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嗲”的拼音:shā diē。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蘸壹層厚厚的沙嗲醬壹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壹串串沙嗲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擴展資料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壹種調料,原為印度尼西亞的壹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
它相當辛辣香鹹,但其刺激口味不適合華人飲食結構,故潮汕華人廚師經歷代琢磨創造,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制作而成新的調味蘸醬,並取音譯印尼文的“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而後傳往港澳臺等地。自此,普遍意義上印尼馬來本土的烤肉配料亦被稱為沙嗲醬。
因為沙嗲醬是指廣泛意義上的具有類似辛辣鹹鮮的壹類調制辣醬,所以其品種比潮汕沙茶醬多得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尼沙嗲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百度百科-沙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