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
在陜西,提起牛羊肉泡饃,婦孺皆知。當地人視為美食,久食不厭;外來遊客莫不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80年代以來用其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傳統風味小吃的“總代表“。經營網點遍布陜西城鄉各地。傳統的牛羊肉泡饃,首推古城西安。西安的牛羊肉泡饃,講究工藝、烹制精細,火候到家,肉爛湯濃,料重味醇,饃筋光潤,綿韌適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且具有食療滋補作用。
面食會聚
葫蘆頭
西安的名吃,它的吃法和牛羊麗饃相似,都是將餅掰成碎塊,但因這種餅是半起面,所以餅要掰得大壹些。其主料為豬肥腸,吃起來湯釅味醇、鮮香適口。也可做成海鮮味的,味道非常鮮美。以南院門春發生的葫蘆頭泡饃館最為有名。
賈三灌湯包子
走紅西北、聞名全國的“賈三灌湯包子“,是改革開放後西安新出現的清真名優小吃之壹。它與西安老牌名特小吃“牛羊肉泡饃“壹樣,經濟實惠,風味獨特,深受群眾喜愛。
賈三創制的灌湯包子,選用精白面粉做皮,秦川黃牛肉為餡,鳳翔大紅袍花椒調味,配以純牛骨髓原湯為汁,以小籠強火蒸出,用料精細,工藝考究,具有“皮薄如紙,餡嫩含湯,調料香濃“的特點,人稱“三絕“。
冰糖燉梨
八寶稀飯
炒涼粉
刀削面
蜂蜜涼糕
紅紅酸菜炒米
歧山搟面皮
麻醬釀皮
漢中米面皮
秦鎮米皮
在西安,秦鎮米皮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年不分四季,日不分晴雨,涼皮攤上總是座無虛席。調食時,配以適當的菜(壹般是小豆芽或大豆芽)、油潑辣子、蒜泥、醬油、香醋、香油和味精等調料,吃起來光潤、皮薄、細軟、筋道,口感獨特。
蒸麥飯
米面混合涼皮
牛肉餅
歧山面
燒豬蹄
圖片:
石頭饃
石子也可以烙饃,您壹定沒有見過,石子烙的饃,表面坑坑窪窪,又名古鏊餅。其特點為酥松荃香,易於消化,攜帶方便,便於儲存
肉夾饃
蒸碗
小甑糕
涮牛肚
臊子面
臊子肉夾饃
香菇素面
新式雜醬面
蕎面饸饸
“蕎面饸饹黑是黑,筋韌爽口能待客“,這是陜西關中壹帶對傳統風味小吃蕎面饸饹的贊語。蕎面饸饹是用蕎麥面壓制的壹種細長的圓條形面食。它冬可熱吃,夏可涼食,風味獨特,有健胃消暑的功效。西安有很多專門經營饸饹垢餐館,小攤點更不計其數,論其質量,以清真大寺西北角的教場門饸饹最負盛名。
饸饹,是我國北方的傳統風味食品,已有近幾年歷史,古時也稱為“河漏“。元代王禎《農書.蕎麥》中載:“北方山後,諸郡多種,...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蕎麥含有60%到70%的澱粉,11%左右的蛋白質,2%的脂肪,還含有鐵、磷、鈣和維生素B等物質,是營養豐富的糧食。蕎麥亦可入藥,有消食化積,止汗和消炎的功效
攪團
乾縣鍋盔
公元624-705年,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修築合葬墓乾陵時,因工程浩大,民工甚多,烹食困難,監工士卒便用頭盔烙饃,因而得名。以後多經改進,形成獨具風味的食品。鍋盔直徑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內瓤起層,美味可口。
西安油酥餅
◆水晶餅
水晶餅因其餡芯透明發亮,猶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聲譽。曾與燕窩、銀耳甚至金華火腿齊名。現仍為陜西省的著名特產。其中以渭南出產的“樂天牌“水晶餅和西安德懋恭生產的水晶餅最為出名。它外形美觀,油而不膩,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