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日報和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同發起開展了尋找“美麗浙江十大樣板地”活動。昨日,全省“美麗浙江十大樣板地”活動榮譽榜公布!其中, 臨平塘棲鎮獲評“美麗浙江十大樣板地”(鄉鎮、街道)、 超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獲評 “美麗浙江十大綠色發展示範單位”、超山風景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獲評 “美麗浙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十佳特色案例”。
塘棲鎮位於杭州主城區北部,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千強鎮、全國文明鎮、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鎮、浙江省十大 歷史 文化名鎮、浙江省 旅遊 強鎮、中國枇杷之鄉、浙江省4A級景區鎮等榮譽稱號。
塘棲是文化高地。 轄區內現存廣濟橋、乾隆禦碑、郭璞井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49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38個(國家級1個、省級4個、市級10個)。 塘棲是 旅遊 勝地。 超山梅花節、古鎮年味節、塘棲枇杷節、水鄉開運節“四大節慶” 旅遊 品牌及塘棲枇杷、板鴨、粢毛肉圓等特色 美食 。 塘棲是創業熱地。 高度重視創新企業和高端人才的培育服務工作,建成人才之家塘棲驛站,出臺完善相關企業、人才扶持政策,吸引創客來塘創業。 塘棲是宜居福地。 塘棲鎮景區城市融合***生,城鄉環境和諧宜居,教育醫療完善優質,隨著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深入實施和合景泰富、綠地等房產企業陸續入駐,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超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目前開放區域有東園、北園、南園、登山區域及核心景區大明堂區域。冬季梅花盛開暗香浮動,夏季綠蔭遮庇品茗佳地,不僅景色絕佳,其豐厚的文化底蘊也成了觀光遊覽必到之處,開展國學、文化、親子等活動的優選之地。
超山擁有 豐碩的自然資源。 超山森林覆蓋率超過98%,綠視率100%,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宜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動植物種類繁多; 悠遠的文化積澱。 超山不僅自然資源豐碩,其文化積澱更是深厚而綿長。超山有三大文化,梅文化是超山的根。超山梅花素以“古、廣、奇”三絕而聞名於世; 醇厚的人文資源。 吳昌碩先生壹生愛梅、贊梅,生後亦長眠超山,與梅常相伴。近代名人王國維、俞樾、康有為、郁達夫、林風眠、梅蘭芳.....都在超山留下墨寶與文字。
超山風景名勝區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要求,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切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進壹步強保護、 提品質、聚人氣,努力將景區打造成以十裏梅花香雪海為特色,融金石文化於壹體,適宜開展觀光休閑、文化體驗等活動的城市園林類風景名勝區,實現了生態效益、 社會 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壹。
壹是打造城市天然氧吧 ,生態效益日益凸顯。近年來,超山風景名勝區壹直在全面推動森林植被保護、珍貴樹種種植等各方面工作,打造超山可持續經營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 二是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經濟效益持續放大。每年的梅花節、斯巴達勇士挑戰賽、音樂節、楊梅采摘節等壹系列文旅活動人氣爆棚,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是提升市民幸福滿意 , 社會 效益顯著改善。重點打造的“超山梅花節”廣受遊客好評,十裏梅花香雪海的盛景多次亮相央視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