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忙碌的生活讓人們的壓力是越來越大,常會感到疲勞、低落,此時最簡單的解壓方法就是:吃!
似乎沒有美食解決不了的難題,但這些食物非但不減壓,反而還會損害健康。
這些食物,越吃越emo
1、瘋吃甜食
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從甜食中尋求快樂。在甜點下肚的那壹刻,幸福感和快樂油然而生,壓力和煩惱消失不見。
但可能出乎妳的意料的是,吃糖過多反而有可能讓妳更加“emo”。甜食可以被看作是壹種暫時的麻醉,可以在短時間內給我們帶來快樂;但從長期看,它會降低人體的抗壓能力,降低神經系統的調控能力,反而不利於情緒緩解。
醫生建議最好平時減少吃甜食次數,每周不超過兩次。
2、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大腦、神經最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果主食吃太少,大腦和神經系統缺乏充足的能量,就容易讓人乏力、情緒不佳。
另外,主食吃太少,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體內儲存的糖原被快速耗盡,會導致水分丟失,蛋白質、脂肪分解,人體易出現肌肉酸痛、無力等癥狀。
但也要註意的是,我們要盡量選擇那些需要比較長時間消化吸收的谷物、麥片和水果,因為它們可以使血糖長時間維持在壹定的濃度上,讓人們的心情穩定而愉快。
醫生建議吃主食時,把至少1/3的精白米面用全谷物、雜豆代替。粗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保持餐後血糖平穩緩慢地升高,避免胰島素水平過高。
3、吃太油膩當大量脂肪進入小腸後,會導致小腸分泌的膽囊收縮素增加,進而促生困意。醫生建議日常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5~30克。每次高脂飲食後最好吃幾天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脂堆積,減輕身體各器官的負擔。還可以換更健康的烹飪方式,比如將油炸、燒烤改為清燉、蒸煮等。
如何把壓力“吃”沒?
比起那些燒烤、炸雞、小蛋糕,妳的身體更需要以下“解壓食物”:
1、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壹***有8種,其中調節情緒功能的是維生素B1、B6和B12,而神經系統的活動是高度依賴維生素B1的。
當身體中缺乏維生素B1時,最明顯的反應就是得腳氣,但妳不知道的是,妳也有可能會因為缺乏維生素B而疲乏無力、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有些人還會出現情緒沮喪、反應遲鈍等癥狀。
但由於B族維生素溶於水,很容易被代謝,在體內幾乎無法長時間蓄積,所以我們建議必須每日補充紫米、蕎麥、紅豆等雜糧,小油菜等綠葉蔬菜,奶制品、蛋類等食物。
2、鎂元素
鎂是壹種能夠幫助對抗壓力的營養素,攝入豐富的鎂能夠減少壓力激素的過度分泌,因此鎂也有“抗壓力營養素”的稱號。
而鎂元素攝入不足會使神經細胞易受刺激、情緒不穩,引發惡心、焦慮、失眠等不適。
我們建議平時可多吃綠葉菜、粗糧、堅果、牛奶等含鎂量豐富的食物。其中,綠葉菜顏色越綠,含鎂越多。
3、鐵元素
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鐵的攝入有助人體恢復精力和元氣。
豬肝、雞肉、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中富含血紅素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補鐵的同時要多吃花椰菜、彩椒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促進鐵的吸收利用。
4、鋅元素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壹項對比試驗發現,補鋅能有助緩解抑郁情緒。
花生、核桃、開心果等堅果類食物是“補鋅”好幫手,牡蠣等貝殼類海產品、動物肝臟、瘦肉中鋅含量也較高,可適量食用。
需要註意的是,堅果中脂肪含量較高,每天食用最好別超過壹小把;有口腔潰瘍、腹瀉、消化道急性感染等癥狀的人不宜吃堅果。
科學依據顯示,我們吃飯的時候攝入的多巴胺、維生素、鎂、碳水化合物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調節情緒,因此那些暴飲暴食來宣泄的社畜、或者靠節食減肥的姐妹壹定要註意:
食物從來不僅僅是飽腹的工具,它更是情感的媒介和出口。
美好的生活就藏在壹鍋壹器,壹頓頓可口的飯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