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寺小吃是北京非常出名的小吃代表,以其品種豐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著稱。護過寺的小吃以清真為主,最早的護國寺是從廟會演變過來的,舊時,每月陰歷初八有廟市,匯集了京城有名的絕活小吃攤商。護國寺廟會在20世紀30年代十分熱鬧。各式京味小吃食品在此爭奇鬥艷,各展風姿,從護國寺廟會上的小吃後來成立的護國寺小吃店。?
早年間護國寺都是下午開始營業,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大清早兒就開始銷售早點了,今年年初疫情,各個餐飲行業都關門歇業,隨著疫情的緩解,護國寺也開始營業了,壹開門就人頭攢動,早上7點多,馬甸橋東的護國寺小吃就得排長隊了,可謂是人氣爆棚,下面就來介紹護國寺的特色小吃,好吃價格實惠。
1、牛肉包子
湯汁十足,剛出鍋的牛肉包子好吃又鮮美,有時不小心會把裏面的油汁弄壹身,有人會說,好多地方的牛肉包子都比護國寺的好吃,沒錯,壹分價錢壹分貨,2元錢的牛肉包子能有這個味的,全北京您要能找到算您厲害。
2、芝麻燒餅
護國寺的芝麻燒餅可謂壹絕,瓷實各大,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部柔軟,香鮮味美。剛出鍋的燒餅最為好吃,土豪壹般都是夾著牛肉吃,價格翻了好幾倍也,您要是到護國是吃早點,最好點壹個燒餅就可以,吃兩個燒餅就吃不下其它東西了。
3、糖油餅?護國寺的糖油餅也是熱銷美食,每天早上點單最多的之壹,其特點是香甜酥軟,酥是糖油餅那壹層炸制國的糖,油餅勁道軟嫩,卷在壹起壹口下去美味極了。
4、鹹菜絲?鹹菜和黃豆加上各種香料炒制後裝在小碟裏面,炒過的鹹菜口感很軟,味道合適,不是很重口,蒜香味和大料味濃郁,還有壹種是和豆汁贈送的鹹菜絲,沒有經過炒制的,結合個人口味可以加上辣椒油、香醋攪拌後食用,味道不比炒制的差。鹹菜絲就著燒餅或糖油餅最為好吃了。
5、炸糕?護國寺的炸糕也是壹絕,雖然沒有天津的出名好吃,但也別具特色,其特點是金黃酥透,咬壹口後,黃白黑三色分明,黃的是炸焦黃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頭,又不粘牙,吃起來松軟酥脆,細沙香甜。
6、麻團?麻團口味焦脆,油甜,麻仁香濃。要趁熱吃,口感才香脆,北方地區稱麻團,四川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廣西又稱油堆,是壹種古老的傳統特色油炸面食。制作起來也並不復雜。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小米粥?
上面說了壹些主食小吃,下面介紹幾種喝的早點,小米粥是必點之壹,小米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脂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非常適合早上食用,護國寺的小米粥濃稠清香,價格實惠。
8、豆泡湯
豆泡湯也叫炸豆腐,是壹種老北京人非常喜愛的早點小吃,在很多北京風味的小吃店裏都能吃到。過去的人普遍缺油水,吃上壹頓油豆腐泡就算是不錯了。如今是大家常吃的早點之壹,結合個人口味可以添加任何作料,像韭菜花、豆腐乳、辣椒油、香醋等,這些調料壹般都在收銀臺旁邊自取。個人覺得護國寺的豆泡湯很好喝,就是量少,就口就沒了,也不給免費續填,差評!
9、丸子湯
丸子湯起源於徐州民間,傳說是北魏時道家的素食配方,後來流傳至民間。綠豆面丸配以葷湯,就做成了丸子湯。護國寺的丸子湯是豆面做的清真食品,綠豆面、澱粉以及花椒面、蔥姜等攪拌而成,制成直徑為2厘米的小丸子,然後入熱油鍋中炸至外黃內熟時撈出,即成綠豆面丸子,用自制的湯料下入丸子就是丸子湯了。和豆泡湯壹樣,護國寺的丸子湯也是量小,幾口就沒了,其實是碗小,大壹點的碗多放點湯也是可以的,需要改進。
10、豆腐腦豆腐腦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各式豆腐腦成品 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護國寺的豆腐腦鹵汁是用木耳、黃花、雞蛋和羊肉制作而成,口味鮮香,別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