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引起我的興趣,是因為書中的內容可以解決我自身的很多問題:我吃飯速度太快、總是為了不浪費事物而導致自己過多進食、看到美味總是忍不住猛吃等諸多問題,有的時候還會因為進食過多導致自己非常難受的現象,所以對於我這種吃貨來講,這本書比較有吸引力,對於解決我自身的問題很有幫助。
這本書所介紹的方法與傳統的節食方法區別主要在於:通過正念練習的方法,讓自己與食物做朋友,享受美食,而不是給自己加諸多限制,與美食對抗,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擁抱而非對抗食物”。之所以倡導這種方法,是因為作者認為通過正念節食可以真正培養屬於自己的習慣,而通過對抗方法節食則容易導致失敗。
要培養正念飲食習慣,需要具備內在智慧和外在智慧兩個方面:內在智慧是指對自身對食物的感覺以及進食後身體的感覺,主要包括味蕾飽足感(食物對味蕾帶來的刺激感會持續下降)、腹部飽足感(進食導致腹部及周遭器官的感覺)和身體飽足感(血糖上升及各種生化機制所引起的體力舒適感)三個方面,通過內在智慧的培養,可以幫我們決定什麽時候吃、吃多少,而內在智慧的養成可以讓我們自然而然的少吃,達到減重的目標;外在智慧是指對食物熱量的認識以及運動、體重等因素。然後作者通過33個具體練習,告訴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正念、如何與食物之間建立聯系,最終實現科學進食的目的,整本書循序漸進,要完成書中的練習,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習慣壹旦養成,必將讓人受益終生。
通過閱讀本書,除了對於我改進自己飲食習慣有所幫助外,我個人還有些書本之外的收獲: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碰到好書,還是親自閱讀壹下效果更好,就像本書,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邊讀邊思考,這樣有很多知識就直接吸收消化了,而如果僅僅是通過觀看節目是無法達到這種效果的,這就像是吃飯壹樣,別人嚼過的總是不如自己咀嚼營養來的豐富,別人的解讀只是給我們提供壹個選擇的可能,不能替代我們自己去吸收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