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吃貨,或者美食家,除了蘇軾,首當其沖的就袁枚了。
關於袁枚的隨園食單,早有答案列舉,詳情可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吃貨? - 李超字子躍的回答
簡單的說,這位先生用自己四十年的吃貨經驗寫了壹本《隨園食單》!
具體闡述了什麽是吃貨?怎麽當好壹個吃貨?怎麽當好壹個高大上的吃貨?當壹個吃貨有什麽重大意義?等等等壹系列的問題。
正好手頭有壹本,給張圖感受壹下:
二,蘭陵笑笑生
說起來《金瓶梅》我已經在知乎上回答過不少答案了:哪本書裏的情話最感動妳? - 王狗蛋的回答
這次說起來的,卻是金瓶梅裏面的好吃的。
沒記錯的話,第二十六回,潘金蓮、孟玉樓、李瓶兒三個人賭棋。
李瓶兒輸了五錢銀子,買了壹壇酒、壹個豬頭、四只蹄子,交給仆婦宋蕙蓮整治。
這個豬頭,大概是我看過書裏面最棒的壹個豬頭
舀了壹鍋水,把那豬首蹄子剃刷幹凈,只用的壹根長柴禾安在竈內,用壹大碗油醬,並茴香大料,拌得停當,上下錫古子扣定。那消壹個時辰,把個豬頭燒的皮脫肉化,香噴噴五味俱全。將大冰盤盛了,連姜蒜碟兒,用方盒拿到前邊李瓶兒房裏。
豬頭洗凈,剃幹。壹大碗油醬板著茴香大料,上下兩個探子固定好嘍,只消壹根長柴放進竈裏,文火慢煮壹個時辰,豬頭便皮脫肉化了。
先前抹好料子,小火慢燉兩個小時,只需要壹根長柴。
我以為壹根長柴在這裏是虛指,不想後來蕙蓮又說:“不瞞娘們說,還消不得壹根柴禾兒哩!若是壹根柴禾兒,就燒的脫了骨。”
壹跟柴火的火力,“上下錫古子扣定”,這玩意類似現在的高壓鍋。
但就這壹條說蘭陵笑笑生是個美食家未免太過草率,但若是有空的話,
不妨去看看《金瓶梅》第三十四回的“鰣魚”
六十壹回的“螃蟹鮮”
“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凈了的,裏邊釀著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兒、團粉裹就,香油炸,醬油釀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
六十壹回的時候應該是秋天,正是蟹子最肥美的時候,不過這個做法我覺得,有點暴殄天物(口水下來了)我今年還沒吃過螃蟹。
此外,還有奶罐子酥烙拌鴿子雛,荷花餅等等等等,有閑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壹本書叫做《金瓶梅飲食譜》邵萬寬、章國超編著
有幸和壹個研究歷史的哥們聊過天,這哥們說金瓶梅裏面的飲食,是今天研究宋代,或者是明代飲食文化的重要作證。
三,倪瓚
說起來豬頭,元末明初的畫家,詩人倪瓚也有壹本叫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的書,這本書反映了元代的無錫飲食的風貌。
裏面有兩道豬頭肉的菜:
煮豬頭肉:用肉切作大塊,每用半水半酒鹽少許,長段蔥白混花椒,入朱缽或銀鍋內重湯頓壹宿。臨供旋入糟姜片新橙橘絲。如要作糜,入糯米擂碎生山藥壹同頓[豬頭壹只可作糜四分]。
川豬頭:用豬頭不劈開者,以草柴火熏去延,刮洗極凈,用白湯煮。幾換湯煮五次,不入鹽,取出後冷切,作柳葉片入長段蔥絲韭筍絲或茭白絲,用花椒杏仁芝麻鹽拌勻,酒少許灑之。蕩鑼內蒸手餅卷食。
第壹種做法是,白酒,食鹽,蔥白,花椒腌制,悶壹晚上。然後加入姜片橙子和橘絲。
第二種做法就是。。。
我覺得沒必要翻譯了妳們看看吧。
四,李漁
張岱的好基友李漁有壹本《閑情寄偶》裏面有壹部分叫做“飲撰”
有壹篇博文推薦大家看壹下。
李漁的飲食美學,作者楊嵐
再給出壹個答案鏈接: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吃貨?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李漁的閑情偶寄,告訴我們什麽是真正的吃貨:擇食、知味、品位
五,曹操。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曹操也是個美食家,有壹本叫做《四時食制》相傳是曹操所做。
裏面記載了很多的財色,我壹度認為,這本書是現在的魯菜,豫菜的雛形
(如果實在是搜索不到,關鍵詞可以改成《魏武四時食制》或者是《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也可以去《天平禦攬》裏面找)
《太平禦覽》卷926:“《魏武四時食制》曰: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
《太平禦覽》卷937:“《魏武四時食制》曰:蒸鮎。”
《太平禦覽》卷938:“《魏武四時食制》曰:東海有大魚如山,長五量蕊,謂之鯨鯢。次有如屋者,時死岸上,膏流九頃,其須長壹丈,廣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為矛矜。”
《太平禦覽》卷940: “《魏武四時食制》曰:發魚,帶發如婦人,白肥,無鱗,出滇池。《魏武四時食制》曰:蒲魚,其鱗如粥,出郫縣。 《魏武四時食制》曰:疏齒魚,味如豬魚,出東海。
《太平禦覽》卷929:《魏武四時食制》曰:海牛魚皮、生毛可以飾物,出揚州。 《魏武四時食制》曰:望魚側如刀,可以刈草,出豫章明都澤。 《魏武四時食制》曰:蕭拆魚,海之乾魚也。”
《顏氏家訓》卷6:“魏武四時食制:“鳣魚大如五鬥奩,長壹丈。””
《魏武四時食制》曰:魚孚魳魚,黑色,大如百斤豬,黃肥,不可食。數枚相隨,壹浮壹沈。壹名敷。常見首。出淮及五湖。 《魏武四時食制》曰:蕃逾魚,如鱉,大如箕,甲上邊有髯,無頭,口在腹下,尾長數尺,有節,有毒螫人。
《魏武四時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