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新聞8點見丨萬物互聯,鴻蒙出發,華為能否走出孤島?

新聞8點見丨萬物互聯,鴻蒙出發,華為能否走出孤島?

新聞8點見,多壹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妳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六月伊始,到了我最喜歡的夏季,但是最近的天氣還真是多變。連續好幾天的大風藍色預警和偶爾的降雨天氣讓我實在不敢洗車。就怕那個神秘的定律會出現——“壹洗車就下雨”!

而前陣子武漢、蘇州、黑龍江尚誌接連出現強龍卷風,造成了很大的人員財產損失,壹時間大家感覺對天氣把握不準了,不禁懷疑:天氣預報準嗎?

就在今天,由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風雲四號B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風雲四號B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光學系列的第2顆衛星,也是該系列的第1顆業務衛星,在繼承A星綜合探測能力優勢的基礎上,風雲四號B星的觀測能力將進壹步升級。

未來天氣預報將更準。

此次B星最新裝載的快速成像儀,成功實現區域高時間分辨率和高空間分辨率監測能力。B星在A星每5分鐘對我國及周邊區域成像1次的基礎上,將實現百萬平方公裏區域1分鐘級連續觀測成像,可為臺風、短時強降水、強對流等短時極端天氣提供小於1分鐘間隔的區域高分辨率晝夜連續監測數據,以及實現30秒壹次臺風暴雨等中尺度災害天氣的連續靈活觀測。

風雲四號B星將提供比A星更高的探測靈敏度和探測精度,可在36000千米距離精確感知到地球大氣0.05攝氏度的溫度變化,其溫度探測結果與真實值的偏差在0.5攝氏度以內,相比A星提高1倍。 閱讀全文>>>

放眼全球,風雲四號實力如何?

近年來,全球靜止氣象衛星觀測能力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觀測需求,我國與美、歐、日、韓等都發展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中、美、歐更是同步開展新壹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研發工作。

其中,美國GOES-R系列和中國風雲四號系列均已在2016年底同期發射,而歐洲的MTG系列目前仍在研制過程中。采用三軸穩定控制方式,新壹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具有靈活觀測的能力,可極大增強對中小尺度和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 閱讀全文>>>

衛星屬於高精尖 科技 ,雖說衛星部分功能和我們生活出行都有關,但是畢竟在天上,咱摸不著也看不著。

那我們就來說說人們現在日常使用最多的工具是什麽?估計80%的人都會脫口而出:手機。是的,手機現在掌管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付、社交、 遊戲 、音樂、導航等等,甚至現在有的 汽車 都可以不用車鑰匙了,只需要把手機靠近做出專用手勢, 汽車 就可以自動開鎖啟動。

2日晚,華為發布Harmony OS2(鴻蒙)。這也意味著鴻蒙系統正式邁出打破壟斷、自主發展的第壹步。不過,如果僅僅把鴻蒙當做壹個挑戰安卓的手機操作系統,很多人都錯了。據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介紹,Harmony OS是新壹代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壹的語言。

在本場時長1個半小時的發布會上,華為還發布了多款產品。“華為要把發布會搞成直播帶貨了。”壹位發布會觀眾在群聊中這樣說道。究其原因,還是消費者業務面臨的下滑壓力。市場分析人士指出,Harmony OS要盡量做大基本盤,在手機下滑的情況下盡量維持住營收。

而備受期待的P50系列手機,仍舊缺席,這也凸顯了華為消費者業務面臨的巨大挑戰:系統橫空出世,但手機等關鍵硬件已處於消退之中。

沒有人能預言Harmony OS的命運走向,華為仍將在極為困難的外部環境下,努力走出孤島。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所說的“沒有人是壹個孤島”,是來自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作品。在被外部制裁封鎖之下,華為通過發布HarmonyOS和發起OpenHarmony開源項目,正在努力走出孤島。而能否得到北向的應用開發者和南向的硬件廠商的支持,將是華為能否做大朋友圈、維護乃至HarmonyOS生態的關鍵。 閱讀全文>>>

現在手機使用者分布中,大部分還是年輕人。而年輕人似乎更加信奉“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對大街小巷、建築地標裏的 美食 可謂了如指掌。

可是最近,我發現了壹件很“恐怖”的事兒,身邊有好幾個同事開始“吃草”了!!!我可是無肉不歡的飲食風格,抱著試壹試的態度,我也訂了同事推薦的輕食。看著壹紙碗的青豆、蕓豆、西藍花、小西紅柿、玉米豆子!我真是······瞬間絕望了,就是那種感覺。

如今,輕食風正在國內年輕群體中盛行。也許是 健康 生活的理念,也許是顏值、身材的焦慮,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輕食壹族”或者“食草族”。

年輕人的追捧讓眾多商家看準商機。很快,越來越多的輕食店湧現在健身房、住宅小區周邊,以及多家外賣平臺上。有數據預估,中國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000億元,5年內逐步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左右。

盡管輕食市場正在火熱,但這門生意並不好做。輕食生意爆發的背後,出現了大量輕食店因經營不善、生意蕭條等原因最終消失在市場的情況。

“和傳統餐飲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模式不同,小規模的輕食店更集中在線上銷售。線下只有在健身房附近開設才有穩定生意,其他地方很難獲得客人。”如今只做線上的韓飛(化名)表示,他曾經在線下店的經營上慘敗。

但線上同樣不好做。輕食行業門檻較低,但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通常采取冷鏈運輸,這無形中提高了運營成本。另外,眾多新來者在菜品設計上往往相互抄襲,所采用的食材也大多相似,這讓市場同質化愈發嚴重,為了拉客,商家最終陷入價格戰。

為了搶奪市場,越來越多的輕食店主不再局限於散客訂單。他們有的嘗試推出“30日套餐”,也有的嘗試和健身房等機構合作,以得到更穩定的訂單。

“盡管輕食行業起起落落,但只要有人有減肥的需求,那麽輕食自然就有市場。”目前還在經營著壹家輕食店的張勇(化名)說。 閱讀全文>>>

綠色、 健康 、美味,我寫到這兒,滿腦子都是那壹份份的美(mei)味(zi)輕(mei)食(wei)。

“食草族”?大象吃啥?好像大象也是“食草族”吧哈哈哈~

雲南那15頭大象“逛吃團”溜達到哪兒了?

據前方消息,“逛吃團”昨晚進入了昆明市晉寧區雙河鄉。人們紛紛好奇,象群是否會進入昆明城區?又如何對象群進行“勸返”呢?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說,象群會回避人口密集的區域。“象群進入昆明城區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小。但象群越往前走,人口密度越大,還是需要做好相應的防範。”

而象群再走回西雙版納可能存在困難。張立建議通過遙感衛星數據分析,在象群遷徙過程中將其引導到沿途適合的棲息地。

“但目前有個新的問題,很多網絡直播博主偷偷闖關、靠近大象拍照,很多當地居民也希望靠近大象拍照。”他說,亞洲象警覺性很高,且象群帶著幼象,出於保護幼象的行為,攻擊性可能更強,傷人事件的風險會增加,因此呼籲大家不要圍觀。

從長遠來說,未來如何保護野象生存環境?

張立認為,應該在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中,對亞洲象棲息地進行景觀保護規劃,通過生態補償等措施推動亞洲象生態廊道的建設、亞洲象棲息地的重建和恢復,把碎化的棲息地連片。 閱讀全文>>>

目前,對於象群北遷,輿論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們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得到了大象的“高度認可”,如若生態環境沒有顯著改善,大概是請都請不來的;憂的是,象群所到之處破壞力巨大,而且也可能給附近群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壹定的威脅。

過去,大象在人類活動的“逼迫”下已經南退了整整幾千年,如今北返才只數月,在合理規馴的同時,我們理當給予它們更多的寬容。當然,寬容不意味著放任不管,在象群路過之處還是應繼續做好引導工作,並通過適當途徑對群眾的損失給予壹定補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