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作為我國的壹種傳統文化也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壹些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俗語也已經被時代所淘汰掉了。
而那些具有積極意義的鼓勵人們向上發展的俗語也保留了下來,甚至已經傳播到了世界各地。那麽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又有什麽意思?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是非常容易的,說的就是當有人來到家裏做客的時候,準備菜系的禮節。
其實這種做法我們平時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當朋友聚會,或者求人辦事的時候,桌子上擺的菜不壹定要好吃,但是壹定要多,並且必須要有葷菜和素菜,這樣才能很好地彰顯自己的誠意。
如今很多人招待客人的時候就是什麽貴準備什麽,這樣才能顯示出對客人的尊敬。然而在過去那個時候農家並沒有太多的菜系去準備,但是人們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壹定不會去準備三盤或者四盤菜,就算是強湊也要湊到五盤菜,而這就是待客的禮節。
不僅是對待客人如此,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在自己家中做菜過節的時候,準備的菜的數量也不會是三盤或者四盤。
第壹點,我國從古至今都認為數字中也有運勢,並且把壹到九所代表的意思都做了個總結,例如六六大順、恭喜發(八)財、長長久久(九)等等。
然而三和四所代表的意思就有些不吉利,三指的是?散?,而四則諧音?死?,人們在做大事例如婚嫁、搬家的時候都不會去挑選帶有三或者四的日子,這也是壹種延續至今的事情,老人們口中經常說的挑個?良辰吉日?就是這樣的意思。
不僅在日子的挑選和菜系的準備方面如此,人們甚至在算數的時候算出來三或四都會覺得晦氣,即便是在觀念已經如此先進的現在,人們仍然有些排斥這兩個數字。
而這也是文化對我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三和四在壹方面代表著的是不吉祥,但是它也在某些方面有著很好的寓意。
古時人們在舉行壹些祭祀活動的時候就特別遵守?三?的道理,獻給祖先的菜的數量是三;燒香的數量也是三,這樣做就是希望祖先早日投胎,並且也是對他們的壹種尊重之情。
直到今天,我國的農村地區在清明節等祭祖節日的時候也是延續這樣的做法。但是招待活人當然就不能準備三盤菜了,這樣甚至會引起客人的反感。
這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招待客人準備菜系的數量不能是三,但是奈何這樣的道理十個人中有九個都不知道。現在網友們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在往後招待客人的時候就要註意菜的數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