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天酒樓”終於易主了。我想這是遲早的事,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服務。萬達廣場邊上壹個本來很火的新疆小飯館也關門了,這是早就可以預計的事,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對待顧客。莫明其妙的,不知不覺大街上的“成都小吃”,都改成先收錢後上飯的規矩,這讓很多顧客很不習慣,他們解釋說他們是快餐,所以先收錢。好象是他們跟麥當勞壹樣,他們有姿格與能力做到這壹點上嗎?很多街頭小店,或是送餐店的夥計,常常是壹手端著飯菜,另壹只手拿著香煙,慢不經心,吊兒郎鐺的神情出現在顧客面前,他們不知道現在正在工作與服務。在我看來,中國的大部分餐店,是不懂得服務的,更要命的是,他們幹得就是服務業卻不知服務為何物。這是中國餐店的主要盲區。現在的餐店主要分為三種格局。壹種為有文化的人開的店,主要反應在兩種層面上:是店面的裝修有主題,有文化。是店裏有服務文化。這主要反映在壹些高端店裏。第二種格局是沒有文化人開的店,大多是壹些中小型的店,他們就是賣飯給顧客,在點菜與上菜的服務流程上,沒有任何管理。三是港臺舶來的茶餐廳,在環境上,文化上,服務上有改進,但在菜品服務上,簡直就是在做秀,與內地餐飲小店形成兩個反差。壹個是內容無服務,壹個是無內容有服務。漠視需求:只有顧客要餐紙他們才給。其實,似“天外天”這樣的酒樓,他們應該知道如何服務,至少他們每個店的規模是應該具有。她們的迎賓小姐也算熱情有加,菜譜也算有模有樣,但他們真的不知道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或者是有了需求,他們給妳服務沒了。比如他們有叫餐服務,我有多次常吃他們的壹種面條,有笳子的,西紅柿的等等,6元壹碗,還算可以。我們幾乎把他們的菜都吃過了,只留下這個面條的印象還不錯,只要不上樓,就常常叫外賣來吃。後來,他們可能看顧客太愛吃這個面了,於是就對這個面進行了改裝。壹是把面碗改小,送外賣的時候,把原來用碗裝著送來的方式,改成用快餐盒的方式。經此壹改,這個面條就沒法吃了,面的口味全都變了。後來,我們就沒有再在這個家酒樓吃飯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