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舌尖上的中國》展現的美食,是不是當地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展現的美食,是不是當地的美食?

我感覺《舌尖上的中國》展現的美食,是當地的美食。雲貴高原的壹條溪流裏,上至年過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滿十歲的孩童,翻開溪流底部的每壹塊石頭,不厭其煩,為的是尋求壹種神奇的美味。稻花魚去內臟,在竈上擺放整齊,用微弱的炭火熏烤壹夜,現在需要借助空氣和風的力量,風幹與發酵,將***同制造出特殊的風味,糯米布滿菌絲,黴菌產生的各種酶,使澱粉水解成糖,最終得到爽口的酸甜。甜米混合鹽和辣椒,壹同塞進魚腹中,稻花魚可以直接吃,也適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種做法,都蓋不住腌魚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在泉州,在福建、臺灣,甚至東南亞的華人中,這種味道被稱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發,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大廈村海邊的沙土地,有壹種著名的特產,他們貌不驚人,但幾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蘿蔔——含水量接近90%,入口潤嫩幼滑,毫無纖維感。

豬肉八分肥,兩分瘦,帶皮最好,切寸斷,與香菇海蠣、蝦幹同煮,肉的豐腴,蘿蔔的清香,米粒的飽滿,這就是讓泉州人欲罷不能的蘿蔔飯,壹種簡樸而豐饒的主食。半身闖蕩,帶來家業豐厚,兒孫滿堂,行走壹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關於火候,廣東菜中有更極致的例子。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鮮生嫩,猛火急功,盡可能縮短烹飪時間。不僅如此,廚師還要根據餐桌與爐竈的距離,調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時機。奔跑的過程,烹飪仍在繼續。如果這是壹出戲,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壹刻,食物才完美亮相。在中文裏,“火候”壹詞的使用並不局限在廚房,更能用來評價處世的修養以及為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