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電商、外賣、疫情沖擊下,哪些店能幹,哪些店不能幹?

電商、外賣、疫情沖擊下,哪些店能幹,哪些店不能幹?

當前,實體店受到電商、外賣、疫情的沖擊尤其嚴重,實體店的狀況越來越差。

我樓下就是壹排門面店,大概二十家店面,結果不到壹年倒了四家,還有三家貼出了轉讓告示。可以想見,當下實體店的日子是多麽艱難。每個店面的倒閉,都意味著創業者可能面臨數十萬的投資損失。

那當下哪些店能幹?哪些店不能幹呢?

服裝店、鞋店、無特色餐飲店、電影院、傳統等客上門的店鋪等等這些類似的店,受到電商、外賣、疫情的沖擊尤其大,這些店都不能幹。甚至以前比較安全的菜市場,現在也被電商玩壞了。妳不會玩電商,就要被電商玩死。

有人會說了,疫情不就壹兩年嗎?熬壹熬就過去了,受到疫情沖擊就不能開了?現在有的學者已經提出了“瘟疫時代”的說法。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未來各種疫情會接二連三,每輪疫情都要持續好長時間,這段時間就被稱為“瘟疫時代”。妳說疫情沖擊大不大?所以,要想開店,疫情是當下開店需要重點考慮的壹個因素。

而像手工制作、上門服務、嫁接電商外賣、非傳統創意店、體驗感十足的店,這些生意可以重點考慮,因為這些店受到電商、外賣、疫情影響相對要小壹些。

比如VR體驗店,這種店雖然現在還不成熟,但未來VR體驗的項目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趣,形成壹大批粉絲,就會形成當年網吧紅火時的盛景。

未來,大街上的行人會越來越少,加之受到電商影響,薄利多銷的店只會死得很慘。因為薄利了,也多銷不了多少。要做,就做毛利高的、附加值高的。

比如,美容美發店能不能開?能開。壹是因為這種店的毛利潤和附加值特別高。壹個價值三五十元的染發劑,能被忽悠成七八百。加上什麽總監級、大師級的“托尼”老師,壹次美發、燙發,輕輕松松就要花費上千元。再辦辦卡,搞點營銷噱頭,鎖定顧客,那基本上養活幾個人和交房租是完全沒問題的。大頭成本解決了,那生存就沒問題了。

類似的,還有美容店、母嬰服務店、眼鏡店、中醫理療店等等,都可以考慮。

未來是什麽趨勢?疫情持續爆發的趨勢,老齡化的趨勢,中國崛起的趨勢,獨身主義的趨勢,鴻蒙為代表的萬物互聯的趨勢,人工智能大發展的趨勢,等等。每壹個趨勢,都孕育著極大的商機。

疫情持續爆發,妳可以賣相關的防疫產品。比如,抗病毒藥物、口罩、洗手液、酒精等等。不要以為賣這些東西的店鋪已經很多,要知道,中國十四億人口,加上有的人喜歡囤貨,這樣的店可能平時生意清淡,但壹旦疫情爆發,將會賺得盆滿缽滿。

我老婆在疫情期間屯了大量的板蘭根、蓮花清瘟、口罩、酒精。結果到最後,板蘭根、蓮花清瘟都用不著過期了,只能扔掉了。當初疫情緊張的時候,身邊數家藥店沒壹家賣酒精。可以說,如果這時候有壹家在賣醫用酒精,可以在壹兩天內全部賣完。

其它的趨勢就不多說了,只要深入想想,到處都是商機。對於不符合趨勢,或者背離趨勢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過硬的經營手段,還是乘早不要搞了。

符合趨勢開店,就像在牛市裏炒股,隨便買什麽都可能賺,只不過賺多賺少的問題。而不符合趨勢開店,就像在熊市裏炒股,想要火中取栗,那十有八九是找死的行為。

未來,對抗電商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服務。電商的命門就是服務不足。要做就要做那些服務價值很高的店鋪。

比如,美容、美發店,服務價值很高,這種店是電商沖擊不了的。

比如,老年人養老服務,這種店屬於壹對壹服務,富有個性和特色,且能向老人提供高層次的快樂。對於壹些老年人來說並不差錢,缺的是關愛和照顧。妳想想,有的老人最後去世的時候,能把房子留給悉心照料他的保姆,對於給他提供優質服務的店家,他們會不舍得花錢嗎?

比如,月子中心,價格很高,但因其特殊的服務,入住率能達到95%以上。月嫂的工資甚至能達到三五萬元,這都是服務帶來的高利潤。

比如,寵物中心。現在養狗甚至比養人還要花錢,為什麽?因為養狗的人也懶,而且寵物與人建立了強 情感 聯系,他們會像父母給孩子花錢壹樣大方。

什麽叫有護城河?就是說妳有的,別人沒有;別人有的,妳更精;別人不願付出的,妳願意付出。

妳做小吃有絕活,方圓十裏的人都來找妳,這就是技術護城河;妳有特殊的進貨渠道,成本很低,進貨有保障,這就是渠道護城河;妳自帶光環,吸引粉絲打卡,妳就有了光環護城河;妳家裏有店面,自己用店面做生意,可以扛住低成本,別人做不到,紛紛倒閉,妳就有了成本護城河。

甚至妳幹早餐能早上三點起,別人做不到,妳也有了護城河,那就是吃苦護城河。

有護城河,就設置了壹道障礙,把很多競爭者擋在門外,這就避免了這壹行業成了紅海。

為了解決癌癥痛苦,有的人願意拿出全部身家保命。有人為了解決痛苦,能夠忍痛豪擲數百萬。有人為了獲得安全感,寧願花點錢買平安。有人為了滿足成癮心理,願意壹天花十個小時,數萬的金錢。

每壹個痛點、恐慌點、成癮點,都意味著巨大的商機。現在騰訊為什麽這麽賺錢,不就是利用了抓住了成癮點了嗎?為什麽保健品公司那麽賺錢?不就是利用了老年人怕死的恐慌心理嗎?為什麽有獨特治療方法的老中醫那麽賺錢?不就是能解決別人的痛苦嗎?

試問,妳能解決別人什麽痛點、恐慌點和成癮點呢?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有四十多年時間了,當年,隨便做什麽都是藍海,實現野蠻增長。而這四十年來,創業者把能幹的都幹完了,所以,當下國內好賺錢的傳統的藍海生意已經沒有多少了。

對於創業者要考慮壹些新穎的、非傳統的生意模式。

比如跨境電商。中國的商品批發價格極低,甚至在義烏批發的商品都用斤稱。商品跨境到了國外就用美元結算,把利差進行了放大,還怕賺不到錢嗎?由於中歐班列還不完全成熟,運力有限,加之國外壹些國家還與中國有著各種矛盾沖突,很多領域還沒放開,跨國電商就有了巨大的潛力可挖。

比如壹些新設計、新 科技 、新項目。現在很多手機都升級了鴻蒙系統,但是能連上鴻蒙的產品還是少數。為什麽就沒人能夠建立壹個鴻蒙生態店呢?該店售賣的電視、冰箱、音響……全都可以連上鴻蒙。華為的忠粉數千萬、上億,他們想買鴻蒙生態的東西,當然會給妳帶來巨大的利潤。

另外,還壹個重點需要強調,“紅海生意不能幹”。紅海現在已經是普遍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那些不那麽“紅”的生意,太“紅”的就不要幹了。比如,飯店、成衣店、奶茶店、超市等等,這些能不能幹?這些都是紅得發紫的項目,極為難幹。

影響店鋪能不能生存的,最重要的是什麽?是成本。任何店鋪倒閉,其最大的原因壹定是成本高。最不能幹的生意,只要成本足夠低,都能贏利。

員工工資、店鋪租金,這是兩個成本大頭。所以,員工工資最少的、店鋪租金最便宜的店,往往就是能幹的生意。

怎麽做到員工工資最少?不要雇人,妳自己幹,或者帶著老婆孩子壹起幹。就算工資再低,也沒有怨言。而如果有員工,少壹分,他可能就離職了,或者去勞動仲裁部門去告妳了。他們只能同甘,不能***苦。

怎麽做到房租最低?門面要最小。家門口有個和善園早餐店,門面寬只有壹米多壹點,縱深只有三米,夫妻倆經營。人家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最低工資、最低租金,別人撐不下去,這家店可以撐,怎麽可能倒?其店面附近曾開了至少四五家餐飲店,全給熬死了,而這家小店還活得好好的。當別的店倒閉了,這家店的生意就變得更好了。店是靠養的。開半年可能不賺錢,但是,開兩年、三年就積累了大量的忠實顧客,足以壹家小康了。關鍵是很多店根本撐不到壹年就得倒了。

家庭裏花錢最多的是誰?不是需要看病養老的父母,也不是在外面流血流汗的男人,而是家裏的老婆孩子。

老婆喜歡包包、衣服,孩子需要奶粉、教育、培訓,所以,做母嬰產品往往都做得不錯。這是因為這些店抓住了家庭最大的消費力。如果妳做男士衣服,壹般是賺不到錢的。因為雖然男人賺錢,但自己的需求並不多,就算是買衣服,壹套好點的衣服能穿十年。而女人呢?哪怕上周才買的衣服,下周又感覺沒衣服穿了。對於孩子,那更是花錢大戶。給孩子的東西,都要是好東西,便宜的東西壹般沒人願意買。試想,妳願意花十幾塊錢買件衣服給孩子穿嗎?不怕刺激孩子幼嫩的皮膚?妳願意買五十元以下的奶粉?不怕吃出個大頭娃娃?妳願意孩子在最差的學校上學?不怕影響孩子的前途?

無論妳做什麽生意,都要考慮女人、孩子這兩個要素。

比如開飯店的,妳要考慮女人、孩子。女人不喜歡甜的、不喜歡油的,因為容易導致發胖;不喜歡環境差的和不衛生的,因為她們大多有潔癖;她們喜歡店裏有孩子喜歡吃的飯菜。

男人選擇去哪家店壹般無所謂,去哪家店消費,主要是看女人。而如果有孩子,女人又主要看孩子。我女兒放暑假回家了,我們去飯店吃飯。首選的是哪家呢?不是我喜歡吃的那家,也不是我老婆喜歡去的那家,而是“松鼠桂魚做得好的那家”,因為孩子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