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裏的好的環境並不是說家庭有多優越,富饒。而是壹家人相處的氣氛和相處模式。
我女兒有個同學,她媽媽也是全職帶兩個孩子。經常壹起接送孩子,關系也變得很親密。
但是她們家結構很復雜,家庭成員特別多。
才認識她那會,她帶著孩子住在孩子大姑家,她們自己的房還沒交房。
剛好大姑家離學校近,就住在大姑家裏。
婆婆給大姑帶女兒,她自己帶兩孩子,再加上大姑,平時就有六口人在家。
如果大姑父,她公公,她老公都從縣份上回來,那壹家差不多十口人在壹個屋檐下。
可能壹般的人家,這樣復雜的幾重關系交織在壹起,什麽婆媳矛盾,姑媳矛盾壹定顯而易見。
可在她們這個家庭裏,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壹家人其樂融融,相處得很融恰。
剛開始的時候,偶爾去壹次她大姑家,因為覺得不好意思去,畢竟不是她家。
但是,大姑和她婆婆都是愛熱鬧的人,喜歡家裏人多熱鬧,最主要的是大姑的女兒很喜歡人多,人壹多就特別開心,興奮。所以,她們經常邀請我帶孩子去她們家玩。
因為經常去,慢慢地就多少了解了她們家裏的事情。
她們全家,儀式感非常強,家裏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無論誰過生日,全家人都會趕回來聚會。
做很多豐盛的美食,訂精美的蛋糕,送小禮物,還邀請關系好的朋友壹起慶祝。
她婆婆做得壹手好菜,花樣多,色香味俱全。
每次去,她都樂呵呵的。年輕人邊吃邊聊,邊喝,她則自己吃好就餵孩子吃。
無論是大姑還是媳婦,都不操心孩子有沒有吃飯,因為有婆婆給她們都照顧得妥妥的了。
壹般來說,婆婆不帶孫女,卻帶外孫女,兒媳婦壹定是非常不舒服的,但她們家沒有這樣的事。
全家人相互幫襯,相互搭手,把家裏每個人都放在眼裏,記在心上,每個人都被重視。
這樣的家庭,這麽好的家風,孩子們過得無優無慮,沈浸在愛的蜜糖裏。孩子不優秀都難。
言傳不如身教,說壹千道壹萬,不如以身做則,把好的家風教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傳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