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由於哀牢中的人善於騎象,生活環境與漢朝南方的越南人相似,因此被誤認為是漢朝越南人的壹個分支,大廣王國被稱為“滇越騎象”。
自公元壹世紀以來,位於大廣國東部的滇國與其宗主國(漢朝)不斷發生沖突,大量滇人(因吸收越文化而被稱為“滇越人”)湧入哀牢境內。哀牢人民吸收融合滇人後,初步形成了現代傣族的雛形。
擴展數據
傣族節日習俗
1,潑水節
傣族歷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為“桑坎比邁”或“冷河桑坎”,意思是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六月底或七月初(公歷四月中旬)。它在象征著“最好的日子”的清明節後的第10天舉行。
節日通常是3天。頭兩天是送舊,最後壹天是迎新。節日的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少沐浴盛裝,前往佛寺拜佛,並在寺內建起4、5座塔。每個人都坐在塔周圍聽佛祖誦經。之後,婦女們每人挑了壹把水為佛像“洗塵”。
在佛寺的儀式結束後,年輕的男女退出並互相潑水祝福。然後他們成群結隊地四處遊行,向行人潑水以示祝福。每年在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期間,傣族人民都會在瀾滄江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比賽結束後,他們將龍舟拆開,放在佛寺的竹制建築中妥善保管。在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他們將拆開的龍舟重新組裝起來,這被稱為“旱黑”。
2.花街節
花腰傣最盛大的節日是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壹天,成千上萬的年輕男女從周圍的村莊聚集在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女孩(少女)排隊緩緩走過花街,爭奇鬥艷,風情無限;男孩們睜大眼睛尋找合適的人。
如果他們壹見如故,兩人就在鳳凰竹下的荔枝叢中相遇了。女孩從腰間解開米飯,翻開綠色的芭蕉葉。只見香糯被花汁染成壹半金黃、壹半鮮紅,芭蕉葉上壹層壹層擺滿了豬腰、炸鱔幹、鹹鴨蛋等美味佳肴。兩人壹起吃飯,聊著情話。吃完飯後,求婚的事情就決定了。
3.閉幕日和開幕日
每逢這兩個節日,各村的男女老少都會到佛寺舉行盛大的拜佛活動,向佛祖敬獻食物、鮮花和錢幣,在佛前念經、滴水,以祈求佛祖保佑。從閉館日到開館日的三個月裏,是“關門”的時間,也是壹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
拜佛聽佛講經7天。晚上,會有煙花、鞭炮、高升(孔明燈)和“敘舊”。封城期間,青年男女可以談戀愛,但不能結婚和外出;開門後就可以結婚出門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