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妳的眼睛,滿足妳的胃.美食就是有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壹起來看看地方美食 演講稿 三分鐘5篇,歡迎查閱!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1
去年,舅舅回來的時候,給我做了壹盤“紅石公園”。
那壹天,我在外面寫作業,舅舅卻早早地就開始在廚房裏忙活開了,我忍不住靠了過去。哦,舅舅正在做早飯,我便出去了。
過了壹會兒,我寫完作業了,又靠了過去。咦?舅舅正在切雞翅?切個小口怎能弄開呢?只見舅舅掀開小口,小心翼翼地把壹勺孜然塞了進去。哦,原來如此,我又蹦了出來。
玩了壹會回來,我看見舅舅在切蔥。還順便指揮我:“去幫我倒壹杯可樂。”我心想:舅舅真是,做飯就做飯,倒什麽可樂!卻又想:是老舅想喝吧。便給我倆各倒了壹杯。老舅溫好了鍋,把那杯可樂倒了進去,隨即放上了料好的雞翅。我壹驚: 炒菜 竟然用可樂!老舅昏了頭,把可樂當油倒了?又聽老舅指揮我:“替我把淘好的米燜上吧。”我便半信半疑地照做。
大約半小時後,舅舅叫我,我走過去壹看,簡直驚呆了:鮮艷的雞翅正在那裏神氣活現地“滋滋”冒油,壹陣陣誘人的香味散發出來,叫人垂涎欲滴!
舅舅夾起三塊雞翅,放在盤子裏,並說:“這就是‘暗黑晨料理之紅石公園’!”
我端起盤子,準備開吃,卻又不舍得吃,直到肚子有氣無力地抗議了壹聲,我才舀起壹勺被可樂醬染紅的米飯,送到嘴裏。
霎時,壹股甜甜的香味和著米飯的清香,把舌尖迷得根本無法抗拒!美味被含在嘴裏,壹陣徘徊,才戀戀不舍地咽下去。
再咬壹口雞翅,肉的香濃給了我壹種絕妙的體驗,再加上爆炒後的可樂,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嚼壹嚼,油脂流了壹嘴,令人神思恍惚,仿佛置身於那香濃的世外桃源。
米的清香與肉的鮮嫩交織成了壹道有著絕對誘惑的旋風!那香味使我像壹只餓了十天半個月的小老鼠壹樣瞬間便把飯壹掃而光,直到肚子溜圓還在意猶未盡地舔著盤子。
如今,距離這頓飯已經過去了三年,其間老舅也走了又回來,回來又走了好多次,飽飯也不知道吃過多少,可我還是覺得這壹頓“暗黑晨料理——紅石公園蓋飯”是我吃過的最香的壹頓飯。這壹天,也是我最快樂的壹天!
世上美味知多少,掰指算來——還是“紅石公園”屬最佳!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2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
隨著媽媽的壹聲喊,我蹭的壹下從沙發站起來,壹路小跑來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沖著目標——盤中的餃子而去,也顧不得燙了,慌忙夾起壹個餃子就往嘴裏送去,咬下壹口,嘴裏還沒品出餃子的香味,壹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搶先壹步進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聞著餃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發脾氣了,可要狀告我虐待它了。
壹個,兩個......我才吃了四個,這壹大盤餃子可就沒了。這不奇怪,因為我們家人多呀!爺爺、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嬸嬸有事今天沒有回來,這壹人壹個,壹大盤餃子很快就被大家消滅了。我是壹次往我跟前的小盤裏多夾了幾個,要不我還吃不了這麽多呢。大家可不要說我嘴饞,不懂事呀,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餓了,所以就什麽也不顧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點,這可是 冬至 的餃子,吃了耳朵就不會凍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壹邊吃,壹邊還對我們三個人進行勸吃。奶奶的這個行為我們都非常習慣,也都非常樂意接受,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的飽飽的。
又壹大盤餃子上來了,三雙筷子同時伸了上去,咦,怎麽回事,怎麽這個餃子夾不動呀?壹看,原來是我和弟弟同時去搶同壹個餃子了。算了,我大,不和妳爭,我再去夾另外壹個。不對吧,我瞄準的那個餃子怎麽又沒有了,再壹看,原來是被爸爸夾走了,餃子也已經進到他的嘴裏了。不能再看了,得趕緊下手了,要不壹會這壹盤餃子也沒了。沒過壹會兒,這壹盤也空了。這壹盤我吃了三個。
“再上十盤餃子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我的這壹聲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於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壹下,我今天壹***吃了二十壹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3
回到家裏,我和媽媽商量了半天,決定做最拿手的涼菜拼盤——麻辣藕片、土豆丁、豆腐幹拼盤。我們壹起備好食材就忙活開了。媽媽是烹飪高手,在我旁邊不聽地指點。洗、切、煮、撈……壹氣呵成,最後壹道工序是上調料,我放入量少醋和醬油,在灑上外婆特制的剁辣椒,攪拌均勻後便大功告成了。
到了品嘗美食活動的那天,同學們紛紛炫耀自己精心準備的美食。同組的屈楠力做的是鹵鴨脖,甘富文做的是蒜臺炒肉,王政雲做的是肥腸香鍋……王政雲同學壹邊打量著別人的美食,壹邊吞咽著口水,像只小饞貓。
劉老師壹聲令下,大家爭先恐後地品嘗起來,咀嚼聲、贊嘆聲不絕於耳;香辣味、姜蔥味彌漫空中。我先嘗了小甘同學的蒜臺炒肉,稱贊道:“不錯,可以堪稱天下第二肯德基了!”接著又品嘗了小王同學的肥腸香鍋,說道:“小王同誌,妳的肥腸色澤鮮艷,味道乃食中,可惜種類單壹啊!”隨後嘗了壹塊小屈同學的鹵鴨脖,那就壹個字“香”!但美中不足的是色澤不夠。最後,我榮幸地邀請了“美食”——劉老師品嘗了我的涼菜拼盤,她滿意地點點頭。
到小組投票評獎時,大家投票評選我做的涼菜拼盤為壹等獎。說句心裏話,同學們做的美食各有特色,都該評為壹等獎。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4
正所謂“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各個不同,也有著各個不同的俗意,但是在我們的老家那最常見的習俗便是打麻糍。
壹到過年,就家家動手,熱熱鬧鬧地打起來。“年三十打麻糍”成為不成文的鄉規,似乎不打麻糍就不像過年,鄉裏人家裏有專打麻糍的石卯和粗大的麻糍棒槌。於是,奶奶便帶著我壹起去老家參加了打麻糍的隊列。
剛壹到那,外婆便把那在水中泡了足足兩天的糯米拿了出來,在給它洗了個“冷水澡”之後,便又將它放入蒸籠裏給它做了個“桑拿”後,它便已全新的面容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此時的糯米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硬邦邦的樣子了,那軟耷耷的樣子仿佛就是做過桑拿後的人舒服的樣子,壹粒粒糯米也因為吸收了水份而變得飽滿,聞起來還有壹陣淡淡的米香。之後便到最重要的步驟,也是做麻糍的高潮——打麻糍,先將全部的糯米都倒進石卯中,之後,便由兩位強壯的青年來打麻糍,壹個打壹個翻,輪流交換,“砰,砰,砰”堅定有力的打米聲傳入了耳略,人們也隨著打米聲點燃了那顆對新年家人團聚的欣喜和激動。但妳別看那青年這麽有力氣的樣子就小看了這個環節,其實單單是那個麻糍棒槌就有好幾十斤的重量呢!更別說糯米黏乎乎的,這無疑又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很快當敲的人累了的時候,便跟翻的人交換,使得不會那麽勞累。漸漸的那壹顆顆的糯米在麻糍棒槌的“關照”下漸漸又變了樣子,很快壹個純白色的大面團便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如果不是親眼見,我絕對不會相信,這竟是由眾多顆糯米組合而成的。終於,到了最後的壹個環節了,眾多的婦女壹齊圍繞在面團前,輕輕扯出壹小塊來,放入自己所喜愛的料漿之後,再將小團對折,輕輕扯下,揉成壹個圓球樣而壓成圓瓶形,麻糍的樣子就做好了,而圓圓的樣子就象征了那團團圓圓的俗意,在蒸籠底部撒上壹層面粉,防止麻糍黏牢後,再將其蒸好,便分發給每壹個婦女,她們便將其帶回家中,壹齊與家人分享新年團圓的喜悅歡樂氣氛。
麻糍不僅香脆美味,使人留連忘返,而更無法讓人忘記的便是與家人壹起吃時團圓那溫馨與美好。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5
我的家鄉在河北正定,也是國家歷史 文化 名城。當然,我的家鄉也有特色美食-----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記八大碗”制作技藝已被河北省列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實際上主要是由豬肉制作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當時儒家與道家文化盛行,人們崇拜“八”這個數字。當時酒家講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壹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選肘子肉,後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帶、粉條和農家時令菜蔬(如蘿蔔、白菜、茄子等)。其葷菜均是運用獨特工藝先煮後蒸,按照嚴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藝主要在選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選擇上下功夫。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溜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選材考究,經濟實惠,肥而不膩,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顯著北方菜系特征,葷素搭配,營養豐富,吃法講究,現已形成壹套完整、規範的工藝流程和技藝標準,不斷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愛。同時,也被不斷的發展完善。
地方美食演講稿三分鐘5篇相關 文章 :
★ 以美食為主題的演講稿三分鐘全新
★ 家鄉的美食演講稿最新五篇精選
★ 關於美食的演講稿
★ 2020舌尖上的美食演講稿集合
★ 關於美食的演講稿500字
★ 關於美食的英語演講稿帶翻譯
★ 學生關於美食的演講稿優秀範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