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裏河的具體位置就在前門大街東側,它的最北端與大名鼎鼎的鮮魚口 美食 街相連。這北段的小廣場還有味道鮮明的雕塑。
這條小河大概有600多米長,順著這條小河由北向南走,能讓人逐壹感受到來自商賈文化、會館文化、梨園文化和民居文化等的深厚魅力。
看到清澈的河水,我不禁想起宋朝大儒朱熹的詩句: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看這小橋、流水和人家,多麽具有江南水鄉的味道呀。瞬間,讓我想到了江蘇的水鄉周莊,以及著名畫家吳冠中作品的意境之美來。
妳瞧,這裏還充滿田園牧歌的風采。
哈哈,好溫馨喲。此刻,似乎能讓人忘卻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與煩惱。
這裏鮮花盛開,品種不少呢!來到這裏如同來到花的世界。妳看有迎春花、海棠、丁香、油菜花、牡丹等。
走累了渴了,這裏還有咖啡屋書屋供遊客休憩、附近還有壹座老會館顏料會館,現在保留著老戲臺,定期有文藝演出。
妳看,這裏保護的有老街老巷,會館寺廟,多麽精美。據說,周圍古建多達47處。
這裏的老房子,也特別有看點,極具濃郁的 歷史 滄桑感。看著看著,讓人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北京老院落的門特別講究,根據層級和大小的不同叫法也不同。從第壹級到第六級,分別叫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和隨墻門等。
院門旁多配有門墩,造型各異,看起來特別有情趣。
這裏及其附近是會館紮堆的地方,特別多,比如有安徽蕪湖會館、福建汀州會館、江西新建會館等。
據有關資料介紹,北京 歷史 上會館總數曾經達到391處,建設最早的是南昌會館,它建於明永樂年間。北京城內最大的會館是安徽會館,擁有“京師第壹會館”的美譽。該館占地9000多平方米,有左中右三路套院,每個套院又由五個四合院組成。曾是皖籍淮軍將領、達官顯宦在京聯絡 情感 的重要場所。如今這座會館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會館的功能不同,北京的會館還分為士人會館和商業會館等,前者主要用作同鄉官紳階層的社交場所的,後者主要為外地在京經商者服務。它們發端於明代,清代達到鼎盛,後隨著清代末期廢除科舉考試後,會館逐漸衰落。
據《北京三裏河考》記載:三裏河壹帶元代為大都城東南郊,湖澤眾多,蘆葦成片。另據史料介紹,明朝時挖正陽門地區的護城河時,就將原三裏河壹帶的窪地建成泄洪渠,它因距正陽門有三裏,就有了“三裏河”之名。到了清朝後期,由於三裏河的水源枯竭,河道逐漸荒廢,再加上人口激增,人們就將幹枯的河床填埋蓋起房子,河道自然就被壓在房子底下了,三裏河徹底消失。
據了解,2016年,有關部門啟動了復原三裏河景點原貌工程,後經過1年的搬遷居民,邊施工作業,邊栽種綠植,逐壹裝飾三裏河景點,終於老三裏河又舊貌換新顏,變成人見人贊的公園。
走著走著,不禁感嘆起人間最美不過四月天,北京之美還在穿街引巷中。有 歷史 的地方,總能激起人們的興奮和產生發自內心的愉悅!
交通
地鐵 8號線前門站;公交 2路、729路等
文圖 行者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