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食物都有壹種味道,比如酒,醬是什麽,香氣和香味。再比如食用油,也有花生油香、芝麻油香、大豆油腥香、菜籽油酸香等等。不同的酒、不同的油和不同的食物都有其基本的香味、甜味、辣味和苦味,甚至有些還有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氣味。也是臭豆腐。有人說臭,有人說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也是榴蓮。有些人非常喜歡,有些人則無法接受。其他人,對味道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偏好。
那麽如何評價風味以及如何評價風味。這裏的評價不是簡單的吃飯和借貸的評價。不同的食物都有自己專業科學的風味評價體系。而這些評價食品風味的人就是食品風味評價師。不要低估這些人。他們不是普通人。至少,他們有非常好的嗅覺,並且必須接受過專業的風味評估培訓。
拿我來說,早期我只能像大眾壹樣吃飯,對食物風味的理解只有香和臭、甜和苦、好吃與否。後來因為專業原因,需要對原料和產品的風味進行控制,所以自然要對風味進行評估和確認。壹開始我們只能評價它香不香,無臭無味,正常不正常。後來我找了壹些關於風味評價的書,嘗試按照書中的風味評價方法進行評價。當然,我也從書上學到了關於味道的術語。只是我覺得書上的評價方法和術語太復雜了。這是壹個非常技術性的東西,對我們的實際工作或日常評估意義不大。我們不是在做研究,沒必要搞得這麽復雜,所以我簡化了壹下。最後選取豐富度等幾種評價方法,分別表示為豐富、略豐富、清淡、無味。再比如香、焦、焦、苦、甜、香。再比如好壞、正常、異常、酸澀等等。
不過,我對味道真的很敏感。不要說誰用了風油精或在辦公室塗了藥膏。即使有人在壹小時前喝了紅牛,我也能認出來。早在2000年左右,我去河南壹家香油廠考察。當時他們準備了大約10組不同口味的香油讓我評價,我按要求選了壹個好的。當時那家香油廠的生意被我雷倒了,叫我鼻子買保險,哈哈!
這麽多年過去了,我的風味敏感度還是那麽好,同事們總是讓我評價風味,自然是那麽準確。
可以說我不僅是壹個吃貨,還是壹個名副其實的美食風味評價師!