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壹種高雅的飲品,品它是品味壹種文化,壹種氣質,壹種修養,每壹口茶中所蘊含的是雨露的精華,是風吹日曬的輪回。
我喜歡龍井,喜歡龍井中濃厚的真誠,泡壹杯龍井,所用的份量並不多,每壹片葉都是精華,上好的龍井泡幾次都不會敗味。品龍井,品的是濃墨重彩的生活,品的是高雅情趣;我喜毛尖,喜歡它素雅的情調,每壹杯好毛尖,每壹片茶葉都立於水面之上它的顏色素雅,味道清淡,留在舌尖的清新,是如此的婉轉。品毛尖,品德是它洗凈鉛華的格調;我喜歡茉莉,喜歡它俏皮的清香,在歷史茶的品種之中,茉莉也許是最矯情的,它的香味縈繞於鼻間,香而不膩,驕而不敗。品茉莉,品它俏皮的清甜。
茶,是中國高雅的飲品,茶氣自然就是壹種中國的藝術,藝術的美,映證的是茶文化的發展。
從而,我不得不想起我的故鄉。我的家鄉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魚米之鄉,更是歷史茶鄉。我的家鄉大足自古都有茶香的`美譽,橫貫縣境東南的巴嶽山脈茶山如海,造就了萬畝茶葉基地。松茗茶,采自古龍山生態區,精選壹芽壹葉,春尖加工而成,型似松針,滋味清淡,香氣持久,湯色綠亮,葉底勻苦丁茶,采自玉龍山麓。其形婀娜,其色翠綠,其味甘苦,又名青山綠水。
每至清晨,鎮上的茶館中都是爆滿。裏面有菜販,商人,老年人……。每天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聚集在這裏坐在壹起聊趣事兒,抒情感,商討生意。在這之中,還有說評書的,打快板兒的,彈古箏的……。無論是多少的炎熱酷暑,狂風暴雨,他們都會來。清晰的記得,有壹次,在茶館中,我看見壹位中年人,這位中年人,以其他的茶客有區別。他每天都會帶上自己的座椅,自己的茶杯,坐在他每天固定的位置上,做同樣的事情。我便走上去輕聲的問道:“叔,您每天都會來嗎?”他微微壹笑的回答道:“會”。我又詢問了原因,他便給我洗洗的說道:“這人啊,活過了大半輩子,除了茶水中能夠找到流逝的歲月,就再也沒有其它的了。小得時候,我帶著好奇品茶;青年時,我帶著壹絲心的悸動來品;中年時,也正是此時此刻,我將我的生活都溶於茶中,壹起去品味以往的歲月。”中年人的話映證了壹個道理:“歲月悠悠,茶香依舊”。壹邊品茶,壹邊聆聽古箏的彈奏;壹邊品茶,壹邊暢談心中的過往。他們把逝去的歲月都寄托在了茶水中。
我輕輕的用冬日冰涼的手端起了杯子,壹股暖流透過古樸的紫砂壺傾入了那淺淺的杯子之中,熱氣升騰了起來,輕撫著我的面龐,輕輕壹聞,壹股玫瑰花香撲鼻而來,霎時間,我的周圍好像有了千萬朵清艷的花,上面還凝著壹粒晶瑩剔透的水珠,令人炫目,望著濃濃的擦汗中倒映炒股的古色天空,壹切似乎都純真起來。奉茶、聞香、品茗。壹口得香、二口得味、三口回味。
初香的陽光穿過雲層,灑進老街,印在茶客們歡笑的臉上。置身老茶館,茶客們醉心於或濃或淡的茶中,細細品味過往的人生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