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的特產主要有片糕、牛臘巴、頭菜、螺螄粉、狗肉、三江菜葉等
鹿寨蜜橙:果實金燦燦,像撒上了清晨的陽光。用手捏住果實,明顯可以感覺到果實外皮較壹般的橙子更簿;不用剝開,就可嗅到壹股淡淡的清香。待用刀切開或用手剝開,將果肉放入口中,清甜、脆口、化渣,真是汁多肉甜,難得的是甜而不膩,而且幾乎無核,故又名“無核蜜橙”。2014年,鹿寨蜜橙還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太平牛臘巴:太平牛臘巴是采用太平鎮四十八弄生長的優質黃牛鮮肉,輔以純天然香料等佐料,經傳統土竈明爐燒烤,純茶油酥炸等工藝精制而成。該產品風味獨特,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無窮,是茗茶、下酒、送禮之佳品,該產品采用的原料都是未經汙染的牛肉和純天然香料,堪稱綠色食品。
三江肉牛、牛肉幹: 三江縣山多地少,牧草豐富,適宜發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愛牛敬牛的優良傳統,以牛存欄多少來證明自己富有與貧窮,因而,三江縣肉牛發展快。三江牛肉幹色美味鮮,其中以“橋牌”牛肉幹和”侗婆“牌牛巴幹最為出名。都是以優質的當地野黃牛牛肉為原料,采用歷史悠久的侗族民間方法烘烤而成。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實為送禮佳品。
水油堆:水油堆,壯家特色小吃之壹。也是廣西柳江縣洛滿鎮的壹道名小吃,已被該縣列為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在壹些古老的街道或者學校附近,經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僅憑著壹個鍋頭,壹堆炭火,壹瓶油,壹盆面粉,壹碗芝麻,轉瞬之間,白面在油鍋裏上下翻騰,白進黃出,壹股濃濃的香味在街道上空彌漫,久久不散。除了柳江,在柳州,乃至廣西,很多地方都有老人家在街邊做水油堆。不過,這種幾毛錢的生意,做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很多走出廣西秀美小山的人們,總是在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想起家鄉的油堆,想起油炸的味道,跟別的地方,就是那麽的不壹樣。
侗族打油茶:打油茶源於侗族,柳州的苗、瑤和部份壯族也都有用油茶待客的習俗。三江的油茶是很有名的,制作有簡易,也有精工,吃油茶歷史久矣。侗家人喜歡吃油茶,每天除了三餐正餐之外,還要打壹到三次油茶。油茶待客更是侗族的重要禮俗,侗家人待客的佳品。侗家人喝油茶的規矩是:在侗族地區無論到哪家,請妳喝油茶,妳不必講客氣,太客氣了,是對主人的不尊敬。喝茶時,主人只給妳壹根筷子,如果妳不想再喝時,就將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壹看就明白,不會再斟下壹碗.如果不是這樣,主人就會陪妳壹直喝下去。
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壹想二。
蠔油叉燒包:是柳州茶樓四季必備的品種,又是茶點中的名點,它采用傳統的發酵方法,傳統的手工制作,其造型似雀籠形為佳,表皮雪白,包餡香滑有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