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壹度的世界杯,不僅是球迷們的狂歡,也是商家賣力促銷的好時候。今年的俄羅斯,在匯集三十二支球隊、迎接數百萬名球迷之余,還收到了壹批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十萬只中國小龍蝦。
小龍蝦(圖片來源:cq.qq.com)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自打小龍蝦變成網紅之後,關於小龍蝦的傳言也屢見不鮮。
1.?小龍蝦太臟,外國人根本不吃?
不光吃,還吃得挺早呢。
我們平常說的小龍蝦,指的是淡水小龍蝦,也就是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原產自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將它當作牛蛙的餌料引進,30年代末,又從日本傳入中國。先是進入南京附近地區,隨後沿著長江流域擴散。
小龍蝦(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小龍蝦雖然引進較晚,不屬於“中國傳統美食”,但是,架不住人民群眾慧眼如炬,發現這玩意兒味道鮮美、營養豐富。60年年代以後,小龍蝦開始走上餐桌;隨後產量激增,1988年,小龍蝦開始出口歐美。[1]
截至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龍蝦出產國,也是當之無愧的最大消費國。[2]
2.?千裏迢迢運到國外,不會壞嗎?
不會。
所謂壞,是由細菌繁殖引起的。小龍蝦“招惹”的細菌,主要有致病性弧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兩類。
金黃色葡萄球菌(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致病性弧菌屬於中度嗜熱菌,喜歡中等程度的高溫,在夏季繁殖很快。壹旦攝入的數目超過安全值(不壹致,大致在100萬左右),便有可能引起胃腸炎等疾病,導致發熱、頭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金黃色葡萄球菌則有兩個最適溫度。37℃是細菌本身的最佳繁殖溫度,21℃是腸毒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6.7℃以下,既不能繁殖也不沒辦法分泌腸毒素。而腸毒素,正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3]
因此,小龍蝦的處理包括兩個環節。以這次出口的小龍蝦為例,首先是清洗、高溫(200℃)加工,殺死絕大多數活的致病菌;接著,低溫急凍(-190℃)。低溫急凍,壹方面可以保護小龍蝦的口感,另壹方面,可以避免腸毒素等毒素的釋放。
3.?小龍蝦會傳播寄生蟲?
要看情況。
小龍蝦身上最常見的寄生蟲,是衛氏並殖吸蟲。因為這種寄生蟲可以在人體內遊走、成蟲主要寄生在肺臟內,所以,俗稱肺吸蟲。
肺吸蟲成蟲[4]
肺吸蟲是壹個特別會“抱大腿”的主兒。其第壹宿主,是某些螺,比如釘螺;接著,它會找上蟹、蛄、小龍蝦等,作為自己的第二宿主;人或其他動物,家豬、野豬、大鼠、小鼠、雞鴨鵝等,食用了第二宿主,便有可能被感染。[5]
所以,小龍蝦既不是唯壹能傳播肺吸蟲的食物,也不是肺吸蟲的主要傳染源。[6]徹底把食物做熟、不飲生水,才永遠是避免寄生蟲感染的第壹原則。
另外,肺吸蟲發病周期很短,如果生食了被汙染的食物,壹般數天到壹個月就會出現急性癥狀,腹痛、腹瀉、食欲減退等。“我去年吃的小龍蝦會不會被汙染了啊”,也是沒必要的擔心。
4.?聽說小龍蝦重金屬汙染很厲害?
並非如此。
野生的小龍蝦,早就不夠人們吃了,現在我們買到的,絕大多數是養殖品。
小龍蝦雖然生存能力很強、富集作用明顯,但畢竟不是蟑螂。小龍蝦的生長、蛻皮、發育、繁殖、斷肢再生,都離不開酶類,而重金屬可抑制小龍蝦相關酶類的活性。[7]
換言之,重金屬汙染,會影響養殖戶的收益。他們會想辦法避免這壹狀況。
從2000年起,我國就把淡水小龍蝦列入了國家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監控計劃,定期、分批抽樣,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除鉛零星有超標樣本外(2001~2002年總超標率為4%,且呈下降趨勢),其余重金屬含量,都不曾超出標準。[3]
當然,重金屬這個事情,說到底還是要看劑量。
以鉛為例,世界衛生組織暫定的建議劑量,是25微克/(公斤體重周)。換句話說,體重65kg的人,每天攝入的鉛,應該在232μg以下;而我國小龍蝦鉛含量的平均檢測值,是0.68mg/kg。再加上小龍蝦出肉率較小,可食用部分不足四分之壹。理論上講,要每天都吃1.4kg以上的小龍蝦,才有可能引起健康問題。
不過,重金屬暴露的閾值,還存在爭議,當然越少越好。研究顯示,重金屬主要存在於小龍蝦的腮部,腹部肌肉中含量最低。所以,實在不放心,只吃蝦仁好了。[8]
5.?吃小龍蝦會得橫紋肌溶解癥?
並沒有明確的證據。
食用小龍蝦後出現的橫紋肌溶解癥,稱之為Haff病。1924年,歐洲第壹次報道了這種疾病,隨後,1932年,瑞典出現了類似病例,美國、巴西、日本等多個地區,都有過零散的報道。其***同特點是:
患者都食用了水產品,如淡水鯧魚、三文魚等;
患者都出現了明顯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
實驗室檢查顯示,患者的肌酸激酶明顯升高。[9]
在國內,南京曾經出現過壹次案例。自2010年7月至9月,***有23位患者被確診為Haff病。盡管如此,這些患者都食用了小龍蝦,但不是所有食用了小龍蝦的顧客都發病,患病率約只有千分之四;[10]其他地方的研究表明,肌酸激酶的數值和小龍蝦的進食量不存在線性關系。[11]這都為尋找病因帶來了困難。
目前認為,Haff病可能跟某種目前尚未檢測出的毒素有關。這種毒素既非小龍蝦獨有,毒力也較弱,壹般預後良好,不會留下後遺癥。
總之,小龍蝦這個東西,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煮,也可以烤。只要來源可靠,徹底做熟,都沒有什麽問題。唯獨不可以把它當作謠言的主角。
-------------------------------
參考文獻
[1]陸劍鋒, 賴年悅, 成永旭. 淡水小龍蝦資源的綜合利用及其開發價值[J]. 農產品加工. 學刊, 2006, 10.
[2]蝦中印鈔機!官方報告:中國去年小龍蝦總產值1466億 產量世界第壹[EB/OL]. [2018-06-15]. /economy/2017_06_13_413065.shtml.
[3]陳秀開. 出口淡水小龍蝦產品風險分析研究[D]. 中國海洋大學, 2004.
[4]陸予雲, 鄺浩成, 沈浩賢等. 廣州北郊衛氏並殖吸蟲超高度疫源地首報[J]. 中人***患病, 2009, 25(6): 602605.
[5]李雍龍. 人體寄生蟲學[M]. 2008.
[6]李友松, 林金祥. 福建省並殖吸蟲病疫區感染率的變化及其原因探討[J]. 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 1999, 12(4): 275277.
[7]張偉妮, 陳欣穎, 黃小紅等. 4 種重金屬離子對克氏原螯蝦 (Procambarus clarkii) NAGase 活力的影響[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12, 18(6): 943947.
[8]吳繼明, 吳婕菲. “小龍蝦”“吐”重金屬真實性的研究[J]. 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 2006, 20(2): 4144.
[9]HUANG X, LI Y, HUANG Q等. A past Haff disease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eating freshwater pomfret in South China[J]. BMC public health, 2013, 13(1): 447.
[10]韓麗嵐, 徐榮靖. 南京 “小龍蝦事件” 調查處理分析[D]. 2012.
[11]劉彩欣, 劉鵬, 王雪倩等. 102 例小龍蝦導致橫紋肌溶解癥患者的流行病學及實驗室特征[J]. 宜春學院學報, 2017, 39(9): 6264.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趙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