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VS無限挑戰第壹季
非正式會談與非首腦會談
花兒與少年VS花妹妹
偶像來了VS英雄。
妳好,四大著名助理VS大型全國脫口秀
……
韓國方面指責這些抄襲者已經不是壹天兩天了。在此之前,有韓國網友諷刺道——
後來,壹家電視臺親自下場譴責此事。
KBS正式列出涉嫌抄襲《妳好》的“四大名助”
▽
現在,這份不良記錄清單可能需要補充:湖南衛視即將在第三季度播出的《中餐廳》被指控抄襲韓國tvN電視臺的《尹飯堂》。
《尹飯堂》今年5月剛剛結束,該節目由幾位在巴厘島經營韓國餐廳的明星設定。“中餐廳”的設置,簡單來說就是把“韓式”變成“中式”—
在客人設置方面,尹食堂的配置是70歲老板娘+中年男高管+幫廚師的小姐姐+當爺爺的小服務員的組合,而中餐廳幾乎是復制的。
因為《銀飯堂》播出時很受歡迎,收視率高達14.1%。因此,當中國高度相似的山寨版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在韓國互聯網上引發了爭議。tvN電視臺CJ E&的母公司;m也很快表示《尹食堂》沒有向任何國家出口版權。
尹食堂的總制片人PD這兩天也回應說:節目的版權並不貴,但我仍然想購買正版產品。
更尷尬的是,羅PD還表示,買下版權後,尹食堂會教更詳細的制作流程,“我們會提供各種服務”。
相反,被剽竊的人恭敬地說,我希望您能購買版權,我們將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這叫什麽?不要談論喜歡韓綜的中國球迷。任何有壹點版權意識的中國觀眾都不能失去這個人。
而且抄襲不僅是原則問題,也是水土不服的頑疾——抄不好。
這次要復制的尹飯堂有壹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因為它背後的男人是韓國綜藝界的國寶羅英石。
熟悉韓綜的人都知道,綜藝節目背後真正的大老板是節目導演。從創作構思到制作團隊組建、現場拍攝、後期剪輯制作,都離不開PD的指揮。可以說,PD就像壹個交響樂團的作曲家和指揮,壹個優秀的PD就像壹個點石成金的魔術師。
這是韓國綜藝節目非常成熟的運營體系,也是國內綜藝節目不可復制的核心。
醜陋的中年男人羅英石創作了壹系列戶外綜藝《2天1夜》、壹系列旅遊綜藝《花樣年華》和壹系列烹飪綜藝《三小時三餐》,這些都是在韓國擁有壓倒性人氣的現象級綜藝節目,在中國觀眾中的評分也高得驚人,均為9分+。
去年,羅英石在韓國娛樂圈權力人物評選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宋仲基、《太陽的後裔》的編劇金恩淑和主持人俞在石。作為壹個幕後人物,他的影響力和聲譽可想而知。
在制作了幾次收視率高達40%的《兩天65438+零夜》後,羅英石被稱為“支持KBS電視臺的人”。據報道,tvN電視臺在2013年花費了30億韓元(2000萬軟妹幣),並承諾給他的制作團隊很多喘息的機會,成功挖來了羅英石並開始了綜藝開掛之路。
那麽羅英石贏得了什麽?
不太熟悉韓綜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韓綜主要是壹個跑男或對這個主題競技節目的無限挑戰。他們知道韓國人特別擅長設計搞笑的遊戲環節和找梗,他們的綜藝感很強。每個人都充滿了噪音和歡樂,感官刺激強烈。
然而,羅英石的代表作品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大量人為的設計環節,像送野人壹樣把客人扔進鄉村/野外,去,做飯/旅行。
例如,極其簡單的“三小時三餐”由壹只狗、壹只羊、壹間平房和兩塊農田組成,客人必須在這裏做飯壹年...
聽著,我不想打開它,是嗎是的,連客人自己都受不了。每壹個來看節目的嘉賓都忍不住吐槽:這麽無聊的節目還有人看嗎...
第壹季的主持人李瑞鎮聽到這個節目的想法時,簡直崩潰了:我會認真地讓這個節目死掉。
李勝基來的時候,他在收割高粱時也在想:幹農活夠嗎?妳不需要別的東西嗎?
剛開始最近大熱的“尹食堂”,大家都不知所措。jpg:這到底是什麽?
然而,《鵝》這檔連嘉賓自己都擔心的節目收視率很高,所有嘉賓都被狠狠打臉。
這樣壹個優質(遼)公園(曹)的設置取決於羅PD的金主。作為韓國旅遊綜藝節目的開創者和美食綜藝節目的鐵桿制作人,他就是有壹種神奇的力量,可以把平淡的劈柴、種田、做飯和看風景變得有趣,觀眾哭了又哭。我可以看壹年。
而這種“有趣”滲透著許多不可言說的細節,也悄然折射出中國抄襲這些節目時不同的制作理念。
比如選角。
國內旅遊類綜藝節目,以《花兒與少年》為例,更註重每壹季嘉賓的流量承載能力。第三季已經完全拋棄了前兩集的老花人設,年輕貌美的小花和小鮮肉壹鍋端。
這也註定了嘉賓之間並不熟悉,彼此之間有壹個磨合的過程。所以節目組會特別關註這個東西,放大某壹部分嘉賓的性格特點,人民群眾喜歡的沖突和眼淚就會產生。
但羅PD喜歡選擇已經有交情的老熟人。例如,《花樣年華非洲》是《請回答1988》中四個大男孩的合集,他們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的茍歡、山雨、阿澤和正風歐巴。
本來大家對劇情還意猶未盡,意外發現阿澤真的是壹個愚蠢的團寵,令人心疼的狗歡真的是壹個穩重負責的老大哥。在突然的場景中抓住妻子的梗也是壹個溫暖的笑話-
劇中的三角戀阿澤贏得了茍歡的好感,茍歡在旅行時給每個人壹張SIM卡,突然嘔吐起來。
▽
另壹個例子是《花樣年華秘魯》中的三個叔叔,他們是20年的老朋友了。多年的相識讓這段旅程變得非常和諧,並擦出了超越普通人際關系的火花。
此外,羅PD作為節目制作的大老板,將把合作的藝人變成朋友,並將繼續友誼,帶著他的老朋友壹起參加幾個不同的綜藝節目,並開發他們不同的亮點。
比如《三小時三餐》的靈魂人物李瑞鎮大叔(就是想毀劇的那個),之前就已經和《花爺爺》中的羅PD合作過了。留學精英樹立的帥大叔,被爺爺輩在各年齡段面前折磨。
後來,壹個偶然的機會,羅在節目中發現了他的烹飪天賦,並開始計劃將他從壹艘賊船上拉下來...
吃了李瑞鎮做的菜後感到震驚的羅警察。
▽
厭倦了在旅遊節目中做飯的李瑞鎮被羅警察局騙來參加真正的烹飪節目。因為關系好,兩人經常上演要錢VS不給錢的拉鋸戰。羅PD經常明目張膽地進入鏡頭,吃客人做的食物。完全沒有違和感,反而家庭成員之間有壹種搞笑的氛圍。
受過高等教育的三代人樹立起來的李瑞鎮,經常不給老熟人壹點面子。
節目組采訪他,問他,這個節目之後,他的生活發生了什麽變化?我更喜歡鄉村生活。我更愛這座城市。
問:聽說以前不好好吃飯?快點回答這個節目,這讓我的生活變得有規律。答:這個節目之後,我每天只吃壹頓飯,我厭倦了。
“毒舌”的人賣得很好,但羅PD對此從未固執過,而是自然地展示了李瑞鎮口是心非、默默幫助大家做好工作的溫柔壹面。
對於其他合作過的藝人,羅PD從不要求節目熱鬧,也從不通過剪輯引出誤會和眼淚。就連參加過節目的藝人私下都說羅PD沒有要求,讓藝人們安安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的節目組對藝人有壹種真正的善意和尊重,而不是把他們當作炒作的工具。
因為羅PD真正擅長的是讓人情味壹點壹點滲透到父母身上。壹句不經意的話可能會觸動人心。
例如,在三個叔叔參加的《花樣年華秘魯》中,盡管他們已經認識了20年,但直到節目中的交心談話,兩個月前戒酒27年的尹尚最近才開始服用抗抑郁藥物來抑制病情。被老朋友說服的殷商開始默默抹眼淚。
也許有時候,因為關系太好,沒有辦法表現出不可言說的東西。壹次普通的旅行可以給妳壹個機會來解開從未展示過的心結。
例如,最近的網絡綜合,《新西遊記》在中國拍攝,姜虎東和恩濟元被分離的大部隊在古城大理。沒想到,在漆黑的古城裏,壹位來自路邊小店的男子主動為他們帶路,這讓他們非常感動。
回到住處,兩人還在追憶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恩情許久。姜虎東還感慨地回憶說,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是這樣壹個存在,他壹言不發地在黑暗中行走。
這些人際交往中的小細節可能很容易被遺忘,但羅PD的鏡頭總能捕捉到這些溫暖並讓觀眾靜靜回味。
他的節目也喜歡在沈默中還原自然之美。比如“三小時三餐”會很關心自己種的莊稼怎麽樣——
他們的小狗也從壹開始的小狗狗變成了小狗媽媽。
每壹次,節目組都會精心制作字幕,告訴觀眾距離上次來這裏已經過去了多少天,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和時間都在靜靜流淌。
羅PD甚至完全不介意與客人“搶鏡”無關的風景和事物,而是將大量的篇幅用於呈現“歲月靜好”—
喵~
經常把喋喋不休的嘉賓變成畫外音,只把自然之美留在屏幕上。事實上,壹碗雞湯是在不知不覺中熬出來的。
簡而言之,羅PD個人風格的溫暖和細膩無法用幾句話來概括,只能用他的粉絲的經典名言來概括:
我沒想到這個人的臉和盤子這麽寬,但他的頭腦令人驚嘆。
而這種近乎任性的個人風格能夠在韓國大獲成功,背後也是有原因的。
壹方面,這肯定與PD自身在開羅的才華分不開。畢竟,他是壹個奇怪的人,當他參加KBS電視臺的考試時,他想出了“請冰箱”的創意原型。
只是因為他的母親抱怨她經常打開冰箱,並被冷凍了很長時間的肉所震驚,他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廚師打開名人和普通人的冰箱門,用有限的食材烹飪。
更重要的是,妳對做這個節目有什麽樣的態度?
在他的自傳中,羅英石談到了他對創新的重視程度——超越了“有趣”和“有意義”的地位。
(來源:羅英石《無論如何競爭還很漫長》)
他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只有足夠新穎的東西才能吸引觀眾擡頭看電視。觀眾是真正的專家。他們只需要十秒鐘就可以判斷某件事情是否值得花時間,而羅英石整個職業生涯都在為這寶貴的十秒鐘而奮鬥。
《我向往的生活》被吐槽:中國人怎麽能用這麽短的桌子吃飯?
▽
與此同時,羅英石可以清楚地篩選出他的計劃中真正重要的內容。每個人都稱贊他的節目總是有恰到好處的剪輯和配樂,但這是他精心選擇能讓觀眾保持關註的內容的結果。
“去掉無聊的部分,讓剩下的部分變得有邏輯”是編輯的要旨。這裏的關鍵點是“如果妳這樣做,有趣的部分會發生什麽?”這裏的有趣並不單純指讓人發笑,而是可以進壹步闡述為“讓觀眾持續關註節目的力量”。壹個關於當明星的笑話很有趣,下雨時前院安靜的風景也是另壹種“樂趣”。像這樣從多個角度思考哪個部分“有趣”並做出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羅英石訪談)
因此,羅英石多年來壹直能夠保持壹貫的個人風格:看到別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覺的東西。他所展現的生活比現實生活更精彩,比壹般的節目更真實。
這就是他所有節目成功的原因:觀眾看到的是若即若離的理想生活,即使他們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他們仍然願意看到那些真實而簡單的美。
更有經驗的粉絲認為,羅英石關心東亞文化的節目壹直有壹個內在邏輯:《花爺爺》和《花姐姐》中嘉賓年齡差的設置會讓人思考傳統的尊卑倫理;《新西遊記》以極大的熱情探索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
韓國綜藝節目以PD為中心的體制很好地保護了這些個人特征。羅英石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的才能和潛力,也使他的金字招牌成為節目質量的保證。
然而,復制韓國綜藝節目的困境是,我們只想搬來輝煌的“手表”,卻沒有條件和能力復制更關鍵的“李”。
如果有人真心想憑良心做壹檔中國綜藝,大環境裏有太多東西幫不了他。
合適的選角?投資人只看重能吸引眼球的小鮮肉。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程序之間可以存在什麽樣的關系鏈絕對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許多沒有多樣性的流量被視為壹個令人絕望的笑話。
創新模式?創新的風險太大了,大家早就學會了打安全牌。爸爸火了的地方都會搞親子節目,極限挑戰火了的地方都會搞競技節目,把六個男人壓在壹起玩遊戲。同樣套路的節目都堆了壹陣子了,現在終於輪到做飯了。妳不知道明年妳將開始搬回什麽。
更不用說羅英石作品中象征性的溫暖和清新了。中國綜藝行業的宗旨是“不撕不綜藝”。沒有人有耐心去挖掘那些平凡卻有趣的微小瞬間,大開大合的沖突才是收視保障。
甚至在偷師事件中,有些人連最起碼的謙遜都沒有——
我們羨慕韓綜的成功,但我們仍然在抄襲鏈接、給人們設置困難、使用廉價過濾器和宣揚雞湯方面拐彎抹角。都是真人秀,卻動不了直擊心底的“真相”。他們沒有推動和鼓勵創新的動力就動不了,也動不了人才先行的創造機制。只有明目張膽的抄襲環境和資本綁架的草率套路還在故步自封。
但是對貓和老虎的拙劣模仿能帶來真正的進步嗎?自欺欺人的“偷”有什麽意義?
點擊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