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看過《溏心風暴》嗎?文鹹西街就是專門賣這些的。
如果去迪斯尼的話,在迪斯尼裏買的東西有很多:最多的是衣服各種款式、大小都有的,很有趣很有特色。然後是各種各樣的毛絨掛件(45元壹個)、手機鏈、(30元左右)、杯子、食品什麽的。女孩子都喜歡買包包、精美的迪斯尼項鏈首飾等還有巨型大公仔。
在香港大街小巷開了很多優之良品的店 ,而且每個店裏的商品都是不同的,最好的壹點就是:每個店打折促銷的商品也是不同的。 還有送同事可以去優之良品買芥末豆啊,糖果什麽的,都是壹大包的,裏面有好多小包。可以拆分開來送,品種很多,很好吃。比上海實惠多了!
在機場或免稅店裏可以買到香水,有幾連包的,也可以分開來送給同學,肯定很受歡迎!
許留山——專門吃甜品的。是壹間香港連鎖式甜品店,專門售賣甜湯、甜品和小食,以芒果為主要材料。1960年代在新界元朗開業,最初售賣傳統涼茶和龜苓膏。1990年代推出鮮果甜品,1992年推出的甜品“芒果西米撈”大受歡迎,其後以特許經營方式拓展業務,成為現時壹家港式鮮果甜品店的著名品牌。現時在香港的分店有42間,主要集中在九龍,並將在港島炮臺山開設新的分店。海外市場方面,2002年許留山在臺北開分店,2004年擴展至上海和廣州,其後在美國加州、新加坡開設分店,1990年代中也曾於澳門開設分店。而且店面比較多,找起來不會太麻煩。
深井裕記燒鵝
九龍城南角道6號
既然是壹代食城,著名的裕裕記燒鵝又怎可不推薦。深井的燒鵝,在許多TVB電視劇中都有出現,可想而知它的知名度很高。除了深井老店外,九龍城是唯壹的分店。裕記燒鵝的脆皮燒鵝十分著名,不可不試。
糖朝
九龍尖沙咀廣東道88號(2375-9119)
周壹~周五10:00~24:00、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日7:30~12:00
這可是壹家連明星都愛光顧的甜品店,店中眾多甜品都是手工磨出來如像合桃露、芝麻糊、湘蓮子芝麻糊等,磨得又細又綿,是別家店吃不到的。他們的糖不甩超Q! 除了甜品之外,它也賣粥面,生意不比甜品差。
主要美食區
蘭桂坊、SoHo荷南美食區——感受異國情調
這兩個美食區是消費較高的時尚中西美食集中地,菜館、酒吧和咖啡廳林立,供應中國、泰國、越南、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地的菜式。部分菜館設有露天茶座。 蘭桂坊附近還有德已立街、和安裏、榮華裏,酒吧集中在蘭桂坊。
蘭桂坊位於德已立街與雲鹹街之間,卵石鋪砌的斜面路上開設以了很多新派的西式餐廳、酒吧及迪斯科,是追求時尚夜生活的人士常去的地方。從地鐵中環站D1出口向蘭桂坊方向步行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
SoHo荷南美食區鄰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這條全世界最長的戶外扶梯帶來了人流,也推動了這壹帶的餐飲事業,些利街、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成為美食據點,眾多裝飾雅致、充滿異國情調的小餐廳和酒吧林立,是喜歡精致餐飲的人士匯聚的場所。由地鐵中環路站D1出口沿皇後大道往中環中心方向走,然後搭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前往。
銅鑼灣——正宗香港風味
銅鑼灣是有名的購物區,所以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裏的餐飲業十分發達。渣甸坊、時代廣場、波斯富街、利舞臺廣場和百德新街餐飲店林,有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面店、燒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館、臺式小吃店、日本壽司店、精致的咖啡廳,豐儉由人。
赤柱——濤聲伴美餐
赤柱的環境清幽,海景迷人,有不少外籍人士在這裏居住,像個歐陸小鎮,“吃”的環境絕佳。除了美利樓歷史建築內的海景餐廳外,赤柱市場內也有中式、越式、法式和意式的餐館,臨近海灣還有酒館、露天茶座等,處處洋溢著歐陸風情。地鐵中環站A出口,步行至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搭6、6A、6X或260 線巴士,或於地鐵柴灣站C出口轉乘16M線綠色小巴前往。
西貢、鯉魚門、南丫島——近水樓臺先得鮮 這三處可以稱得上是美食樂園。
西貢昔日是個漁港,沿海岸開設了不少海鮮酒家,家家門外大魚缸,蓄養著鮮活的海產,來這裏吃海鮮比在市區裏要鮮美幾分。鹹魚和蝦醬是香港漁村的特產,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於地鐵鉆石山站C2出口乘92線巴士,或於彩虹站C2出口乘1A線綠色小巴,至西貢市中心總站下車。
鯉魚門是九龍半島的壹個古老漁村,顧客在海鮮攤子自選鮮活海產後,到餐館裏稍坐片刻,便可嘗到烹制好的海鮮,客人還可以指定烹調的方法。於地鐵油塘站A2出口轉24線綠色小巴。
南丫島的兩個主要港口索罟灣和榕樹灣,是品嘗海鮮的必到場所,尤其是索罟灣,餐館臨海而建,海鮮的味道和海邊的景色都能使人沈醉。從中環境保護號渡輪碼頭(地鐵中環站A出口,走人行天橋沿民耀街前往)乘渡輪前往南丫島榕樹灣或索罟灣,船程分別為30分鐘和35分鐘。
尖沙咀——潮流美食集中地
尖沙咀至尖沙咀東部壹帶是遊客高密度區,無論是彌敦道、廣東道、漆鹹道等通衢大道,還是亞士厘道和加連威老道等橫街小巷,特色餐館都數不勝數。在金巴利道的美麗華商場可找到水準壹流的粵菜和川菜館。諾士佛臺(地鐵尖沙咀站B1出口)雖隱藏於鬧市壹隅,卻是追趕美食潮流之地,西班牙菜館、意大利菜館、日本菜館和酒吧環境清幽,是手屈壹指的國際美食街。
九龍城——大眾化亞洲美食
九龍城過去毗鄰機場,成為各式餐館立足的熱點。現在機場搬遷,餐館卻留下來了,組成了別具壹格的亞洲美食區。區內以泰國菜館、中式火鍋店和潮洲菜館最興旺,集中在啟德道、南角道、龍崗道、福老村道壹帶,有些老牌名店已屹立九龍城數十年。此外,還日本菜館、韓國菜館和印度菜美食區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亞洲式餐飲為主,價錢走大眾化路線,深受本地人的歡迎。乘地下鐵路至樂富站,再轉乘計程車。
紅磡——美食新焦點
離尖沙咀不遠的紅磡區是新興美食據點。黃埔新天內的美食教育局匯聚大江南北美食,多家菜館各展所長,以新鮮材料和特色烹調方法,炮制港式牛排、粥粉面、燒味、四川擔擔面、避風塘炒蟹、“車仔面”、餃子、懷舊小吃、越南菜、新加坡菜等,價格也是大眾化的。從尖沙咀漢口道乘6線綠色小巴,至總站下車。
旮旯美味隱匿市井間
我永遠相信,壹個地方最美味的食物,隱匿於市井間。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可能棲息著歸隱江湖的高人。生活的氣息,樸素的風情,雞零狗碎的幸福,不經意間被包裹進了壹碗雲吞、壹個墨魚丸、壹筷子牛腩粉……
沾仔記雲吞 那壹口,嘗到了“幸福”
去香港前,在“驢友”論壇轉了很久,對“沾仔記”地理位置之險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可是當我拽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和已經翻折成腌鹹菜的地圖,頭頂辣豁豁的太陽,腳踩滾滾燙的石頭路,感覺自己仿佛先於美食成了壹道“鐵板燒”。甚至動了“放棄”的念頭,跨過街道乘上地鐵穿過維港爬上山腰轉過小路,在任何壹個路口仿徨時,都有壹股憤怒在燃燒,突然,眼前壹震,“沾仔記”!
頭發花白的“老法師”坐鎮店堂,不緊不慢地把蝦仁、肉糜填進雲吞皮,收攏起壹朵“花骨朵”。所有的憤怒煙消雲散,所有的饞蟲爬上眉梢。
4只飽滿的雲吞靜靜地躺在碗裏,粉紅色的鮮蝦肉若隱若現,壹彎碧綠生鮮的油菜漂浮於湯上———這就是傳說中的“沾仔記雲吞”,我在威靈頓街上來來回回尋找了半個小時的雲吞!鄭重其事咬下第壹口,吹彈欲破的皮,緊裹著壹團團鮮蝦肉,鮮甜,汁水充盈。牙齒咬下去的剎那,感到了“幸福”。
實打實的壹碗雲吞,幾口便沒了蹤影,胃有幾分飽。屁股粘在凳子上,鬥爭了半天,要不要再叫壹碗?10元港幣壹碗,恐怕是香港的最低價。或者買壹打生雲吞回賓館?心裏卻還惦念著“九記牛腩”,只好忍痛割愛,放下調羹,咽下口水,奔向下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