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升水庫滴魚,北四平的蛤蟆,老城的八碟八碗,猴石的小雞燉蘑菇,葦子峪滴蝦旮瘩,撫順滴麻辣燙,小串子,清原滴烤鴿子,生肉串,紅蘑菇,旺清門滴大米。。。。。。今晚就等想起這些。
身在撫順,想吃哪個主食,直接過去就好,樓主說戀戀不舍,這個詞絕對適合外地人,哈哈。
他們有好多沒來過撫順,就聽過撫順麻辣拌,沒想到壹個麻辣拌,把撫順帶到了全世界,哈哈。
如果戀戀不舍,那真要融合撫順當地點文化了,去壹個地方吃特色,其實就是在吃文化嗎?對吧!
撫順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大夥房水庫了,水庫必須有好吃的河魚呀!(有壹次我老公他們點了12種,好多我都不認識)各種河魚,配上笨雞蛋,山野菜,煎餅卷大蔥,烀苞米,地地道道的撫順鄉村範兒。
海龍冷面,隔壹段時間總要吃上壹回。有時從外地回撫順,在南站下車後,第壹件事就是來到百貨大樓東面的海龍冷面店,壹口冷面下肚,就實實在在的感覺到家了。問壹些到過朝鮮和韓國的朋友,都說那裏的冷面沒有撫順的好,我驕傲。
說起東北的啤酒,外地人只知道雪花。他們不知道,撫順的天湖啤酒不僅東北第壹,在全國也是第壹。
要我說,應該是麻辣拌。麻辣拌可以說是撫順的壹道特色小吃,總覺得在外吃的不如撫順的好吃。撫順麻辣拌主要有土豆、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甘藍、寬粉、茼蒿、白菜、悶子、豆泡、蟹棒、蘑菇、素丸子(又稱紅丸子)等原料組成。和麻辣燙有些相似,不過是在煮幹以後瀝幹水分,再加上各種調料。可以說是在麻辣燙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撫順麻辣燙有酸甜,麻辣,鹹辣等口味,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進行選擇。我比較喜歡加芝麻醬和辣椒油,味道很棒。最早是在學校吃,後面是經常去家附近的小店吃。我真的是麻辣拌的愛好者,如果妳來撫順的話,推薦妳試壹試。自己在家裏也可以做,把食材用清水或者火鍋底料煮好,在加上芝麻醬,辣椒油等這些調料,拌壹拌。但是,說實話,總感覺做得不如店裏好吃。哈哈。
壹是麻辣拌,絕對是撫順的代名詞。這要比什麽哈司馬啥的正宗很多,哈什螞本溪等地區比撫順還多,不能代表撫順。撫順的麻辣拌絕對是獨特酸甜可口,讓很多來到撫順的人 特別是在撫順生活的人記憶由心。
二是拌冷面。離開撫順才知道,地道的拌冷面只有撫順才有,且只有撫順能夠做到大街小巷的餐館都可以做拌冷面,同樣的酸甜可口,比湯冷面味道更醇厚。
三是鐵絲小串。以前小時候很多地方都有,拿油壹炸,沾著辣椒油吃,現在也只能在壹些個別的地方找到。或許只要老撫順人才知道哪有,哪好吃吧!
我在撫順8年,撫順 美食 很多真的,最經濟實惠的壹道 美食 ,還屬酸菜燉肉,而且營養價值最高,美容養顏的功效。
新賓老城八碟八碗,地道的滿族傳統風味,我心目中最好的撫順 美食 。
每道菜都講究,都是應時應季當地特色食材。
整個壹桌菜,就是藝術品。葷素搭配,色香味全,格調高雅,秀色可餐。
想品嘗皇家獨特 美食 ,只有到大清朝發祥地,才是最正宗的。
大馬哈魚。
我們家的做飯是煎或者切成小丁做溜魚肉段。
魚刺非常少,肉是粉色的。溜魚肉段小小壹顆,稍微有點酸味,很香。好像全家只有我爺會做。
後來我爺去世了,我就再也沒吃過了
我在撫順呆了壹年’我喜歡的是大夥房胖頭魚,十多年的壹頓’味道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