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楊梅時節壹般為每年6月初早的話,6、7日左右。
如果成熟晚的話10-15日開始,壹般開始後兩周黃金期,過後或者超前基本都不好,6月25日收尾了,如果6月高峰期遇到大雨,基本提前結束楊梅時節。楊梅分大小年,大年產量高,小年產量低。
6月10日為始產期,旺季6月14日-15日可批量上市,6月16日-25日為采收。慈溪楊梅以名聞遐邇的"莘***種"和"早大種"楊梅為主,果大、核小、色佳、肉質細嫩、汁多味濃、香甜可其品質優勢極為明顯,鮮食、加工均可。至今,慈溪楊梅已通過各種網絡遠銷到香港、新加坡、法國、日本等市場,成為海外遊子的家鄉珍果。
種子處理與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用0.1%高錳酸鉀液或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鐘。在苗圃地畦表面破碎後,將種子均勻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方米撒種子1.25-1.5千克,播後用木板輕輕將種子壓入土中,上面覆蓋壹層細土,深約2-3厘米,再覆蓋壹層薄草,以防雨水沖刷和表土被曬幹。至12月中旬天氣轉冷時,再蓋薄膜小拱棚保溫。
苗床要保持壹定的溫度,並註意排水和防止鼠害。壹般,在10月中下旬播種,於第2年1月份種子萌動,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後,如中午太陽光太強,要打開小拱棚兩頭的薄膜通風,以降低棚內溫度和濕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小苗出土後,達到10厘米左右高、長出4-5片葉子時,可進行移植。移栽前,苗圃要進行整地和施肥,同時每667平方米的畦面,還要撒施25千克石灰或噴灑托布津600倍液。然後,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8-10厘米的規格,移栽小苗。移栽小苗時,要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行,並要澆足定根水。每667平方米移栽1.2-1.4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