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園最大特色在我看來是植物特別多,郁郁蔥蔥,但幾乎不見啥遊客,帶著幾分冷落。自己想隨便走走,看到曾經網上關註過的無舍,旁邊有流水,停下來拍壹張,猛擡頭:就是天水。
註定有緣分。
伴著流水聲,推開鐵門,讓人不敢高聲語,唯恐打破寧靜幽雅。服務員立刻迎上來。
整個建築設計以木竹為主,卡座用紗質透明屏風間隔,竹子掛燈,松果上夾著名片。檸檬香草水端上,耳邊的音樂若有若無,人很容易就放松下來。
天水蔬食料理特色是壹月壹個菜單,專屬定制,所以省去點菜麻煩;當然,也就大家菜品是壹樣的。
為我上菜是壹個親切的姐姐。上菜順序:
湯—前菜—主菜—主食—青菜—甜品
上壹道菜姐姐會簡單介紹菜特色和進食順序。
湯:竹葉菜荔枝竹米湯
感覺像高原的霸王花,湯有點點膠質,像霸王花那種壹絲絲滑溜感,但清輕多了。竹豆吃起來沒啥味道。湯就是用料矜貴,吃起來比較鮮。
但這個菜材料大有講究:
多少的緣分,才能遇見此菜?
前菜: 原來菜名太長。
這道逼格這麽高的菜應該改名叫:
論西瓜皮的層次感。
姐姐特意交代食用順序,先中間再西瓜皮最後菠蘿蜜幹。菠蘿蜜幹估計生食機風幹的,它不是很脆的,還很濕潤,有壹定質感韌韌的,又保持菠蘿蜜的甜度。
但妳感覺到細微味道的層次原來並不簡單:西瓜皮野橘蜜浸過,中間是恩冰果脆片配芒果莎莎醬。
主菜:白味噌烤茄子(*含五辛,可免)
我之前看過分子料理的資料,看到這泡泡就知道是分子料理的特征。高逼格的。
這道菜就是吃“愉”的感覺,妳懂的。
茄子拿捏應該很講究,整體吃起來感覺太濕了,所幸沒有家常茄子的高熱量。九層塔味道跳出來,茄肉爛爛的。
刀叉用上了。我就想象像閨蜜狐貍那樣優雅切切切。其實我好想她幫我切。
小插曲:我發圖後壹堆人各種圍觀搞怪,那泡泡是“洗潔精,牙膏沫,白的好多口水……”
雞油菌小米粥絲瓜
這道菜倒是驚喜的:
軟和脆,甜和鹹,家常和珍貴,都融合在壹起。
於是有雀躍和層次還有疊加的小趣味的驚喜。
為何評價那麽高?因為像前面的湯有竹葉菜、竹豆,食材本來就彌足珍貴,妳吃到時候感覺已是珍饈,對味道要求可能沒有那麽高。
“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絲包困曉霜”。對於絲瓜這種家家戶戶可見的家常菜,大家太熟悉了,做到讓人驚喜驚嘆,最顯水平。
我壹直詫異這道菜為何這麽清甜,雖然絲瓜本來就是清甜之物,沒理由小米也這麽甜。後面和天水聊天,發現他也特別鐘情此菜,菜牌介紹夏至恰逢當天,就是重點介紹絲瓜,還寫了介紹的文章。閱畢,才曉原來小米粥裏面加入鮮打的玉米汁。因為顏色相同,味道相配,竟然融為壹體而不覺。更佩服菜品設計細微處的用心。
沙爹醬猴頭菇扒配楊梅醋(*含五辛,可免)
沙爹醬,不見香茅只留其魂,我吃過最清淡的沙爹。忽然很被這種味道感動。多少人吃菜只是因為味道濃烈的味蕾刺激貪圖壹時爽痛快而愛上那道菜?如果把那刺激性辣椒等去掉可能妳發現那小龍蝦海鮮等等所謂美味竟然只是……而知道濃烈味道包括油炸等處理只是為了去除菜本身腥臭,妳還會愛嗎?(希望這個真相沒有拉仇恨)
我想菜如其人,在極濃烈之處卻以平淡原味示人是因為他也有壹顆謙謙君子之心的真味。所以在聊天時候,我聽到“君子”這些詞語從天水口中冒出,沒有絲毫詫異,自然而然不過。因為他沒有裝的掩飾,這確實是他為人做事做菜的準則。
猴頭菇沒有絲毫的苦味,軟韌度應該算七八分吧。滿足肉食者的所有需求。估計不是素食者也會忘記在吃素。所以好的素食店應該受到所有人壹致喜歡,而不局限於素食人群,我還看過美食評論家專門寫過天水的文章。自釀楊梅醋美麗的粉色,特別好喝。想起曉味在廈門帶我去的桐花廬(忘記是不是這個名字),它家特色就是用各種自釀好喝好看的水果醋裝進香檳杯佐菜,錦上添花。可惜那家店早沒有經營。
主食:牛肝菌黑豆蘿蔔幹粽飯
牛肝菌配蘿蔔幹,哈哈哈,味道搭,就是覺得牛肝菌好像白補了。此搭配非常打破界限,珍貴與家常的結合。蘿蔔幹比較大塊有點搶味,感覺不到牛肝菌存在。
和天水提的時候,他說這蘿蔔幹是雲南生曬的,沒有加任何調味,充滿陽光的能量。原來菜品設計切的特別小,就是根本感覺不到。顧客說吃不出來,就切成能夠吃出質感的小塊。
看來顧客眾口難調。也是妥協的結果。菜品設計很為顧客著想,因為壹般粽子都是糯米難消化,此粽貼心沒有或者用了極少量糯米,吃到嘴裏不會糯,更易於消化。
包粽子好大壹塊葉子很方便,據說是冬葉,冬天的冬,請教上菜的姐姐知道的。後面狐貍告訴我肇慶裹蒸粽也是用冬葉包的。
青菜:破布子炒山蘇
可不是小菜哦,據說來自臺灣……
查了資料,這菜做法很臺式,我則會想起腐乳炒通心菜壹類也是我們的家常菜。破布子可以做醬,看圖片做出來有點像天貝。中醫說破布子還可以解芒果的毒。
山蘇全名是臺灣山蘇花,在臺灣中低海拔山區可看到它的蹤影。真夠臺灣特色。
因為吃到的是小片,滑脆,紋理想起小型的嫩芭蕉葉。
這麽快就到甜品: 芭樂冰淇淋配堅果。
分子料理好處這裏充分彰顯,那團冰淇淋妳真吃不出它是芭樂……顏色粉嫩,口感滑。妳怎麽能夠想出這是純素的冰激淩?
天水介紹因為不加奶的甜品特別不好做。容易有冰沙感,顆粒太大,口感不好。他們也是反復調整方子才出來現在的好口感。
在天水蔬食料理,每壹個菜背後都有壹個感人的故事。
堅果用了核桃的微苦來凸顯甜品的甜,個人感覺敗筆。因為核桃的苦味太霸道,吃完容易停留口腔反而沖淡了好不容易有的冰激淩的難得美好口感。樹莓和芒果微酸好吃。
壹坐下時候,店員會咨詢是否對芒果過敏再做這個甜品。服務到位。
在吃甜品時候,姐姐拿來壹本厚厚的意見冊。 有壹個小細節:拿來時候筆已經夾在剛好寫留言的地方,妳就不需要壹頓翻翻翻找找找。
我隨便翻了前面顧客的留言, 又發現壹個小細節,每篇留言後面有三個字:天水閱。
對於心儀已久的素食店,我下筆千言,寫了兩面。
寫完交給姐姐時候,自己想既然千載難逢終於來到天水,從留言冊可以想見天水對顧客的尊重。很想面見壹番,詢問姐姐天水竟然真在店裏,於是問方便的話能否見壹面。
不多久我面前就出現壹個年輕的帥哥。我竟然也毫不顧忌,把對天水蔬食料理的仰慕,對此次菜品的評價好的不好的都說了。
天水說每天會組織員工壹起閱讀意見冊,他寫了“天水閱”是讓顧客知道他們閱讀過,在乎他的意見,有些建議還會在下面回復。
還告訴我很多菜背後的故事,我更多知道卻是壹個以什麽態度理念在做菜的人和素食店。
天水平日這個時間是下午茶時間,邀請我可以茶室壹聊。愛茶如我立馬答應。
天水本來想泡古樹茶的大雪山,不小心泡了三奇茶。三奇茶:三個比較奇特的茶在壹起:奇楠,甘玉露、竹觀音。
初喝便感覺有沈香的風範,據說就是奇楠緣故。到後面甘甜無比仿若玉露瓊漿,想必甘玉露本性顯露。
茶如其人,它就表現持久穩定,也仿若君子之風。
坐旁邊還有店員河月,“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空”的詩句就冒了出來。她基本沒說話。壹開始我就特別聒噪問天水這個那個,天水極有耐心回答。
然後和河月有個特別大的反差。反思自己的話是不是太多了?
她靜靜不語勝過千言萬語,她壹笑感覺世界綻放。靜默的力量。我於是不自覺也想安靜下來,靜靜聞茶香品茶真味。
壹直到天水把茶葉倒出來,我這傻瓜才懂得告辭。心裏想起武夷山草木君不知春齋掛的那副字:
後會有期。
想知道更多天水蔬食故事,搜索公號:
天水蔬食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