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讀書的時候,經常跟著這個漂亮的金陵女孩到處吃美食,比如夫子廟的蓮花湖紅豆燈會和秦淮河邊的香煎臭豆腐...難得的周末時間都被我們倆消耗掉了。不得不說,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蘊也積澱了滿滿的美食文化。
?不可避免地要提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桂花鹽水鴨。高中的時候,壹個閨蜜從南京來。每次她的父母來學校參觀時,他們總是帶著壹大袋鹽水鴨和鴨胗,很自然地,其中壹些最終落入了我的胃中。與學校食堂千篇壹律的飯菜相比,鹽水鴨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鴨肉緊實不爛,吃起來香而不膩,還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下課後,幾個人圍坐在壹起,壹個鴨翅壹個鴨脖,邊吃邊聊,簡直是枯燥的寄宿生活中的壹大樂趣。有壹次,我趕著去上自習,沒吃完的鹽水鴨打開袋子放在桌子上。晚上回到宿舍,發現桌子上只有壹個塑料袋和壹串貓爪印。我非常不安,詛咒了這只短命的野貓幾千次。
?後來上了大學,有幸和大美牛金玲同住壹個宿舍。作為美食家,我們註定會分享相同的興趣。我的蘇式糕點和她的金陵特產經常堆滿宿舍的小櫃子,我們壹度因為體重飆升而擔心。即便如此,我還是很喜歡她從家裏帶來的鹽水鴨胗、鹽水鴨爪、鹽水鴨翅等等。壹旦我吃了它們,即使長時間拿著壹塊鴨骨我也能津津有味地咀嚼它們,當我失去骨頭時我不得不來回啜手指。
?鴨血粉絲湯曾經是我的最愛,甚至上癮了,幾天不吃就難受。又軟又滑的粉條放在竹漏勺裏,在沸騰的鍋裏來回沖洗幾遍,然後扣在盛有老鴨湯的碗裏。壹勺鴨血,壹勺鴨肝和壹勺鴨腸,撒上蔥花和香菜,然後滴上辣醬和香油,味道幾乎罕見到眉毛掉壹地。放學後,當我的胃充滿了空計劃時,我來端上這樣壹碗,壹掃饑餓和疲勞,仿佛我帶著血復活了。
?起初,安德門後街濃濃的鴨油和鴨氣讓我每次路過都要繞道而行,但有壹天我的同桌溜出校門,從後街給我帶回了壹個剛出爐的鴨油餅幹,這大大跳了我的腳,讓我後悔對鴨油餅幹攤視而不見。巴掌大小的燒餅被烤成了金黃色的酥皮,從裏面飄出的酥脆香味被陣陣熱氣包裹著,讓人不由快速地咬上壹大口。水油皮層次分明,白芝麻香醇,蔥花鮮香。沒有想象中的鴨腥味,卻有著超越普通餅幹的美味,在不經意間給感官帶來了驚喜。從那以後的壹年多時間裏,我成了後街面包店攤位的常客。當我買它的時候,我從半打開始。畢竟,美味的食物必須經得起與朋友分享。
?轉眼離開南京已經五年多了,但我仍然記得在南京街頭巷尾遇到的美食。我曾經對我最好的朋友嘲笑自己,壹旦我滑倒並掉進南京烤鴨的包圍圈,我就再也出不來了。當然,南京美食以上述為結尾。我只是借此機會回顧壹下我在國外學習的日子。這些食物不僅填飽了我的肚子,也間接地填飽了我的心。感謝這座美麗的城市帶給我美食,也感謝那些可愛的人帶給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