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趙括兵敗長平的原因(全面的)

趙括兵敗長平的原因(全面的)

外交上孤立趙國

趙孝成王最終沒有采納虞卿的諫議,鄭朱到了秦國求和。秦國為了麻痹趙國,防止各國合縱,並爭取時間,加強軍事準備,以便給趙軍以嚴重的打擊,果然利用趙國求和的機會,對趙國使者鄭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國宣傳秦、趙已經和解,借以防止各國出兵救趙。於是趙國的處境更加孤立。

軍前換帥

趙王決定換將,當時李牧還年青,尚未出頭。名將樂毅棄燕投奔趙國不久,被封於觀津,其心未附。趙王則將秦國的反間計信以為真,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壹下。

如今來的是王龁,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於是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諫阻,派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

軍情有誤

趙括不知道秦國已經暗地裏用名將白起換下了王龁,就命令趙國的軍隊乘勝追擊,壹直追到秦軍的營壘,但是趙國的軍隊無法攻破秦軍用兩年時間加固的營壘。

白起命令壹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壹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只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

擴展資料:

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殲滅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

這場戰爭由於秦取得全勝,由其統壹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從此急轉直下。長平之役,標誌著以列國林立、兼並戰爭頻發為時代特征的戰國壹代行將終結,壹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即將臨降。

長平壹役,為戰國時代乃至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其慘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時代也是罕見的。不僅僅有著列國中最主要國家最高決策層戰略成敗得失值得研究。

也集中了戰國壹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廉頗、白起等將領的參與,包含著這群千古名將指揮如神的運籌幃幄,因此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

百度百科-長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