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遇見小蜜(ID: yujianxiaomi2015)
自從我們公司邀請我阿姨做飯後,我發現了壹個無形的好處。同事們的感情變得更親密了。午餐時,每個人都會聊天。下班後,每個人都會閃閃發光,吃晚飯,然後回家。
變化最大的是君君,他的性格活潑多了。
他們都是年輕人,會談論尋找伴侶。君君的母親對她說:“只要妳能賺錢,妳可以不結婚。”
這句話,君君很受用,很認可母親的觀點。但是我在我們公司已經很長時間了,所以我總是問為什麽。為什麽傳統的母親突然想明白了?
君君發現在她母親的話語背後,她對自己的生活和過去的婚姻感到失望,並且不信任另壹半。
君君的父母已經離婚八年了。在他們分居後的兩年裏,君君的母親對她的父親懷有深深的怨恨。只要她提到他,她就不能停止指責和辱罵他。主要是分居後,君君的父親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而她的心裏很不平衡。
現在,隨著君君的母親獨自過著美好的生活,她偶爾會在遇到事情時說些什麽,並沒有怨恨,但壹些潛意識的依賴仍然存在。
在我們眼裏,君君的父親不是壹個好丈夫,但相對來說,他是壹個合格的父親。
父母離婚時,母親只分到他們小區1樓的壹個門面。面積不大。近年來,它被用作倉庫,向他人出租存儲設備。現金方面,只有65438+萬元。
爸爸有三套房子,其中壹套轉讓給了君君。目前,君君已經把這套房子給了他的媽媽。
君君和他妹妹的學費、生活費和其他費用都由爸爸承擔。如果有什麽需要錢的事情,他從來不拒絕問爸爸。
君君說,前段時間,他們家發生了壹件事,我們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刷新了她的三觀,讓她更能客觀地看待父母之間的關系。
君君的父親給了她這棟房子。主臥的地板太舊了,壹塊地磚塌了。地板壞了,自然要修理。
這時,君君的母親想到了她的父親,認為這是他應該負責的事情。
君君說,“只要涉及到這套房或我和妹妹的問題,我母親的第壹解決方案就是我父親。”
君君的母親覺得讓君君向她父親提要求是沒有用的。君君非常抗拒和尷尬。這件事壹拖再拖,過了很久她才猶豫地向父親提起這件事。
爸爸的反應:“妳讓妳媽媽先修壹下。多少錢?我給妳,妳給她。”
君君相信爸爸的話,因為爸爸在金錢上從不食言,但媽媽不相信。之後就擱置了,直到她姐姐又提出要求,爸爸直接給錢換了地板。
我對君君說:“妳父親很好。”
為什麽我覺得君君的爸爸很好?我們無法評論父母的感受,但他選擇了承擔責任和義務。
也就是這句話直接擊中了君君。
為什麽這句話,會引起君君的思考?
君君說:“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對於我們來說,在爸爸應該承擔的時間和物質方面,他從來沒有欠過我和妹妹。
只是他真的欠他媽媽很多,她媽媽把這些債務都變成了我們的,讓我們去要,讓爸爸去補償我們。"
過去,君君的母親壹直沈浸在失敗的婚姻中,認為君君的父親欠她的。
姑姑和二姑姑更是憤憤不平。他們不時地說:“妳真笨,什麽都不向妳父親要,連生活費都不好意思要。妳應該主動要求。”
這句話就是“妳想要的”,自從父母離婚後,君君壹直聽到了現在,潛移默化,以至於成年後,君君並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麽不妥,而且本能地覺得找個父親是對的。
在這段婚姻中,君君的母親做了十多年的家庭主婦,對窗外的事情充耳不聞。偶爾,她的鄰居和親戚感到無聊,請她壹起打麻將。之後,她會回家做飯,照顧君君和她的妹妹,壹天就結束了。
後來,君君的父親變得富有了,全家從農村搬到了城市。君君的母親得知了父親的壹些秘密,從此他們兩人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他們不會放棄,直到他們追著對方回家。
就這樣,在大二之前,無休止的打鬧充斥著君君的生活,她變得越來越內向,不喜歡表達自己。
君君很痛苦。有壹次他們大吵壹架後,君君悄悄給他父親發了壹條短信,可能是要求他們離婚並停止互相折磨。
君君的父親帶著她問道:“妳發了那條信息嗎?”
君君承認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問君君:“妳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話?”這不像君君以前的角色。
君君含淚回應道:“是我。”
後來,君君的父親沒有說話,後來,父母分居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家。
君君不知道,自己的這條短信,在父母的婚姻中,扮演了什麽角色。
但父母分開後,她覺得生活沒那麽壓抑,輕松多了。
君君的父母離婚後怎麽辦?
在君君高三畢業後,她的父親再婚了,現在他的妻子是朋友介紹的,這與過去無關。君君和他的姐姐感覺好些了,但他們與姑姑(現在是父親的妻子)的關系壹直不冷不熱。
去年,我姑姑生了壹個寶寶。君君說,當她看著這張和她小時候壹模壹樣的臉時(君君的三個姐妹都像她的父親),她喜歡與否都不壹樣,她的妹妹成了他們緩和關系的紐帶,因為她的妹妹和君君以及她的父親和姑姑之間的交流似乎不那麽刻意,更自然。
君君說:“與以前相比,我父親知道如何照顧家人的感受,並學會了做家務。這是他的零錢。即使不是為了我媽媽,為了我和我妹妹,這也是壹個好的改變。我以前很嫉妒,但這更令人欣慰。他還是有溫柔的壹面。壹眨眼,他就50歲了。”
君君的母親在獨立後嘗試自己找工作,成功養活了自己,學會了跳舞,並在跳舞的過程中結交了許多朋友。
最近,君君的母親報名參加了壹個健身班,她每天按時鍛煉65438小時。她經常去君君打卡,帶君君參觀她的瑜伽教室。
君君的母親變得更加自信了。她會化妝和社交。最重要的是她有樂觀的態度,這使她的家庭很幸福。
與以前壹無所知的家庭主婦相比,她終於在中年時活得像自己。
兩個人分開後,他們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這可能是君君希望他的父母離婚的原因。這是壹個很好的分離。
讓我們回到本文的開頭。大多數父母不能接受他們的孩子沒有結婚,而君君的母親是如此前衛,這讓君君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從本質上說,君君的母親沒有看到在男人身上安定下來的可能性,她對男人的失望使她認為男人是不可靠的。
君君的母親曾經非常堅定地告訴她:“無論如何,妳自己必須有壹份工作,即使工資很低,也比沒有強。”
我能感覺到君君非常接受她父母之間的關系。她心中沒有恨,只有愛。同樣,壹次經歷也會讓妳成長很多。
君君的母親找了份工作,並在親戚的幫助下在家具城賣家具。收入只夠她自己生活,而君君的父親經過多年的積累,養活了這個新家庭,並毫無問題地支付了君君和他妹妹的生活費和學費。
我父母離婚時,考慮到經濟條件,君君和我妹妹判給了我父親,但他們提出和我母親壹起生活。
的確,這是壹個社會對女性不公平的地方。在家帶孩子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對方的真心。
有時,君君想,“如果我母親有能力,她和我父親的婚姻可能會早些結束。也許,爸爸會更尊重她,這是壹個很殘酷的現實。”
君君工作努力,潛力巨大。偶爾聊到房子,我們會取笑君君,妳在老家還有壹套價值百萬的全款房子。
她告訴我:
“咪姐,我希望我能給自己安全感。我們女人總是喜歡強調安全感。在感情中,我們認為自己的猜疑和情緒的反復是對方過得不好的原因。
其實只要妳壹無所有,閑暇時想想,不管對方怎麽答應妳,妳的懷疑還是會來的。
只有當妳真正實現了某個目標,取得了某種成就,升華了自己的追求時,妳才會發現,只有妳自己才能用安全感來滿足自己。妳心裏最低的擔心沒了,妳的恐慌少了壹半。"
對於“不結婚也可以賺錢”這句話,君君的理解是他想經濟獨立,賺更多的錢,這樣他就不會被愛情中的生活所改變。
如果她遇到愛情,她不排斥婚姻,但她想壹直做自己。
2019 12 31晚上,我去現場聽了羅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胖引用搭檔的話:“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後來,華寫了壹篇文章,“妳為什麽不辜負這個時代賦予女性的機會?””,解釋了這壹點,其中許多我都同意:
“在這個時代,女性不應再考慮任何自我犧牲的選項。如果丈夫或某人需要妳做出這樣的犧牲,很簡單,妳對他/她來說並不那麽重要。
只有職場會為妳的努力和貢獻給出壹個公平的價格。妳的丈夫,孩子,親戚,他們都不會。
即使妳退出了職場,妳也絕不能離開活躍的社交網絡,減少社交聯系(父母不包括在內)。
職場女性最糾結的問題就是孩子。作為壹個有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想說:妳的孩子在生活中並不真正需要妳,但在他們漫長的壹生中,他們確實需要壹個有趣、聰明和受尊重的母親作為女性榜樣。
女性最強的競爭力是‘把事情做好’。
每當妳問壹個男人時,想想妳是否能做到。這才是真正的獨立女性。"
最後,我可以告訴妳壹個秘密:這個時代最大的紅利是大多數人對女性的崛起仍然毫無準備,他們措手不及。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我真的覺得職場女性越來越優秀了。
我結婚了,我的婚後生活還不錯。但真正的安全感是職業賦予的。在進入婚姻之前,我們必須有自己的事業。
肖-:在媒體上,我見到了小米的創始人,《在行動中實現》的作者,山東人,心理學專業出身,定居上海。三年來,我做了壹名營銷總監的普通職員,並開始創業以分享我的職業經歷和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