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的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冬筍、春筍、鞭筍三類。冬筍為毛竹冬季生於地下的嫩筍,白色,質嫩,味美;鞭筍為毛竹夏季生長在泥土中的嫩杈頭,狀如馬鞭,色白,質脆,味微苦而鮮。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筍譽為“蔬菜中第壹品”,認為肥羊嫩豬也比不上它。
據分析,每百克冬筍含蛋白質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8克,鈣9毫克,磷222毫克,並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等多種維生素。竹筍中所含的蛋白質比較豐富,人體所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壹定含量。另外,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素等特點,食用竹筍,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促進排便,是理想的減肥佳蔬。
竹筍既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於壹般蔬菜。古人有訓:“食筍譬如治藥,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因此竹筍從采收到烹調都有講究。采筍時應避風日,以防其本變堅,肉變硬。加工時盡量不用刀削,因竹筍肉壹遇鐵往往會變硬、發死,存放時不宜去殼,以防失去清香的風味。另外,竹筍性屬寒涼,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容性草酸鈣,所以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尿結石、肝硬變或慢性腸炎的人,應慎食。
竹筍變身步驟如下:
壹、先選購竹筍。選料秘笈是選短小而成煙鬥狀的那種,切記並非又長又瘦的竹筍好。除了形狀外,還要看筍衣的顏色,靚的竹筍是筍衣起皺紋,色澤呈黃色。
二、將選好的竹筍剝去筍殼,直至筍身的表皮上沒有了絨毛。然後將筍去頭去尾,僅剩下中間部分。
三、將剝去筍衣的竹筍即刻放入清水中,以保持竹筍的水分及鮮味。
四、鍋中置水放入爐上,將竹筍分切成兩半,置入其中煲至水滾。
五、將竹筍撈起來放入冷水中冷卻。然後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分別切成絲狀、塊狀、片狀等。
經過上述的前續加工方法,竹筍就可以燜、煎、蒸、煮、炒,成為各種美味了。
.com/wzfl/article/20056/22210329.shtml
嫩筍,胡蘿蔔,鮮蘑菇,鮮香菇。
做法:
1)材料都切小塊。然後燒水加鹽,把胡蘿蔔和嫩筍氽個6成熟。
2)熱油,先下蘑菇和香菇炒,再下胡蘿蔔和嫩筍翻炒。
3)加點砂糖和鹽,再加2勺蠔油翻炒,最後用1勺水澱粉勾芡即可。
嫩筍爽口,蘑菇香菇飽吸了汁水,蠔油風味濃郁,非常美味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