壹個個充氣漲開如同小氣球。餛飩的餡料選用新鮮的豬腿肉,配以紫菜、榨菜、蛋絲、現做的生燙肉、香菇、肉松、本地的新鮮小蔥和菠菜以及浸酒蝦米,湯清味鮮,柔滑爽口。

02、溫州魚丸

溫州魚丸是溫州的地方名小吃,與各地的魚丸都有所不同,外形為不規則的條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魚丸以新鮮的_魚肉為主料,挑去魚刺後切成細條,用刀刮成魚茸,用酒、鹽和味精浸漬片刻,加白澱粉拌入姜絲蔥末均勻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魚肉彈性十足。

03、豬臟粉

溫州豬臟粉是少有的壹種能兼任正餐、點心和宵夜的地方美食之壹。主要由豬腸、鴨血、粉幹等配料制成。豬腸的酥嫩,湯汁的鮮美,豬血的香滑,粉幹的柔韌,吸引著壹撥又壹撥的食客。

04、溫州糯米飯

“溫州糯米飯”俗名炊飯,是溫州人最熟悉的早餐。溫州糯米飯主要由糯米飯、香菇肉末湯、細碎的油條構成。清晨,天微亮,小攤主們便開始蒸糯米,熬肉湯,炸油條,煮豆漿。趕著給上學的孩子,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帶壹碗外賣,便開啟忙碌的壹天。

05、姜酒素面

溫州素面細若絲,浸泡在加了黃酒的湯裏,蝦米、香菇、肉絲、菠菜,上面蓋上壹個金燦燦的煎蛋,這就是最具溫州特色的素面湯。

06、姜絲貓耳朵

以番薯粉、番薯為主料,花生、芝麻、紅糖、姜絲為輔料制作的甜點,是洞頭歷史最為悠久的特色小吃。洞頭多山坡地,出產番薯;氣候潮濕,風寒病多發。這種甜食,用本地產品,針對本地人體質而制作。煮熟後,外皮微韌,內餡香脆,清湯滋甜,三者相得益彰,既有嚼頭又能回味。尤其是漁民,經風歷浪歸來,吃上壹碗熱騰騰、香噴噴、甜滋滋的貓耳朵,身暖心更暖。

07、清江三鮮面

清江三鮮面註重的是味道,因此從選料到加工都很講究,將生姜剁末與雞蛋混合放入熱油中炒碎起鍋,再將跳魚、瘦肉、牡蠣等放入鍋內炒後加水燒湯,最後放入姜末雞蛋以及粉幹或者面條和新鮮菜葉以及蔥段。

08、騰蛟五香幹

騰蛟五香幹手藝已有百年傳承歷史,從泡豆、磨豆、煮豆、過濾、成形、擠壓、手壓、手包,到最後調味,壹***要十幾道工序。其中,成形和調味最關鍵。經過3個多小時的制作,壹鍋色、香、味俱全的五香幹出爐。騰蛟五香幹呈醬紫色,清香而不膩味味香、有韌勁、嚼頭好,而且斷裂後馬上重新對接就能黏上,其香味猶如天生,恰到好處,沁人心脾。

09、溫州炒粉幹

溫州人的粉幹,就是全國其他地方叫米粉的東西。但溫州粉幹種類繁多,有粗中細之分,粗粉壹般拿去做豬臟粉了,而中細粉,大多會拿去炒。溫州炒粉幹還分很多流派,市區傳統的炒粉,壹般是中粗粉,配以綠豆芽和洋蔥瘦肉,豬油炒。而平陽壹帶的則是細粉,配包菜雞蛋瘦肉。樂清壹帶的炒法,則要加入各種海鮮。所以在溫州吃炒粉幹,會吃到很多種風格,口感各不相同。

10、溫州膠凍

膠凍是溫州特色的小吃。多以黃魚膠或_魚膠為原料,加水煮化成薄漿狀後,自然冷卻而成“膠凍”。切成小塊或小條狀,加醬油、米醋、麻油、味精攪拌後即可食用,外形晶瑩剔透,口感清涼。

甌菜十大名點

01、永興九層糕

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蒼南沿海地區壹種傳統的特色糕點小吃之壹。古書雲,天地之至數,始於壹終於九焉。認為九乃是最高數,九九歸壹,壹即是最大數也表示多,九層糕名意為多層糕,多重糕,故民間稱為九層糕實九層或壹十壹層,應長長久久永永遠遠之意。

02、豬油糕

溫州豬油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誌》稱其為“吳中佳制”。溫州豬油糕,是由_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團,放在豬油裏煎到外皮稍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後用粽子葉包著,入口油而不膩。豬油糕簡單而古樸,為壹代代的溫州人所喜愛。

03、燈盞糕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壹,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壹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面粉,包裹蘿蔔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04、錦粉餃

錦粉餃又稱山粉餃,是浙江永嘉楠溪江壹帶的特產小吃。錦粉餃是將芋仔煮熟後剝皮,拌山粉(番薯粉)摻揉均勻。以盤菜、碎肉、冬筍、豆腐等作餡,包成三角形(或半月形),蒸熟存放,吃時再煮熱加佐料,為冬至、春節或平時待客食品。

05、松糕

松糕是溫州各地民間訂婚、結婚、喬遷等喜事分送給親戚的伴手禮,是中華名小吃。溫州松糕又以市區小南門矮人松糕最為聞名,選用當年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豬臀尖肥肉丁、桂花和白糖,再炊熟切塊。松糕趁熱吃時甜蜜糯軟,稍涼時再吃更有韌勁,且越發的香。

06、麻巧

麻巧原名巧食,源自農歷七月初七民間婦女向織女星“乞巧”的風俗。麻巧采用優質面粉、蔗糖、豬油、食鹽、蘇打等原輔料,經調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在溫州,歷來有七夕送巧食的傳統,酥酥脆脆帶芝麻的舌形糕餅麻巧作為七夕的傳統食品,是好幾代人的味蕾記憶。

07、橋墩月餅

橋墩月餅是浙江溫州蒼南地區的傳統名小吃,以其產地蒼南縣橋墩鎮而得名。這種餅大如盤的月餅,有著大團圓的美好寓意,也是溫州人中秋節標配的月餅!其做法也堪稱當地壹絕,用料選材相當考究,工藝也相對復雜,主要原料有:精面粉,花生,芝麻,桂圓,白糖,植物油,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紅瓜,蔥,果脯等優質原料精致而成的本地特色月餅。

08、永嘉麥餅

永嘉麥餅原出永嘉沙頭。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此地麥餅別有風味。往來旅人常備為幹糧。壹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壹個雞蛋、壹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磷蝦、味精。包攏後,用木槌捶成扁圓形,入在平底鐵煎至兩面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食之松脆,噴香,堪稱美食。

09、瑞安雙炊糕

雙炊糕是瑞安的特產。雙炊糕的特點是∶細、軟、韌、香、甜。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紅糖拌勻過篩,撒上桂花,成型切塊,經兩番炊制而成。捏壹塊雙炊糕,入口,糯米的細膩軟韌配上白糖香甜的味道,在嘴裏化開,壹塊絕對不過癮。

10、粳米_兒

粳米_兒分鹹_兒和甜_兒。甜_兒制作簡單,米粉加紅糖或包糖餡制成。鹹_兒由豆腐幹、豬肉、鹹菜、筍、大蒜等做餡,整個制作過程分揉粉、切顆、做鬥、裝餡、合邊、成型等步驟。

甌菜十大時尚菜

01、榴蓮雞

02、魚丸魚頭煲

03、明火黃魚

04、泡菜蒸江蟹

05、野生泥蒜燒手工面

06、筒骨海蜇血

07、酒糟竹筍

08、糯米山藥

09、姜酒花蛤

10、乳香蝴蝶骨

溫州位於浙江東南沿海,氣候溫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壹座擁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素以“東甌名鎮”而著稱,簡稱“甌”。

溫州菜稱之為甌菜,積澱了幾千年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溫州是我國著名的僑鄉,甌菜在原材料的選用上不再局限於本地食材,引進國外的食材相當普遍。三文魚、牛排、生蠔、鵝肥肝、西班牙火腿?幾乎全世界山珍海味都匯聚在溫州,讓人們享盡口福。

甌菜作為壹個獨立的菜系,有其自身獨特的特色。光是烹調方法就有三十多種、已列入《中國菜譜》的名菜有四十六個,各種甌菜更是多達二百多種,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甌菜體系。

甌菜制作以海鮮入饌為主,選料精細、講究鮮活,口味清淡、輕油薄芡,重刀工、自然美,口感柔滑,別具壹格。溫州各地還不斷挖掘地方特色,發揮匠心精神,溫州餛飩、蒼南肉燕等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增添了溫州美食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