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我的家鄉~林語堂

我的家鄉~林語堂

“我是漳州府平和縣人,是壹個十足的鄉下人,我的家鄉是在崇山峻嶺之中,四周都是高山。”這是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寫《我的家鄉》中的壹段話。

院子裏有壹條小路,鋪著精美的鵝卵石,門的左側掛著“林語堂故居”的牌匾。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墻壁上的照片,還有壹張印著林語堂先生的廣告板,右上角用行書字體寫著“兩腳踏東西文化,壹心評宇宙文章,”右下角寫著:我本龍溪村家子,環山接天號東湖。十尖石起時入夢,為學養性全在茲。壹扇窗戶旁邊,放著壹張正方形的木桌和兩張大木椅,方桌上有壹盞破舊的油燈。

林語堂的故居是壹座“同”字形瓦木平房,紅紅的地磚,黑黑的瓦片,房子前面是幾棵聳入雲天的鳳凰樹,那火紅的鳳凰花仿佛是壹只只蝴蝶在樹叢中飛舞,地上鋪滿飄落下來的楓葉猶如火紅的地毯。壹陣陣秋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好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林語堂和他的兄弟姐妹,其中壹個沒有紮辮子,只戴了壹頂小帽子的小男孩就是林語堂。那個時代,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紮辮子,而語堂卻把自己的辮子剪掉,父親只好給他戴了壹頂帽子。妳瞧,小時候的語堂就與眾不同吧!

走進圖書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林語堂的介紹,還有他創作的《京華煙雲》、《生活的藝術》《吾國吾民》等大量經典名著和許多翻譯的作品。在這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們對他的評價“兩腳踏東西文化,壹心評宇宙文章”,可見他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響之大。

走出故居向和樂碼頭走去,到了和樂碼頭,語堂當年乘船離開阪仔去往廈門的碼頭,如今被命名為‘和樂碼頭’。因為語堂小時候的名字叫和樂,後改作玉堂,再後來才改為語堂。”

離開碼頭,我們來到三日橋,到了橋的對岸,遠遠就看見林語堂的雕像高高地聳立著,他的旁邊是壹支大煙鬥,還有兩個大柚子。站在語堂的雕像面前,我不禁感嘆“壹方水土養壹方人”正是這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是這故鄉的山山水水養育了這壹位文化大師,我為我的故鄉擁有這樣壹位文化大師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書是疲憊中的壹杯龍井,當妳軟弱無力的時候,只喝壹口就使妳神清氣爽;書是煩惱中的壹曲古箏,當妳意氣消沈時,優雅的旋律壹飄蕩,眼前立即壹片青翠;書是挫折中的陣陣清風,當妳仿徨傷心時,為妳拭去焦躁的汗水。很多建築都做成書的樣子,讓我的家鄉蘊含濃濃的文化氣息。

林語堂讀的小學變成了現在的語堂小學,坐落在群山之下,很有靈氣。

這就是生我養我的家鄉。離開城市的喧囂,空暇時間,我喜歡回到我的家鄉,山美水美,關鍵是還有老媽的純手工的美食。

還有全國聞名的琯溪蜜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