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為什麽不是冷鍋的卻要叫它冷鍋魚?

為什麽不是冷鍋的卻要叫它冷鍋魚?

原料:魚,幹辣椒(2-4兩,依據吃辣能力而定,不能太少),郫縣豆瓣(2-3兩,豆瓣質量要好,壹定要香,切碎),花椒(壹把),蒜(切塊),姜片,大蔥(切段),香芹(切段),四川泡青菜,蒜苗(切段)

做法:1、將油燒熱,油大約要壹斤左右,油量壹定要大

2、油溫度稍冷卻壹點放入切碎的豆瓣醬,小火翻炒

3、至油上色後將幹辣椒,花椒,蒜,姜片,大蔥,壹並倒入鍋內中火翻炒幾分鐘後,再放入切好的四川泡菜翻炒。

4、有香味後加水(最好是骨頭湯)熬煮,依據口味加鹽,三勺左右(豆瓣與泡菜是有鹽味的,可以邊加邊嘗嘛,不要放太多了,覺得淡了再加好了),同時加適量雞精,煮十五分鐘左右。煮好後,最好關火讓其冷卻,這樣味道會在湯裏浸得更重。

5、用蛋清及少量芡調好魚片。待鍋再度燒開後,先放入魚頭魚骨,最後放入魚片,魚片變色後,即關火,並放入香芹蒜苗等。

這樣壹鍋冷鍋魚就算做好了,吃完魚之後,這壹鍋還可以重復使用幾次,可以煮什麽黃辣丁啦,鱔魚啦,腰片啦,呵,這都是成都愛吃的東西。確實,這壹鍋湯料可以依據喜好煮什麽都好啦,喜歡吃魚的就吃他個三五天也沒問題的

若是愛吃辣的,可以在第四步時再放入壹些辣椒面,這樣不光口感更辣,色調也會更加鮮壹些。

資料:

冷鍋魚其實是火鍋的壹種新食法,由於其端上桌之前已將魚加工好,並放入鍋底中,魚在端上桌時即可食用;魚吃完後,可將鍋底加熱繼續燙食其他菜品,冷鍋既保持了魚的鮮嫩度,又可燙其他菜,可謂“壹鍋兩吃”。據介紹,冷鍋魚是由美食家蘇東坡發明的。冷鍋魚以前是農村的下裏巴人吃的,裏面煲的主要是動物的內臟,而達官貴人要吃魚火鍋就要到江舫上吃新鮮打上來的魚。

但蘇東坡覺得火鍋的吃法太燥,就吩咐船上廚子用火鍋料做佐料,將魚通過爆、炒、燜、熬等工序,先後放入各種佐料;魚烹調好後才連火鍋料壹起裝鍋,端上桌時,魚已烹熟,鍋卻還是冷的。這種新法火鍋魚使蘇東坡的朋友王道矩吃得贊不絕口。吃完後,蘇東坡說:“這道菜跟火鍋最大不同就是菜端上來鍋還是冷的,就叫‘冷鍋魚’吧。”於是冷鍋魚就這樣流傳開來。

冷鍋魚選料非常重要,是精選長江上遊無汙染水域的花鰱魚,均系當年所產,體重嚴格控制在900~1250克左右,這樣的魚肉質細嫩,吃起來口感特別好。另外,由於鮮花鰱魚富含人體必備的脂肪酸、卵磷脂及多種微量元素,必須采用傳統制作工藝才能更完整保持這種營養。

而冷鍋魚最重要的是其調料,現場將魚分步宰殺後,用20多種原料秘制成大料,然後再配以各種鮮料如姜蔥等,單鍋單鍋地現炒而成。據說,由於各種味型的有效融合,這就保證了冷鍋魚“麻、辣、鮮、香、嫩”的特點。而此魚在出桌時,用壹個特制的鐵鍋盛裝。妳可以選擇麻辣或是酸湯,也可以選擇鴛鴦湯。這些經過特殊處理的魚,吃起來層次分明、不腥不燥、入口滑嫩、回味悠長,被稱為“巴渝第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