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以下哪種美食制作記憶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以下哪種美食制作記憶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德州扒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被皇帝禦賜稱號“神州壹奇”的德州扒雞,201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項初現於明代,傳承300年的美食,是德州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300多年來,經過壹代代扒雞傳人的傳承與創新,扒雞的制作工藝日臻完美,扒雞已逐步由壹種小吃,發展為名吃,又轉變成壹種飲食理念和文化,德州扒雞不僅僅代表壹種美食,還蘊涵著淳樸的民風民俗,展現著個性化的地域文化。

德州扒雞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歷史起源

德州扒雞是由燒雞演變而來,其創始人為韓世功老先生。據《德州市誌》、《德州文史》記載:韓記為德州五香脫骨扒雞首創之家,產於公元1616年(明萬歷43年),世代相傳至今。

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點名要韓家做雞品嘗,後龍顏大悅,贊曰“食中壹奇”,此後便為朝廷貢品。1911年(宣統3年),韓世功老先生總結韓家世代做雞之經驗,制作出具有獨特風味的“五香脫骨扒雞”,社會上習慣把韓世功先生稱為第壹代扒雞制作大師。

二十世紀初,德州經營燒雞者更如雨後春筍,名店眾多,相互競爭,皆在質量上狠下功夫。始有“寶蘭齋”店主侯寶慶,悉心研究,在燒雞、鹵雞和醬雞的基礎上,根據扒肘子、扒牛肉的烹調方法,開創了扒雞生產工藝。

至1911年,德州老字號“德順齋”燒雞鋪掌櫃韓世功等人,對傳統的工藝與配方進行改進,又兼顧了南北口味,經多次試制,終於生產出了“五香脫骨扒雞”:因為是加入了多種藥材燒制,故稱“五香”;成熟後提起雞腿壹抖,肉骨即行分離,謂之脫骨。

他們制作的扒雞炸得勻,燜得爛,香氣足,且能久存不變質,故很快在市場上打開銷路。尤其是津浦鐵路通車後,德州扒雞的名聲也隨著旅客的嘗食,遠播南北,成為北方整雞鹵制的特色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