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A沒素材了,需要壹個奇葩的網約車司機,我們紛紛貢獻奇葩的打車經歷,但是A都不滿意。
這時B發來壹段文字,我們壹看,絕了!A抱拳道謝,忙活去了。
B是這樣講她打車的經歷的:
看完B的打車經歷,我腹誹:“這不就是壹句話的事嗎?”如果換我講,就是“我打車遇到壹個新手司機,他連紅綠燈都不認識。”可是我這樣壹講,真的平平無奇啊!
同樣的故事,妳講是壹個樣,他講是壹個樣,講的好與不好,這裏面大有學問。
寫故事和講故事壹樣,講得出來就能寫得出來。 那些贏得滿堂彩的故事,十萬瀏覽吸粉無數的故事,故事本身精彩是壹部分原因,但是作者的筆下功夫更重要。
這是因為再精彩的故事,如果平淡無奇的敘述出來就沒有意思了,需要作者用心巧妙地去加工。怎麽去加工呢?這就離不開寫故事的技巧了。
美國作家保拉·穆尼埃專門寫了壹部書,《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來講寫故事的技巧。妳可能沒聽說過保拉·穆尼埃,但是如果妳讀過這本書,就能肯定他是壹位很會講故事的人,因為《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不但將寫故事的技巧壹股腦兒告訴妳,而且還涉及很多出版行業不成文的規則,如果能掌握幾個技巧,熟練應用,我們的故事馬上就能煥發出光彩。
保拉·穆尼埃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兼記者,曾在甘內特、迪士尼、F&M等媒體巨頭工作,後來做高級文學代理和內容策劃工作,他說, 好的故事,要能讓人壹口氣讀完,願意通宵去看,讓人害怕最後壹頁的到來,讓人無比期待下壹部,真真說到了點子上。
如果把寫故事比喻成做菜,暢銷的小說就是壹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就揭示了美食烹飪的技術和秘訣。
這本書分三大部分,第壹部分何為情節告訴我們怎麽設計主題,人物,場景,就像美食的食材,怎麽選,怎麽搭配更好;第二部分關於故事提綱和行文脈絡的設計,詳細講解了三幕結構的用法和其他常見的故事結構;這部分相當於烹飪美食的廚具和餐具;第三部分串起故事,怎麽把故事寫出來,讓作者像大廚壹般,行雲流水地開始揮鏟舞勺。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還有壹條暗線,就是在指導新手小白如何寫出好故事。從開始構思主題,情節,場景和人物,中間設計故事,最後慢慢寫,每步怎麽做,怎麽讓故事出彩,寫不出來了怎麽辦,怎麽處理更好,都講得壹清二楚。
舉個例子,三幕結構中場景的分配,保拉·穆尼埃認為,對於新手, 壹個故事60個場景比較好,這60個場景,在三幕結構中要15+30+15的去分配,就是用15個場景完成故事開頭鋪墊,30個場景講故事最精彩的部分,15個場景收尾。
如果篇幅比較長,那就等比例增加,三幕場景數基本保持1:2:1的比例,不然就容易犯開頭無力或者草草結尾的錯誤。
學東西這件事,壹看就會,壹做就廢。《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從頭到尾那麽多技巧,熟練應用也不是壹朝壹夕的,但是有很多技巧,寫長篇能用,寫小故事也能用,比如下面三個小技巧:X遇到Y,有個麻煩事兒,巧用問題。
X遇到Y,是指讓兩個完全陌生的主體相遇,像人物,問題,環境等等,看他們能碰撞出什麽樣的火花,這樣的設計很有創意,很有吸引力。
眾所周知的《復仇者聯盟》,其實就是讓不同的漫威主角相遇,就是升級版的X遇到Y;比如央視熱播的綜藝《典籍裏的中國》,第壹期核心設計,就是壹個現代讀書人遇到了古代讀書人伏生,並且幫助伏生來到現代,古今相遇的創意,很有時空的穿透力。
我們構思故事主題的時候就可以用X遇到Y的技巧,舉個例子,拿破侖遇到孫臏,拿破侖是個軍事天才,失敗的英雄,如果我們的孫臏能給拿破侖當老師,會發生什麽震驚歐洲的精彩故事呢?
除了構思故事主題,我們寫壹段話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技巧,這樣會留下懸念,讓人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 。
比如我有壹則小故事,是這樣開頭的:有個老太太,壹直艱辛但是幸福地生活著,直到她在路邊撿了壹塊肉。
這個就是X遇到Y的技巧,老太太遇到了肉,接下來發生了什麽事?是不是很想知道啊?這就體現出這個技巧的魅力了。
“但是有個麻煩事兒”就是設立障礙,我們構思故事的時候,如果主角壹帆風順達到了目的,那多平平無奇啊,要有障礙,故事就是主人公征服障礙達到目的的過程,主人公意願越強烈,障礙越不易克服,故事越精彩。
比如構思壹個小說:她想要個寶寶,但是有個麻煩事兒,她還沒結婚。是不是分分鐘好戲火爆登場的感覺?
“但是有個麻煩事兒”這個技巧不但可以用來構思故事,寫故事的時候也能用到。比如:壹個小孩走在街上,他很餓,但是她沒錢吃飯。是不是讓人很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但是有個麻煩事兒”這個技巧,就是要有給故事主題,給主人公設立難以克服,貌似不可能的障礙,讓故事曲折離奇。
寫故事就是不停地揭示問題,但是要同時制造問題,讀者被問題吸引才願意通宵挑燈夜戰。
寫故事用到的問題有三種類型:統領性問題,大故事問題和小故事問題。
統領性問題是關於整個故事裏大情節的問題,比如《紅樓夢》裏,林黛玉和賈寶玉在壹起了沒有?這個就是統領性大問題之壹。
大故事問題是大場景裏出現的問題。比如《西遊記》裏每壹關是什麽情況?師徒四人怎麽過去的?這就是大問題。
小故事問題是小場景出現的問題,比如《西遊記》裏,每次孫悟空騰雲駕霧去搬救兵,我們就會想,去找誰呢?能找來嗎?這個就是小問題。
好的故事會把統領性問題,大問題和小問題巧妙地組合穿插使用,吸引讀者不停讀下去。
不得不說,保拉·穆尼埃的《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還真不錯,如果現在再讓我講奇葩網約車的經歷,我就不會像當初那樣平淡敘述,而是這樣說:“大半夜急急忙忙去醫院,打車的時候,剛上車就聽司機講哲學,承包了我壹年的笑點。”這樣講是不是就精彩了?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沒有技巧就平平無奇,有技巧地講出來,故事就精彩了!好多時候,不是我們的人生太乏味,而是我們缺乏讓平平無奇的故事脫胎換骨的方法。熟悉了寫作技巧,我們也能寫出好故事,讓別人想壹口氣讀完的好故事,讓別人害怕讀完的好故事,讓別人期待續集的好故事。
無戒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